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国产芯片生产实力如何?共有44座晶圆厂,代工能力逐步增强

2023年11月13日13:02:04 财经 1326

半导体这部分,每年我们听到的声音都和经济发展差不多,虽然不会用“稳中向好”这类词汇,但基本上都是在加速发展中。当然到底国内芯片生产这部分是个什么样,估计也没多少人知道,可能大家最了解的也就是中芯国际这类代工厂了。事实上,国内芯片生产或者说芯片代工,一直都有三大巨头,除了大家熟知的中芯国际之外,还有之前上市华虹集团以及晶合集成……嗯,都已经在科创板上市了。

纯国产芯片生产实力如何?共有44座晶圆厂,代工能力逐步增强 - 天天要闻

如果从发展来看,这三家巨头的业务的确是一直在增强,毕竟上市公司财报得透明,所以看的出来他们的业务都在提升,从这个角度而言,说国内芯片厂代工能力逐步增强是没有问题的。相对于国际上受到经济下行的影响,导致晶圆厂开工效率不够,国内的芯片生产厂商遇到的问题相对少一些,虽然也会受到波及,但由于现在国产芯片方兴未艾,在这股东风助力下,国内晶圆厂的确会比海外更滋润一些,这多少得感谢美国这两年的半导体管控。

从统计来看,2023~2027年全球晶圆代工成熟制程(28nm以上)及先进制程(16nm以下)产能比重约维持7:3。而成熟制程这部分是中国晶圆厂的强项,所以中国也努力推动本土化生产等政策补助,产能扩充很快。中国成熟制程产能占比从今年29%将会成长至2027年33%,其中中芯国际(SMIC)、华虹集团(HuaHong Group) 、合肥晶合集成(Nexchip)扩产最积极。

纯国产芯片生产实力如何?共有44座晶圆厂,代工能力逐步增强 - 天天要闻

从目前了解的情况来看,除去7座建造搁置的晶圆厂,国内现有44座晶圆厂,12吋晶圆厂25座,6吋厂4座,8吋晶圆厂/产线15条。而在建设中的晶圆厂22座,12吋厂15座,8吋厂8座。另外,中芯国际、晶合集成、合肥长鑫、士兰微等计划建设10座晶圆厂,12吋厂9座,8吋晶圆厂1座。总体看2024年底将建立32座大型晶圆厂,且全部锁定成熟制程。总的来说,目前国内完工的晶圆厂44座、在建的晶圆厂22座、同时计划建设的还有10座晶圆厂。

另外从晶圆厂分布来看,长三角地区晶圆厂数量最多,占比近一半。从省份看,上海无锡北京、合肥、成都深圳等地区有较多晶圆厂。至于具体的生产能力部分,国内目前有31座12吋晶圆厂投产(含建设中有固定产能开出的12吋晶圆厂),总计月产能约118.9万片,与总规划月产能217万片相比,晶圆厂产能装载率仅达约54.48%,仍有很大扩产空间。

纯国产芯片生产实力如何?共有44座晶圆厂,代工能力逐步增强 - 天天要闻

如果按照建设中和计划中的来算,那么五年内国内会新增24座12吋晶圆厂,月产能222.3万片。如果已经规划的12吋晶圆厂全部满产的话,截至2026年底12吋晶圆厂总月产能超过414万片,比目前装载率提高248.19%。所以说国内在自主生产芯片和代工这方面,的确还有很大的产能和市场可以挖掘。

从芯片生产的发展来看,晶圆尺寸由6吋-8吋-12吋演变,至于过去曾预言的18吋一直没有实现。所以从成本以及性能来看,12吋都最符合目前的晶圆尺寸,8吋依旧有用武之地,6吋则逐渐没落。先进制程主要是12吋晶圆制造厂生产,这也是成为扩产主流的原因;12吋成熟制程的下游应用,适用范围也在明显扩充。不过8吋晶圆数量虽然远少于12吋厂,但国内8吋晶圆一直高速发展,到2026年时份额会提高至22%,月产能达170万片,占全球首位。

纯国产芯片生产实力如何?共有44座晶圆厂,代工能力逐步增强 - 天天要闻

目前8吋晶圆的市场需求依旧较强,但市场8吋产线却相对减少,许多厂家考虑8吋晶圆产线年迈,设备老旧且更新不易,且收益不如12吋晶圆等,越来越多大厂将8吋晶圆换成12吋晶圆。国内预计至2025年底,华虹集团、芯恩集成、士兰微、燕东微电子、积塔半导体、赛莱克斯、中科晶芯、华微电子、海辰半导体等总计九座新建8吋晶圆厂。

至于已经没落的6吋晶圆产线,国内主要有华润微无锡晶圆一厂,月产能23万片,广义微电子四川厂15万片,英锐半导体盐城厂2.5万片,芯睿电子新乡厂2万片,基本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至于18吋晶圆厂,国内暂时还没听到什么建造的消息,海外三星Intel台积电都纷纷放弃,技术门槛高,动辄上千亿美元的成本实在太高,所以国内显然也没法跟进。

