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装备制造到综合服务,中集安瑞科如何创新绿色生产场景|2025年度CSR观察案例④

2025年07月01日03:22:12 财经 1865

2025年5月,荣程新能(天津)氢能科技有限公司中标鞍钢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6×4氢燃料电池重卡牵引车租赁项目。上述氢能重卡将使用中集安瑞科鞍钢合作的“焦炉气制氢”项目的氢气制储运加等装置及服务,经沈大高速为鞍钢(沈阳)钢材加工配送中心向大连基地运输钢材

2024年9月,中集安瑞科与鞍钢合作投资建设的“焦炉气制氢制LNG”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标志着中集安瑞科成功构建起从氢源、储运、加注,到终端场景应用的完整产业链闭环,为钢铁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氢能商业化推广探索了新的路径。

超出碳减排之上的追求

全球气候变化的形势日益严峻,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全球共识和行动方向,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开始行动起来。根据Net Zero Tracker统计,全球有142个国家、283个城市设置了净零目标,覆盖了全球GDP的78%、全球人口的84%和全球排放的76%(2025年5月数据)。

在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是全球承诺,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场重大变革。2024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文件围绕构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加快产业结构、能源、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绿色转型,以及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动消费模式绿色转型、发挥科技创新支撑作用等环节,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行了系统部署。

具体到行业和产业,工业是中国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最主要领域。工业领域的能源消费总量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60%以上,其中,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的碳排放量占工业领域碳排量的近80%。因此,中国工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和难点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这些传统产业领域。中国钢铁企业面临的绿色低碳转型压力巨大。

作为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大型企业和“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鞍钢集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于2021年5月向社会公开发布《鞍钢集团碳达峰碳中和宣言》,郑重承诺:2021年底发布低碳冶金路线图;2025年前实现碳排放总量达峰;2030年实现前沿低碳冶金技术产业化突破,深度降碳工艺大规模推广应用,力争2035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降低30%;持续发展低碳冶金技术,成为我国钢铁行业首批实现碳中和的大型钢铁企业。

为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鞍钢探索了多条降碳路径,其中焦炉煤气制氢便是鞍钢关注的重点之一。

焦炉气是焦炭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主要成分为H2氢气(占50%-60%)和CH4甲烷(占19%-28%),以及CO、N2、CO2等气体,主要用途包括燃料、发电、化工产品原料、还原性气体等。

近年来,在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下,大部分焦炉气下游都配套了综合利用装置。但由于氢气储运困难,导致焦炉气制氢在下游应用遇到“梗阻”。

如何更高效的利用焦炉气成为钢铁行业面临的新课题。2024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了《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加快焦炉煤气制氢联产液化天然气技术应用”。

作为负责任的国有企业,鞍钢集团与合作伙伴中集安瑞科立足于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围绕氢能的“制储输用”全链条,创新性设计了“焦炉气制氢制LNG”项目。该项目从客户需求出发,为鞍钢及当地的中下游交通运输领域、工商领域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以新质生产力带动当地产业清洁发展。

从装备制造到综合服务,中集安瑞科如何创新绿色生产场景|2025年度CSR观察案例④ - 天天要闻

项目实景图

此外,“焦炉气制氢制LNG”项目整合钢铁企业的焦炉气资源优势,以及中集安瑞科清洁能源装备智造及一体化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先布局,有助于促进焦炉气高附加值利用与工业领域的清洁低碳转型,打造氢能全产业链,助力辽宁省“沈大(沈阳至大连)”氢能走廊布局,共同推动当地氢能、LNG等产业生态发展。

打造“端”到“端”解决方案

焦炉煤气联产制氢及LNG项目从生产、液化、储运、分销、终端应用及项目的全流程管理涉及多种核心装备及工艺流程,对项目企业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

中集安瑞科在天然气行业拥有多年经验,服务能力涵盖装备与工程服务、建设管理、生产运营、安全管理、市场销售等多方面。此外,在氢能行业领域,中集安瑞科累计获得氢能授权专利超90项,主持或参与修订氢能标准超40项。

中集安瑞科凭借在氢气和LNG制、储、运加注和应用端的装备制造实力和综合服务解决方案,与鞍钢优势互补,携手构建了从资源获取、储运到应用的完整“端到端”绿色产业生态。

