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前首富变老赖:曾凭1600亿资产超马云,却因做空亏1442亿港元

2024年12月17日14:05:02 财经 1496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加入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感谢您的支持

中国前首富变老赖:曾凭1600亿资产超马云,却因做空亏1442亿港元 - 天天要闻

文|墨卿烟

编辑|墨卿烟

前言:

他曾被誉为“中国新能源之王”,身家一度高达1600亿超过马云王健林,成为风光无限的中国首富,他手握汉能集团,旗下薄膜太阳能技术震惊全球,站在了新能源浪潮的最前沿。

而命运的车轮并没有因此停止旋转,2015年5月20日短短半小时内一场突如其来的股市风暴让他的财富灰飞烟灭,市值蒸发900亿。

中国前首富变老赖:曾凭1600亿资产超马云,却因做空亏1442亿港元 - 天天要闻

这场剧烈的跌宕背后是资本的狙击、外部市场的冷眼,还是企业自身的问题?昔日的高光时刻为何在短短数月间跌落神坛?

中国前首富变老赖:曾凭1600亿资产超马云,却因做空亏1442亿港元 - 天天要闻

水电站成就的千亿帝国

上世纪90年代正值中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许多人靠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那时候李河君刚刚攒下了8000万的资本,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笔钱已经足够衣食无忧,而李河君是个不甘平凡的人,他盯上了当时尚未被完全开发的水电站产业,决定“赌一把大的”。

中国前首富变老赖:曾凭1600亿资产超马云,却因做空亏1442亿港元 - 天天要闻

1994年他在家乡广东河源,用一千多万元收购了一座小型水电站,那个年代民营水电站被认为是高投入、低回报的“冷门生意”,不少人对此持观望态度。

但李河君看得很远,他相信水电站的稳定现金流,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一步,事实证明他的眼光没错,水电站的盈利能力远超想象,尤其是后来的金安桥水电站

中国前首富变老赖:曾凭1600亿资产超马云,却因做空亏1442亿港元 - 天天要闻

金安桥水电站是他倾注心血最多的项目,累计投入超过200亿元,在外人眼里这似乎是一场疯狂的豪赌,但对李河君来说,这是为未来铺路的一场硬仗。

最终这座水电站如他所料,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每天的盈利稳定在1000万元左右,水电站成功后李河君的野心愈发膨胀。

中国前首富变老赖:曾凭1600亿资产超马云,却因做空亏1442亿港元 - 天天要闻

他开始大规模收购更多的小型水电站,迅速扩张自己的“水电帝国”,十年时间里数座水电站如雨后春笋般落成,汉能集团的版图越来越大,财富也像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多。

这种稳定的盈利模式,让他拥有了极强的资本积累,也让他有了向更高领域进军的底气,与李河君相似,浙江的另一位企业家张建龙也曾通过水电站赚得盆满钵满。

中国前首富变老赖:曾凭1600亿资产超马云,却因做空亏1442亿港元 - 天天要闻

他们的共同点在于敢于在市场尚未饱和时大手笔投入,抓住了时代给予的红利,但不同的是张建龙选择稳步发展,而李河君却把全部赌注放在了一个充满风险的新产业上。

2006年李河君开始谋划汉能集团的转型,他将目光瞄准了新能源行业,尤其是光伏技术,他说:“能源是人类的未来,而薄膜技术将引领一场革命。”

中国前首富变老赖:曾凭1600亿资产超马云,却因做空亏1442亿港元 - 天天要闻

当时的光伏市场,主流是晶硅技术,而薄膜技术成本高、产能低,几乎被整个行业忽视,李河君坚信,薄膜将是未来的主力,他孤注一掷将所有资本投入到薄膜太阳能的研发和生产中。