纯国产芯片生产实力如何?共有44座晶圆厂,代工能力逐步增强 - 天天要闻

至于工艺制程部分,先进制程技术由于受困于技术及高额资本,目前只有Intel、台积电和三星三家,已经量产3nm,并且准备发展2nm,当然国内这部分还受到了美国出口管控的限制,否则中芯国际也是能迈入先进芯片工艺发展的。不过整体来说国内晶圆产业起步较晚,受限设备及材料等影响,加上国际形势,多聚焦成熟制程和特殊制程。所以目前基本上是没有能代工先进制程芯片的能力。

不过整个芯片市场大多数需求都属于成熟制程,遍布消费及工业市场,所以从这部分来看,成熟工艺不易受短期周期波动影响。除了国内晶圆厂钻研成熟制程,许多大厂近两年纷纷反攻成熟制程,如台积电、三星、英特尔、联电格罗方德等。所以国内晶圆厂虽然在先进工艺上难以突破,但成熟制程的完善,对厂商自己的发展显然还是有很大帮助。

纯国产芯片生产实力如何?共有44座晶圆厂,代工能力逐步增强 - 天天要闻

但是也要注意到,这两年成熟制程过热确实给国内晶圆厂有不小压力,一方面国际大厂反攻成熟制程造成抢单,国外业务很显然国内晶圆厂会丢失一部分,同时也不知道国内成熟芯片内需的规模有多大,所以得注意控制整体的发展避免过热;另外AI热潮兴起后,中国许多高阶AI芯片及计算芯片用不了先进制程,只能通过更改设计,使用多颗成熟制程芯片取代单一高阶芯片来确保出货,也变相使成熟制程芯片同步倍数增加。

不过从2022下半年至今,受周期下行影响,成熟工艺全球市场明显下滑,晶圆代工成熟制程产能利用率要到明年下半年才会缓步回升,相较海外代工厂商,中芯国际、华虹集团8吋厂产能利用率复苏状况较产业平均快,国内晶圆代工降价意愿与幅度都比海外企业更高,加上国内推动一级本土化生产等一系列措施都有利促进产能利用率,所以国内在2024年8吋厂平均产能利用率会提升到约60%~70%。

纯国产芯片生产实力如何?共有44座晶圆厂,代工能力逐步增强 - 天天要闻

事实上由于目前的国际形势,这会倒逼国内产能本土化趋势扩大,国产化的讨论也比以往更深入,上下游产业链合作更密切。比如华为就呼吁多用国产产品,尽管国内芯片、服务器、PC与国外还有差距,但只有大规模采用,才有可能拉动整个计算产业进步发展,以此为基础再拉动整个产业进步。所以从发展趋势来看,国内芯片行业得靠国产化前进,虽然短期先进制程发展受阻,但海外的限制肯定不能阻止中国半导体产业成长。近几年中国半导体供应链核心装备和材料也有多次突破,尤其成熟制程设备大部分国产品可替代,这也为中国新建晶圆产能打下基础。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更小更强 OPPO Find X8s有哪些升级点? - 天天要闻

更小更强 OPPO Find X8s有哪些升级点?

4月10日,OPPO Find X8s系列正式发布,其中早在发布会之前就曝光的OPPO Find X8s就已经面纱解开,凭借小屏旗舰定位,让这个尺寸的机型又有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
仅1699史低的骁龙8 Gen3直屏旗舰机,太刺激了! - 天天要闻

仅1699史低的骁龙8 Gen3直屏旗舰机,太刺激了!

之前小智说了,本月会有一大波的新机发布,均搭载高通和联发科的新处理器,尤其是高通的骁龙8s Gen4机型众多。不过对于骁龙8s Gen4新机的定价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曝光,但外界普遍认为这批新机会比较尴尬,因为骁龙8s Gen4的性能处于不上不下的水平
强悍性能和智慧体验并驾齐驱 OPPO Pad 4 Pro评测 - 天天要闻

强悍性能和智慧体验并驾齐驱 OPPO Pad 4 Pro评测

纵观近两年手机市场,在性能上格外内卷,就连3000元左右的中端机型也会配上当年最新的旗舰处理器。反观平板电脑市场,基本上都是选择的当年中端处理器或者上一代的旗舰处理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这和它的产品定位有关系,不少厂商认为平板电脑还是以轻办公和娱乐为主,
有些网络审核也太离谱了,如果这也能审核过,那我也可以发! - 天天要闻

有些网络审核也太离谱了,如果这也能审核过,那我也可以发!

扭归扭,打归打,打完我们还是一对儿看着不太像是P的卖相就不太好喝的感觉实在太惨了一点如今有些网络审核也太离谱了请不要灌酒,否则后果堪忧俺的帽子威力不容小觑白子取得了碾压优势小孩哥:别闹了我都尴尬死了不要在马路上放飞气球场面似乎有点羞耻?冲着这发型也得加点工资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