2024年9月,双方合作的“鞍钢焦炉气制氢制LNG”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以焦炉气和转炉煤气为原料,采用甲烷化技术生产液化天然气(LNG),同时副产饱和蒸汽外供,富氢气作为制氢原料气生产氢气。项目每年预计减排47万吨二氧化碳,174吨二氧化硫,及1344吨氮氧化物

在资源端,该项目通过分离提纯钢铁企业副产的焦炉气,制取高纯度氢气和 LNG,实现焦炉气高附加值利用。该项目满产情况下,可年产1.5万吨“蓝色”氢气,制LNG 14万吨。

在应用端,该项目的产品LNG将主要用于帮助社会及下游客户替代柴油重卡及工业燃煤,氢气可用于氢能重卡及氢冶炼。除了可向当地市场稳定供应LNG及氢气,氢气亦可以合成液氨提供给客户,实现高纯氢气、液氨及LNG的灵活供应。

为了更好地实现清洁能源“端到端”产业生态,该项目首创性采用了数智化系统和技术,对传统焦炉气制氢联产LNG项目从资源的获取、生产、储运、分销到下游加注和利用进行了全场景数智化升级,为产业链的清洁、智慧、可持续发展带来重要示范作用:

● 更低碳:该项目通过智能设备端到端数据采集,实现全生命周期碳管理,在上游生产、中游运输及下游客户业务全场景,实时抓取全产业链的范围1、2及3的碳排放数据,帮助实现项目自身降碳及上下游产业链降碳。

● 更安全:该项目利用数智技术,打造安全管理闭环,从端到端设备实时监控场站和生产过程,做到对全场景的安全隐患“看得见、知重点、有人管”,保障人的安全行为和物的安全状态,进而实现本质安全。

● 更高效:利用数字孪生技术,虚实结合支持管理决策和降本增效。通过设计数字化移交,实现虚拟模型与实际设备一对一结合,在线模拟仿真为生产调度提供指导。

从装备制造到综合服务,中集安瑞科如何创新绿色生产场景|2025年度CSR观察案例④ - 天天要闻

鞍钢中集数字运行平台

中集安瑞科与鞍钢合作的焦炉煤气制氢联产LNG项目,顺应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及中国的能源转型趋势,是聚焦国家“双碳”战略,打造资源+储运+应用的“端到端”绿色产业生态的典型项目。

未来,中集安瑞科将继续与中国大型钢厂合作,积极推动钢铁行业绿色能源转型,促进氢能产业规模化应用。目前,除鞍钢中集项目外,凌钢项目、六盘水首钢水钢项目也已开工,凌钢项目已于近期完成施工,即将投产。

发展可持续性业务

随着中国双碳行动迈入“深水区”,如何平衡绿色增长与减少碳排之间的矛盾成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的现实挑战。“绿色”如何为发展增添新动能?“减碳”是否能成为一种新的生产力?这是各行各业都在面临且必须回答的问题。

作为中国领先的能源、化工及食品装备服务提供商,中集安瑞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坚持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系统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积极探索清洁能源应用等创新业务场景,推动全产业链的绿色转型,进而实现可持续增长。中集安瑞科的年度收益也从2020年的122.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47.6亿元。

从装备制造到综合服务,中集安瑞科如何创新绿色生产场景|2025年度CSR观察案例④ - 天天要闻

中集安瑞科2020-2024年度收益(单位:人民币千元)

从中集安瑞科的创新性实践,我们可以看到“未来工业”的初步面貌和特征:绿色、智慧、可持续。中集安瑞科的实践也带给我们很多启发。

1. 视绿色低碳转型为发展机遇

当前,推动绿色增长正在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同选择,各国纷纷出台政策扶持本国绿色产业,抢占绿色低碳发展制高点。

中集安瑞科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中国双碳行动视为前所未有的机遇,大力研发清洁能源、绿色技术及数智化技术,加速推进从“关键装备制造”向“核心工艺和综合服务”的战略转型。

2021年,中集安瑞科提出“科技创新、智能互联、有质增长,构建清洁能源一体化综合服务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客户和社会提供低碳、零碳核心设备、关键技术及整体解决方案,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公司商业发展战略并牵引公司战略的不断升级。

在清洁技术领域,中集安瑞科不断沉淀产业智慧,与各方合作伙伴共享先进经验。公司深耕天然气低碳能源全产业链的业务发展,目前,中集安瑞科已是业内具有领先地位的集成业务服务商与关键设备制造商。