水电站的成功让他信心倍增,而薄膜技术的选择,则让汉能集团迈入了高科技领域,这一步棋让汉能的市值一度攀上高峰,也让李河君成为了那个时代最耀眼的商业明星。

中国前首富变老赖:曾凭1600亿资产超马云,却因做空亏1442亿港元 - 天天要闻

进军薄膜光伏与新能源梦想

2006年李河君迈出了他人生中最具争议的一步,进军光伏产业,当时全球的光伏市场有两条主要技术路线:晶硅与薄膜。

大多数企业选择了晶硅技术,因为其市场成熟、成本相对稳定,而薄膜技术虽然有着轻薄柔性的优势,但工艺复杂、成本居高不下,鲜有企业愿意涉足。

中国前首富变老赖:曾凭1600亿资产超马云,却因做空亏1442亿港元 - 天天要闻

李河君偏偏看中了这条“冷门”路线,坚信薄膜技术将成为未来能源革命的核心,对他来说这不只是一次产业转型,而是一次颠覆行业格局的机会。

于是他大手笔进行海外并购,从德国、美国等地收购了几家拥有薄膜太阳能核心技术的公司,迅速掌握了技术壁垒。

中国前首富变老赖:曾凭1600亿资产超马云,却因做空亏1442亿港元 - 天天要闻

在国内他又布局了九大光伏制造基地,打造出从研发到生产、从设备制造到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汉能集团的全新形象逐渐成型:从传统能源企业摇身一变成为新能源行业的“黑马”。

为了让薄膜技术尽快落地,李河君高调宣布将研发全球首辆太阳能动力汽车,目标是让汉能进入全球新能源的头部阵营,他将这一愿景描绘得宏伟而充满激情,足以令任何人心潮澎湃。

中国前首富变老赖:曾凭1600亿资产超马云,却因做空亏1442亿港元 - 天天要闻

光伏产业的布局迅速见效,2011年汉能薄膜发电在香港成功上市,起初股价波澜不惊,但很快便迎来了暴涨。

2014年汉能的股价一路飙升,累计涨幅超过277%,成为资本市场的明星股,李河君的财富也水涨船高,2015年初他的身家高达1600亿,超过了当时的马云,成为新的中国首富。

中国前首富变老赖:曾凭1600亿资产超马云,却因做空亏1442亿港元 - 天天要闻

风光的背后危机早已埋下伏笔,汉能的核心业务依旧依赖母公司的输血,市场质疑声渐起:产能过剩、利润不明、现金流紧张,这些问题如同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爆。

