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非洲之王”崩了,营收利润双下滑,已跌出全球前五!

2025年05月07日06:50:19 财经 9516

说起国产手机,中国消费者谈到的往往都是华为、小米、OPPO、vivo和荣耀,或者是这些国产厂商旗下的子品牌,却很难想到一个曾经进入全球前三的国产厂商。

我说的这个国产厂商就是传音控股,这可是一家坐落在中国深圳的中国手机制造商。

国产“非洲之王”崩了,营收利润双下滑,已跌出全球前五! - 天天要闻

2024年传音手机整体出货量达到了2.01亿台,在全球手机市场的占有率为14%,位居全球第三。

中国消费者之所以对传音手机不了解,是因为人家压根就没做国内市场,而是主攻非洲、南亚、东南亚、中东和拉美等新兴市场,其中非洲市场2024年更是占据了超40%的份额,妥妥的非洲之王。

但今年第一季度,这家国产“非洲之王”公布的财报却彻底崩了,2025年第一季度,传音控股营业收入130.04亿元,同比下降25.45%,净利润4.9亿元,同比下降69.87%。

从2024年的高歌猛进,到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净利润双双下滑,传音仅仅用了三个月时间,而且IDC数据显示,一季度传音手机又重新回到了“Others”行列。

国产“非洲之王”崩了,营收利润双下滑,已跌出全球前五! - 天天要闻

为什么2024年之前高歌猛进的传音手机,2025年第一季度就遇到如此巨大的阻力了呢?我认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是市场失守,非洲大本营遭小米、真我强势围剿。

曾几何时,传音控股在非洲市场拥有无可争议的统治地位,一度占据非洲智能手机市场57%的份额,被冠以"非洲之王"的美誉。

但2024年第四季度以来,这一格局正在发生剧烈变化。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的数据,2024年四季度小米在非洲实现了22%的同比增长,realme更是实现了70%的惊人增长。

两家中国厂商的迅猛攻势,直接挤压了传音的市场空间,导致其当季在非洲的出货量仅增长1%,市场份额从2023年四季度的51%下滑至49%。

国产“非洲之王”崩了,营收利润双下滑,已跌出全球前五! - 天天要闻

除了非洲大本营,传音在南亚、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同样遭遇增长瓶颈,在印度市场占有率仅为5.7%,排名第八,在孟加拉国市场占有率为29.2%,虽排名第一但面临激烈竞争。

这些数据表明,传音过去依靠单一新兴市场战略的增长模式已经遭遇天花板,而竞争对手们正在各个战场对其形成合围之势。

其次是盈利受限,遭受低价策略失效与供应链成本飙升的双重打击。

传音手机长期以来引以为傲的低价策略正在失去魔力,这一曾经攻克非洲市场的利器如今反而成为制约公司发展的枷锁。

2025年第一季度,传音的毛利率被压缩至不足10%,与2023年24.45%的毛利率水平相比呈现断崖式下跌。

而如今当国内友商以相似的低价策略进入非洲市场时,传音失去了差异化竞争优势,陷入价格战的泥潭。

国产“非洲之王”崩了,营收利润双下滑,已跌出全球前五! - 天天要闻

全球供应链成本飙升更是压垮传音利润的另一根稻草,2024年以来,DRAM和NAND Flash价格大幅上涨,系统级芯片SoC成本持续攀升,使传音赖以生存的低成本模式面临严峻考验。

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公司难以将增加的成本完全转嫁到产品价格上。

因为非洲等新兴市场消费者对价格极为敏感,这种趋势在2025年第一季度进一步恶化,导致净利润同比暴跌69.87%。

最后是转型困局,研发投入不足与生态协同缺失是结构性难题。

2024年,传音研发费用占营收比例仅为3.66%,这一数字不仅远低于华为的20.8%,也明显落后于小米的6.6%。

在专利数量方面,传音与其他手机厂商的差距更为悬殊。截至2023年底,传音控股专利数量仅为3882项,其中发明专利仅995项。

而同期华为持有有效授权专利超过14万件,OPPO全球专利申请量超过9.8万件,vivo超过5.07万件,小米也拥有超过3.7万项专利,这种巨大的技术差距使传音难以冲击高端市场。

