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从三个突出特点,看培育壮大消费新增长点

2025年04月08日22:02:03 财经 1391

丰富拓展消费内容

进一步夯实消费底座

构建促消费的长效机制

本期“专家解读”

北京市发展改革政策研究中心、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

投资消费研究所副所长 张晓敏

从三个突出特点

谈培育壮大消费新增长点

近日,北京市发布《进一步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行动方案2025年工作要点》,从打造多元融合的消费新空间、构建大旅游格局、提升生活性服务消费品质等方面部署了多项重点任务,充分体现了从长短期结合角度统筹促消费与惠民生、优供给与扩需求的政策思路,将有力扩大消费需求,更好发挥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的基础性作用。总体看,有三个突出特点。

特点一:从居民消费需求角度,适应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升级趋势,丰富拓展消费内容

2024年北京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为4.97万元,居全国前列,居民消费能力强、水平高,消费总体进入到商品消费总量“趋于稳定”,以功能优化和替代更新为主,服务消费占比“持续上升”且规模不断扩大的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工作要点》适应消费升级新趋势,推出的举措具有三方面指向性。

一是适应居民个性化、体验性消费趋势,推动文商旅体融合发展,持续拉满消费者“情绪价值”。近年来,北京市居民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情感满足和精神文化享受的需求日益旺盛,例如,刀郎北京演唱会被称为“震撼心灵的音乐盛宴”,WTT北京站国乒勇士们展现出的体育精神和魅力让无数人感动,文商旅体融合消费潜力巨大。《工作要点》提出一馆(场)一策推动剧院、体育场馆、博物馆等公共文体空间向文商旅体娱复合发展转型等举措,创新推动多元消费融合发展,有助于培育“情绪消费”新增长点。

二是适应居民消费品质化、多样化趋势,推动提升生活性服务消费品质,持续增加居民幸福感。生活性服务业与“美好生活”直接关联,覆盖居民生活的多个领域,随着需求迭代,居民对生活性服务消费的需求从“有没有”向“好不好”加快转变。《工作要点》提出拓展银发消费新场景、扩大家政服务新供给、发展居住服务新模式等举措,可以更好满足市民群众对健康、养老、托育等方面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

三是适应便利化、智能化消费趋势,推动提升传统商业空间能级,持续让城市“更炫、更潮、更烟火”。北京市商业设施进入存量更新为主的阶段,近年来围绕商圈改造进行了积极探索。比如,加快扩容提质“小而精”的社区商业,2013年-2023年间,北京市便利店商品销售额增长了1.5倍;适应居民购物、社交和娱乐一体化消费需求趋势进行改造,形成了一批艺术、购物与生活相融的非标商业体,催生了THE BOX、首开LONG街等凸显城市活力的“会客厅”;适应居民智能化、体验性消费需求趋势,推动实体零售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形成北京坊、三里屯等一批智慧商圈。《工作要点》提出完成12个传统商圈改造提升等举措,将有力推动提升传统商业空间能级,撬动消费新增长点。

特点二:从消费供给角度,紧扣居民消费的难点、堵点问题,进一步夯实消费底座

持续扩大消费,需从消费最终需求出发,通过商品或服务消费的传导,带动生产、投资等中间需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其中最核心的是培育高水平经营主体来创造优质供给,并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由于北京多元融合的优质供给不足、消费环境有待提升制约了本市居民消费意愿的提高,高品质的消费需求难以有效满足。《工作要点》紧扣制约居民消费的难点堵点问题,通过“三个聚焦”推动扩大消费。

一是聚焦优供给。北京市文旅、康养、研学等“有大量消费需求、高品质供给较缺”。对此,《工作要点》强调增强入境游、工业游、体育赛事、冰雪消费、会展消费等的优质供给,精心设计各类产品,充分体现出推动供给与消费有效匹配的政策思路。

二是聚焦育主体。北京公园、博物馆等场所缺乏市场化主体,家政、养老等领域经营主体规模还较小,展、演、赛等领域主体运营能力不强。《工作要点》强调做大经营主体数量与提升竞争力并重,通过培育、壮大、做强一批消费领域的经营主体,因需创造更多个性化、品质化、国际化消费内容,夯实消费增长基础。

三是聚焦优环境。安全、放心、便利的消费环境有助于改善和提升消费体验和满意度,是促进消费活动实现的重要支撑。《工作要点》从鼓励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打造特色品牌,注重政策的系统性,改变“分布式、碎片化”现状,以更加精准有力的举措促进消费。

特点三:紧扣本市实际,推出务实创新有效举措构建促消费的长效机制

消费是收入的函数,这也要求我们将更加注重促消费与惠民生的结合,未来在提升消费能力上不断下功夫。同时,《工作要点》立足北京丰富的文体旅资源禀赋和优势,突出重点、精准施策、系统谋划,各项任务创新、务实、有效。