而资本市场的嗅觉向来敏锐,国际做空机构早已盯上了汉能薄膜发电,并开始伺机而动。

中国前首富变老赖:曾凭1600亿资产超马云,却因做空亏1442亿港元 - 天天要闻

半小时蒸发900亿的惊魂时刻

2015年5月20日香港交易所的一场风暴让汉能集团的命运急转直下,这天上午10点13分,汉能薄膜发电的股价突然出现异动。

从4.96港元开始迅速下跌,仅仅一分钟时间,跌幅就达到了惊人的33.72%,市场一片哗然投资者措手不及。

中国前首富变老赖:曾凭1600亿资产超马云,却因做空亏1442亿港元 - 天天要闻

多方力量试图奋力拉盘,股价短暂反弹至6.35港元,但空方的攻势远远没有结束,10点20分,股价再次急剧下跌6.84%,跌破6元的心理防线。

恐慌情绪开始蔓延,成交量急剧放大,短短几分钟,场内资金如潮水般涌出,开始恐慌性抛售,这一幕就像是一场资本的战争,多空双方短兵相接,但这场战役,空方占尽了先机。

中国前首富变老赖:曾凭1600亿资产超马云,却因做空亏1442亿港元 - 天天要闻

美国辩证资本和伍德资本两大做空机构,被爆出早在几个月前就开始筹备,他们精准抓住了汉能薄膜发电的财务漏洞,以及对母公司输血的高度依赖,提前部署了大规模做空策略。

5月20日这天他们如同掐住了汉能的命脉,毫不留情地发动突袭,短短半小时汉能薄膜发电的股价累计跌幅达47%,李河君的个人财富也随之蒸发900亿港元。

中国前首富变老赖:曾凭1600亿资产超马云,却因做空亏1442亿港元 - 天天要闻

曾经的资本宠儿瞬间变成了众人眼中的风险炸弹,这场风暴打破了市场的信任,也让汉能的经营困境彻底暴露出来。

做空风波发生后,市场上弥漫着关于李河君“套现减持”的传言,有人质疑他急于抛售股份,导致信任崩盘。

中国前首富变老赖:曾凭1600亿资产超马云,却因做空亏1442亿港元 - 天天要闻

但汉能方面随即否认,发布声明称公司经营稳定,没有贷款逾期,也不存在股票被斩仓的情况,而投资者的信心早已瓦解,股价无法再恢复往日的高光。

更糟糕的是国际资本早已嗅到了更深层的风险,汉能的财务数据被指存在疑点,薄膜技术的市场应用也遭到质疑,曾经引以为傲的产业链,竟成了被质疑的“空中楼阁”。

中国前首富变老赖:曾凭1600亿资产超马云,却因做空亏1442亿港元 - 天天要闻

风暴之后汉能集团被迫停牌,接受香港证监会的调查,李河君从首富跌落神坛,而汉能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局。

当时的李河君仍试图稳定局势,公开场合中频频露面,发表振奋人心的演讲宣称汉能会“涅槃重生”,但此时的汉能已经站在了破产的边缘。

中国前首富变老赖:曾凭1600亿资产超马云,却因做空亏1442亿港元 - 天天要闻

债务危机与企业的终局

股价暴跌后的汉能,迅速陷入了泥潭,李河君并没有放弃,他四处奔波试图用各种方式挽救这座摇摇欲坠的商业帝国。

他频频在公开场合露面,发表长篇演讲,激情澎湃地谈论汉能的未来,他甚至感谢做空机构,称他们的“摧残”是让汉能变得更强的契机,这番话语并没有让市场和投资者重新点燃信心。

中国前首富变老赖:曾凭1600亿资产超马云,却因做空亏1442亿港元 - 天天要闻

为了自救李河君将目光转向汉能旗下的薄膜光伏新产品,希望通过转型重获生机,他推出了“汉瓦”和“汉墙”这类光伏建筑一体化产品,试图将薄膜技术应用到更广泛的市场。

而推广这些产品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此时的汉能早已捉襟见肘,现金流断裂的问题日益严重。

中国前首富变老赖:曾凭1600亿资产超马云,却因做空亏1442亿港元 - 天天要闻

2019年汉能的困局全面爆发,欠薪事件将公司再次推向风口浪尖,10月200多名员工聚集在汉能总部手持横幅讨要工资,一些员工表示他们的工资和社保早在2018年就出现了拖欠。

同时供应商与合作伙伴也纷纷上门催债,汉能集团的债务危机彻底浮出水面,多个分公司被迫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中国前首富变老赖:曾凭1600亿资产超马云,却因做空亏1442亿港元 - 天天要闻

总部大楼的冷清景象与往日的辉煌形成鲜明对比,曾经的“风水宝地”,如今已是一片荒凉,一些光伏幕墙被拆下扔在地上,等待新的企业入驻。

2020年汉能正式宣布破产,李河君也被列入失信执行人名单,成了人们口中的“老赖”,曾经的中国首富,如今已经从财富榜单上消失不见。

中国前首富变老赖:曾凭1600亿资产超马云,却因做空亏1442亿港元 - 天天要闻

结语:

李河君曾以1600亿身家站在财富巅峰,也曾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开辟了新能源之路,可软资本的冷酷与企业管理的漏洞,让他从巅峰跌入谷底。

在风口中创业的人,必须时刻保持敬畏之心,资本市场是一把双刃剑,成败往往在一瞬之间。

中国前首富变老赖:曾凭1600亿资产超马云,却因做空亏1442亿港元 - 天天要闻

参考文献:

