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至30日,第二届中国具身智能大会(CEAI2025)在北京举办。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士、安徽大学校长孙长银教授再次应邀出席并作题为《从Try Trial到ABCDE的具身智能:理论跃迁与协同进化》的主旨演讲。大会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主办,以“具身前沿、智领未来”为主题,汇聚国内政产学研用各界力量,共同探讨具身智能技术的前沿突破成果与产业落地路径,为智能时代的人机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孙长银在演讲中指出,人类文明的演进史是一部充满试错与改进的壮丽史诗。爱迪生发明电灯时上千次灯丝材料的筛选,将系统化试错提升为科学方法论。硅谷“快速失败”(Fail Fast)的创业哲学,将传统以年计量的产品周期压缩至周级别迭代。站在文明演进的维度观察,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核心竞争力,正在于将生物本能的“TryTrial(试错)”行为升华为自觉的认知方法论。
他认为,具身智能深度融合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两大前沿技术,将形成移动作业机器人智能化通用底座。其中,“大脑”认知智能,通过模拟人类的感知与决策机制,为智能系统高效理解复杂环境并做出自主决策提供了类脑智能支撑;“本体”协调智能,设计高效的通信协议,降低大脑决策与小脑控制的信息传递延迟;“小脑”运动智能,实现与仿生机构协同的智能控制,实现复杂物体的灵巧抓取、装配及与人机交互的精细化操作;“个体与群体协同进化”融合单机闭源数据和开源共享知识,实现基于物理交互的决策智能优化与具身技能进化。
他强调,具身智能的基础研究突破需以感知认知一体化、混合增强智能控制、开源协同优化及具身系统与安全等方向的技术创新为支撑,这些底层能力共同构成具身智能“身体-技能-环境”有机交互的协同进化系统。基于此,他提出的“ABCDE”框架(即AI、Body、Control、Decision的融合,最终实现Embodied AI)可将技术突破转化为跨领域通用智能生产力——在教育场景中,该框架支持个性化教学与多模态人机交互;在工业领域实现无人系统跨域协同控制;同时为军事、养老、服务业等提供智能决策与任务执行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来源:安徽大学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