5月25日晚间,A股上市公司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共同公告宣布,二者正在筹划,由海光信息通过向中科曙光全体A股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
公告称,此举是为抢抓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新机遇,做大做强主业。但本次重组涉及事项较多、涉及流程较为复杂,两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将从5月26日开市时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海光信息公告
海光信息是国内知名的CPU厂商,同时也布局了以GPGPU架构为基础的DCU系列产品,可用于人工智能等领域。2024年,海光信息营收为91.62亿元,同比增长52.40%;归母净利润为19.31亿元,同比增长52.87%;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8.16亿元,同比增长59.79%。截至5月23日收盘,海光信息市值为3164亿元。
中科曙光主要从事高性能计算机、存储、安全、数据中心等产品研发制造,同时包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智能计算等业务。2024年,该公司营收为131.48亿元,同比下降8.4%;归母净利润为19.11亿元,同比增长4.1%;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3.72亿元,同比增长7.3%。截至5月23日收盘,中科曙光市值为906亿元。
根据企查查,中科院计算所100%持股的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中科曙光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4.68%;而中科曙光是海光信息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7.96%。
这一重组计划抛出,成为5月16日《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正式修订发布后首单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交易。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明确了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的锁定期要求,并正式建立简易审核程序,将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作为适用情形之一,进一步释放吸收合并交易潜力。
自去年以来,并购重组政策也多次鼓励上市公司吸收合并。新“国九条”指出,完善吸收合并等政策规定,鼓励引导头部公司立足主业加大对产业链上市公司的整合力度。“科创板八条”明确,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聚焦做优做强主业开展吸收合并。“并购六条”进一步细化提出,鼓励引导头部上市公司立足主业,加大对产业链上市公司的整合;完善股份锁定期等政策规定,支持非同一控制下上市公司之间的同行业、上下游吸收合并,以及同一控制下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
市场分析指出,中科曙光在高端计算、存储、云计算等领域具有长期积累,海光信息专注于国产架构CPU、DCU等核心芯片设计,二者战略重组将实现国内信息产业企业资源的深度融合,双方有望在研发、供应链、市场销售资源等方面叠加发力,聚集核心优势力量共同投入到高端芯片及解决方案研发,以更有竞争力的一体化技术方案提升产品与服务的客户满意度,对塑造主流通用的生态体系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但二者也在公告中提醒投资者,本次重组的具体方案以双方进一步签署的交易文件为准。本次重组尚需履行必要的内部决策程序并需经有权监管机构批准后方可正式实施,能否实施尚存在不确定性。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