金融界2023-01-12发布的《李河君被带走背后,昔日首富已成“老赖”

中国前首富变老赖:曾凭1600亿资产超马云,却因做空亏1442亿港元 - 天天要闻


京华时报2015-02-04发布的《胡润发布全球富豪榜:李河君超马云成大陆首富》

中国前首富变老赖:曾凭1600亿资产超马云,却因做空亏1442亿港元 - 天天要闻

澎湃新闻2023-01-11发布的《汉能系创始人、前首富李河君已被锦州警方带走,东山再起梦碎》

中国前首富变老赖:曾凭1600亿资产超马云,却因做空亏1442亿港元 - 天天要闻

环球网2015-05-21发布的《汉能股价雪崩商业模式遭质疑 市值日蒸发1442亿港元》

中国前首富变老赖:曾凭1600亿资产超马云,却因做空亏1442亿港元 - 天天要闻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成大器者,必须经历的三项修炼 - 天天要闻

成大器者,必须经历的三项修炼

导语: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必须要经历三项的修炼。是哪三项修炼呢?本文与大家探讨。最近,和企业家朋友聊天,我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大家都不怎么谈增长目标了,都在说要向内看,做好管理。这是好事。外部环境越困难,就越要向内看,练好基本功。
暴跌712亿!康方生物美国合作方,跌惨了 - 天天要闻

暴跌712亿!康方生物美国合作方,跌惨了

阴霾散去,中国的创新药企又往前走了一大截。 4月25日,港股上市公司康方生物(HK9926)宣布, 派安普利(商品名:安尼可)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两项适应症,用于治疗晚期....
特朗普的“服软”背后:中美贸易战的最新变局与中国经济的韧性 - 天天要闻

特朗普的“服软”背后:中美贸易战的最新变局与中国经济的韧性

在全球贸易格局的风云变幻中,中美贸易战一直是国际经济舞台上的焦点。5月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接受全国广播公司(NBC)节目采访时的一番表态,引发了广泛关注。他表示“愿在某个时候”降低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关税,因为当前的高关税已经让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的贸易往来陷入僵局。这究竟是特朗普的权宜之计,还是中美...
最新,归属净利润最高的103强个股! - 天天要闻

最新,归属净利润最高的103强个股!

序股票名称最新价(元)成交量成交额换手率%归属净利润1工商银行7.01645万45.47亿0.24842亿2建设银行9.06224万20.38亿2.34834亿3农业银行5.42656万35.56亿0.21719亿4中国银行5.53311万
债务重组协议签署及股权解封等,11家上市公司发布重要公告 - 天天要闻

债务重组协议签署及股权解封等,11家上市公司发布重要公告

一、蒙草生态:喜获"绿色长城"建设入场券蒙草生态联合体,以2.04亿元中标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防沙治沙锁边工程,将在蒙甘边境筑起一道抵御黄沙的生态屏障,让"三北"防护林工程再添璀璨明珠。二、领湃科技:储能赛道再落关键一子旗下领湃储能与新疆科汇电
理财公司披露“成绩单”,整体盈利能力提升 - 天天要闻

理财公司披露“成绩单”,整体盈利能力提升

4月30日,兴银理财、光大理财、苏银理财、宁银理财等多家理财公司披露2024年度报告,行业经营情况浮出水面。数据显示,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持续提升,部分理财公司净利润增速突破20%。经营数据亮眼从净利润指标来看,股份行理财公司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
年轻人如何避免掉入消费主义陷阱? - 天天要闻

年轻人如何避免掉入消费主义陷阱?

在物质丰裕的时代,消费主义陷阱如同隐形的漩涡,悄然吞噬着年轻人的财务健康与精神世界。它通过广告轰炸、社交媒体渲染、金融工具诱导,将“买买买”包装成生活意义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