一是政策措施务实,有助于引导和稳定消费预期。2024年北京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效果显著,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22.6%。今年“以旧换新”接续加力扩围,稳定消费预期。同时,《工作要点》还部署系列举措,如对免费开放公共文化设施提供延时错时服务,还比如,高标准举办“双奥100”精品赛事,这些举措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有助于提振消费信心。

二是立足北京资源禀赋和优势,积极打造消费领域的新亮点。依托北京消费市场规模大、潜力足的优势,以文化、演艺、赛事、冰雪、会展、工业游、入境游、银发消费等增长势头强的领域为重点,发展一批消费领域的新模式、新品牌、新业态。

三是坚持发展与改革并举,政策完善与制度建设相结合。《工作要点》不仅注重解决短期问题,也注重以制度建设完善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比如,在“构建大旅游格局”中强调实行巡演项目首演地内容审核负责制;在“加快落地标志性改革举措”中提出出台市属国企深化子企业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助力提振相关领域消费。

专家解读|从三个突出特点,看培育壮大消费新增长点 - 天天要闻

来源:北京号

作者:发展北京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人形机器人,少一点“腾空”,多一点“落地” - 天天要闻

人形机器人,少一点“腾空”,多一点“落地”

人形机器人的“跳舞”与“空翻”固然是先进技术不断突破的象征,但真正满足“人民需求”的关键在于解决实际痛点。所以,当正解局看到已经有人形机器人走到流水线时,我们是兴奋的;当得知一大群人形机器人已经入职搬砖时,我们是震惊的——
vivo性价比第一的高端机,5800mAh+天玑9400,16GB+1TB突降1360元 - 天天要闻

vivo性价比第一的高端机,5800mAh+天玑9400,16GB+1TB突降1360元

谈起vivo这家手机厂商,我对它的印象这些年出现了大转变,早期vivo手机没什么性价比,主打线下市场,玩得就是一个信息差,凭借着高颜值的设计在手机市场中取得了不错的销量,但论配置其实它不如小米。可是现在不同了,互联网时代各大手机厂商推出的手机如此透明,内部用了
三星机皇跳水2000元,骁龙8Gen3折叠屏手机,人人买得起 - 天天要闻

三星机皇跳水2000元,骁龙8Gen3折叠屏手机,人人买得起

库克说iPhone 16e满汇聚了iPhone 16系列所有优点,这话听着让我不免有些疑惑,iPhone 16e是系列中定位最低的存在,居然能被夸得这么伟大?除了苹果,前不久华为推出的华为Pura X手机因为“人人买得起”这五个字也火了。说来说去,我还是觉得只
OPPO续航之王,6400mAh+300%音量+四年流畅,突降到1359元 - 天天要闻

OPPO续航之王,6400mAh+300%音量+四年流畅,突降到1359元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盯着手机右上角即将见底的红色电量条,在地铁上急得直跺脚。明明早上充到100%出门,才刷了会儿短视频、回了几条消息,这会儿就只剩15%了。这种场景是不是每天都在你的身边上演?如果你也受够了随身携带充电宝的累赘,又不想花四五千块买旗舰机,那今
发布两个多月跌至1954元,16GB+512GB+6400mAh,旗舰配置千元定价 - 天天要闻

发布两个多月跌至1954元,16GB+512GB+6400mAh,旗舰配置千元定价

如果你现在使用的手机电池电量已经不行了,没必要继续忍耐下去了,目前有很多高性价比的长续航手机,它们不仅续航长,同时还兼顾到了性能、屏幕、游戏、充电甚至是摄影体验。而且相比早年间的手机,这两年推出的手机电池寿命大幅提升,即便是连续使用四年电池衰减也很少。
骁龙8至尊版“价格刺客”,6100mAh+100W,突降到2396元 - 天天要闻

骁龙8至尊版“价格刺客”,6100mAh+100W,突降到2396元

总有人问:"一加是不是山寨机?"作为OPPO旗下亲儿子,这个诞生就征服欧美市场的品牌,早就是海外数码博主们的宠儿。它不像某些品牌靠机海战术取胜,而是潜心打磨那么几款机型,力争每一款手机都在属于自己的价位段中取得出色销量。
来了,7500mAh泰坦电池新机,3纳米芯片加持 - 天天要闻

来了,7500mAh泰坦电池新机,3纳米芯片加持

即将步入到4月份,我们会迎来很多新机的登场,小米、OPPO、vivo、真我、魅族等等诸多厂商,目前都曝光了很多新机,而眼下如果你的预算在两千多元,期望买到一款兼顾性能与续航体验的手机,不妨期待下真我GT7的登场!
探真科技:迈过企业“上云”分水岭,拥抱AI - 天天要闻

探真科技:迈过企业“上云”分水岭,拥抱AI

与此同时,AI时代网络安全的“新议题”,不但切中了国内企业最实际的需求,与联想中小企业业务群一直以来通过提供一站式服务,与企业客户携手共同创新成长、高效陪伴客户走向成功的价值逻辑也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