国产“非洲之王”崩了,营收利润双下滑,已跌出全球前五! - 天天要闻

此外传音还面临多元化转型难题,虽然传音早已开拓数码配件、家用电器以及移动互联网服务等新兴业务,但这些非手机业务的营收占比仍不足10%,对公司整体业绩贡献有限。

反观小米成功构建的“手机×AIoT”生态,传音的多元化尝试显得零散而缺乏协同效应,无法实现有效增长。

综合来看,从曾经的国产“非洲之王”到如今渐入寒冬,传音当前面临的困境并非一日之寒,而是长期战略局限在变化市场环境下的集中爆发。

这家曾经创造增长奇迹的企业,如今正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单一市场依赖症、低价模式危机感、品牌价值天花板以及专利短板带来的战略被动,共同造成了现在的局面。

国产“非洲之王”崩了,营收利润双下滑,已跌出全球前五! - 天天要闻

对于国产手机而言,低价模式是难以持续的短板,只有学习苹果的经验,通过技术创新、生态构建和品牌塑造,才能形成自己的护城河。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60亿公司被1元卖掉 - 天天要闻

60亿公司被1元卖掉

60亿收购的公司被1元卖掉,这通常是企业为保壳或剥离不良资产而采取的极端措施,背后涉及复杂的商业逻辑和风险考量。
AMD财报超预期,整体销售额飙升36%,美股盘后涨超4% - 天天要闻

AMD财报超预期,整体销售额飙升36%,美股盘后涨超4%

美国超微半导体公司(AMD)周二公布的第一财季收益超出预期,并对本季度收入给出了强劲的指引。该公司的数据中心部门,包括人工智能(AI)图形芯片和中央处理器的销售额,超出了预期,增长了 57%。AMD 的预测还包括 8 亿美元的成本,该公司表示,这是由于本季度美国限制了该公司部分人工智能芯片的出口而产生的。美国超微半...
租个工位来创业 省城兴起“共享办公室”热 - 天天要闻

租个工位来创业 省城兴起“共享办公室”热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共享单车、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生活中,共享经济已不陌生。如今,共享办公室正悄然兴起,按月甚至按天支付租金后,即可拎包办公,桌椅、网络、茶水间、会议室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这种更有性价比的办公模式,受到一些刚起步的创业人士
企业出海应对特朗普关税大棒,是否可行、如何可行? - 天天要闻

企业出海应对特朗普关税大棒,是否可行、如何可行?

当前,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企业出海对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中国特色现代化企业的打造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尤其是在美国向我国发起关税战的时代大背景下。目前我国企业出海的模式丰富多样,涵盖了规避贸易壁垒、市场多元化与需求升级、技术合作与创新追赶、品牌国际化与标准制定以及供应链安全等多个方面。小...
国产AI芯片获热捧:推理需求爆发,产业链解题效率提升 - 天天要闻

国产AI芯片获热捧:推理需求爆发,产业链解题效率提升

旺盛的AI推理需求支撑下,国产AI芯片厂商业绩支撑力大增。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国内AI芯片核心公司中,寒武纪连续六年亏损的纪录在2024年四季度开始终结,并将这种趋势延续到今年一季度;海光信息业绩处在稳定态势,在今年一季度更是
“苏大强”“含科量”逐年递增   江苏上市公司去年研发支出再创新高 - 天天要闻

“苏大强”“含科量”逐年递增   江苏上市公司去年研发支出再创新高

本报讯(记者 刘扬) 在当前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快速崛起时代背景下,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上市公司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推动长效发展的战略性支撑要素。继2022年突破千亿元大关后,江苏省内A股上市公司2024年研发支出再创新高。随着2024年年报披露工作正式收官,A股上市公司2024年的研发投入情况也浮出水面。Wind数...
沪指站上3300点  A股五月迎来“开门红” 两市成交额突破1.33万亿元 - 天天要闻

沪指站上3300点  A股五月迎来“开门红” 两市成交额突破1.33万亿元

​5月的首个交易日,沪深A股双双收阳,上证综指放量站上3300点大关,深证成指创出近期新高。6日,上证综指上涨1.13%,报收3316.11点;深证成指上涨1.84%,报收10082.33点;创业板指上涨1.97%,报收1986.41点;沪深300指数上涨1.01%,报收3808.54点。两市6日共成交13362亿元,较上个交易日大幅增加。对于短期市场,业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