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8000亿和1.2万亿!华为官宣两项数据,终于跑出了加速度!

2025年04月15日19:00:09 财经 1554

在经历美国制裁的5年“极限生存”后,华为终于以一组震撼数据宣告强势回归。

3月31日发布的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华为全球销售收入达86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重回8000亿阵营;净利润626亿元,同比下滑28%。

超8000亿和1.2万亿!华为官宣两项数据,终于跑出了加速度! - 天天要闻

其中,华为2024年研发投入再创1797亿元新高,占营收比20.8%。

更令人瞩目的是,其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突破1.2万亿元,达到了12490亿元,这一数字甚至超过许多科技巨头同期营收总和。

而华为能够在被美国制裁5年后,重回8000亿年营收高位,靠的便是“补链”与“开源”策略,这是华为靠万亿研发砸出的生存法则。

过去五年,华为在“实体清单”制裁下上演了一场史诗级自救,财报中“补链”(供应链重构)与“开源”(技术突破)两大关键词,揭示了逆势增长的底层逻辑。

超8000亿和1.2万亿!华为官宣两项数据,终于跑出了加速度! - 天天要闻

首先是“补链”核心技术攻坚。

近10年累计达12490亿元的研发投入,直接推动华为在5G、麒麟芯片、鸿蒙系统、欧拉服务器操作系统等领域实现“去美化”替代。

并且华为已经在替代进程上取得了一定成绩,2023年搭载自研麒麟9000S芯片的Mate 60系列引爆市场,被视作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里程碑。

同时华为还完成了生态裂变,鸿蒙系统设备数已突破8亿,覆盖手机、汽车、IoT全场景,华为云连续三年增速超30%,成为了全球第五大云服务商。

超8000亿和1.2万亿!华为官宣两项数据,终于跑出了加速度! - 天天要闻

其次是“开源”拓宽收入来源。

2024年营收增速较2023年的同比9%,有着非常显著的提升,同比同比增长22.4%,主要得益于三大业务板块贡献的关键动能。

在终端业务部分,华为终端产品开始复苏,智能手机出货量重返全球前五,高端折叠屏手机的市场份额达更是达到了52%,占据了过半的份额。

在企业服务部分,华为数字化解决方案在矿山、港口等垂直领域落地,收入同比增长28%,实现了营收爆发式增长。

此外还有汽车业务的破局,2024年问界系列新能源汽车年交付量突破20万辆,HI模式合作车企扩至6家,开源新渠道为华为提供了新的增长来源。

超8000亿和1.2万亿!华为官宣两项数据,终于跑出了加速度! - 天天要闻

当然,华为2024年虽然跑出了“加速度”,但仍存在隐忧与挑战。

尽管数据亮眼,华为仍面临严峻考验,这些挑战不限于地缘政治、利润承压以及全球化阻力等。

目前华为所面临的地缘政治风险依然严峻,美国对华技术封锁持续加码,先进制程芯片供应尚未完全解困,且近期微软已停止向华为供货,未来华为电脑无法再使用Windows系统。

华为的利润也在2024年出现了明显下滑,净利润率仅为7.3%,较制裁前2018年约10%的净利润率,仍有明显差距差距,未来高研发投入必将长期挤压盈利空间。

还有华为在全球化道路上,依然会遇到来自美国的阻力,此前华为海外市场营收过半,2019年为54%,但2024年海外收入占比降至33%,欧洲市场增长乏力。

超8000亿和1.2万亿!华为官宣两项数据,终于跑出了加速度! - 天天要闻

所以对于华为来说,生存之战还远未结束。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华为累计十年超1.2万亿研发投入的本质,是将自身锻造成全球科技竞赛中的“硬核玩家”。

当其他企业追逐短期盈利时,华为选择用十年万亿级的投入换一条“技术无人区”的护城河。

我们有理由相信,华为在2024年跑出的“加速度”,仅仅只是这场长跑的新起点,未来华为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突破!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探真科技:迈过企业“上云”分水岭,拥抱AI - 天天要闻

探真科技:迈过企业“上云”分水岭,拥抱AI

与此同时,AI时代网络安全的“新议题”,不但切中了国内企业最实际的需求,与联想中小企业业务群一直以来通过提供一站式服务,与企业客户携手共同创新成长、高效陪伴客户走向成功的价值逻辑也密不可分。
郭麒麟的“新师傅”,为何有着一副“好面相”? - 天天要闻

郭麒麟的“新师傅”,为何有着一副“好面相”?

如果说一碗方便面也能有“面相”,那谁最适合来讲这门“面上功夫”?近日,康师傅发布短片《面相》,正式官宣郭麒麟成为“美味代言人”。这支结合相声语境与产品表达的短片,以一套“看面相 识美味”的叙述方式,引出“好面相”这一关键词,也为这场产品升级找到了一个兼具记忆点
冲上热搜!“小米SU7”被做成11元纸扎版祭祀品,侵权吗? - 天天要闻

冲上热搜!“小米SU7”被做成11元纸扎版祭祀品,侵权吗?

赵舒杰: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七条规定,未经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标识,可能构成侵权。目前,小米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申请注册多个与“小米SU7”相关的商标。若纸扎版“小米SU7”使用了“小米”商标或与小米商标近似的标识,且用于商业销售,即
崩盘了!湖北首富欠债806亿,国资118亿救场,债主却不买账! - 天天要闻

崩盘了!湖北首富欠债806亿,国资118亿救场,债主却不买账!

他掌控千亿帝国,却因806亿轰然崩盘。国资出手救场,债主们却满心不满!上世纪80年代,艾路明和几个校友瞅准了日本医药公司的需求,靠收集尿液提取尿激酶赚了大钱。1992年,他注册了当代科技发展总公司,1997年带着人福医药敲开了A股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