此外,在全球应积极对气候变化的趋势下,海内外政府政策、客户需求都在加速向清洁甚至零碳能源转变,对此,中集安瑞科领先同业于氢能“制储运加用”产业链进行全方位业务布局,致力于为社会及客户提供清洁能源智能核心装备和一站式整体解决方案,助力社会以清洁能源对高碳能源的替代。

同时,中集安瑞科积极探索绿色甲醇的生产和相关关键装备领域的发展,支持各行业客户实现零碳能源应用场景的突破和实现双碳目标。

从装备制造到综合服务,中集安瑞科如何创新绿色生产场景|2025年度CSR观察案例④ - 天天要闻

中集安瑞科可持续发展战略

2. 向可持续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

作为中国清洁能源装备领域的龙头企业,中集安瑞科自2004年起20年来专耕清洁能源装备智造、工程服务及系统解决方案领域,形成以清洁能源业务为主航道,化工环境、液态食品业务形成“一体两翼”发展格局。

近年来,依托在清洁能源装备智造和工程服务领域的优势,中集安瑞科加快从“装备+工程”向“综合服务商”拓展,打造依托“关键装备+核心工艺+综合服务”的数智化一体产业互动增值业态,转型成为科技型低碳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目前,中集安瑞科已发展形成了以下解决方案:

● 海上液化储运解决方案

● 船舶油改气解决方案

● 焦炉气制氢制液化天然气综合服务

● 楼宇热电联供解决方案

● 液态阳光(甲醇)制氢加氢一体化解决方案

● LNG多式联运解决方案

● 天然气错峰储备解决方案

● 啤酒交钥匙工程解决方案

● 金融解决方案

从装备制造到综合服务,中集安瑞科如何创新绿色生产场景|2025年度CSR观察案例④ - 天天要闻

3. 推动绿色清洁技术创新与落地

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零碳已是全人类的共同目标,而这个目标需要通过绿色、清洁技术的创新和突破来实现。

中集安瑞科始终将创新作为产品升级的核心驱动力。目前,公司已经拥有20家高新技术成员企业,在中国、荷兰、德国、比利时、英国及加拿大等国家拥有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在液氢制取、储运与加注关键装备及安全性研究,以及移动式承压类特种设备风险防控与治理关键技术等领域承担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同时,中集安瑞科积极打造、参与多个在全球范围内具备影响力的示范项目,加速创新技术的落地。例如公司与鞍钢合作推进落地了首个数智技术与能源产运储销业务场景结合的焦炉尾气制氢联产LNG项目。此外,在氢能储运加注领域,公司于2023年成功制造了集卸气、压缩、制冷、加氢和远程在线监控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加氢站核心设备;在氢能下游应用领域,公司与Hexagon Purus(HPUR.OL)的合资公司生产的4型高压储氢瓶产品,通过了欧洲TPED(移动式压力容器指令)认证,于2025年4月正式向欧洲客户交付首批产品;在2023年,公司支持和推动香港首辆氢能巴士及全港首个加氢站试验项目成功落地,引领香港进入氢能时代;在绿色甲醇领域,公司打造的年产5万吨绿色甲醇的制取项目即将投产。

专家点评

多年前,蒂森克虏伯联合其服务的钢厂及哈佛大学、化工厂、电厂开展了一项研发创新活动,将钢厂的炉顶气进行有效的收集、输送到化工厂提制甲醇、再输送到电厂进行清洁发电,再输送到钢厂提供清洁电力,形成了一个降污、减碳、资源综合利用的负责任生产的循环经济闭环,在获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同时,提升了精进效益,创造了经济与环境和社会的复合价值。中集安瑞科与鞍钢的合作,再次创造了资源+储运+应用的“端到端”绿色产业生态,将这一模式进一步推进成为加快向科技型低碳智慧能源的解决方案。

中集安瑞科与鞍钢合作的焦炉煤气制氢联产LNG项目,顺应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及中国的能源转型趋势,创造十分可观的经济、社会、环境复合价值:年产1.5万吨“蓝色”氢气,除了可向当地市场稳定供应LNG及氢气,也实现高纯氢气、液氨及LNG的灵活供应;将资源的获取、生产、储运、分销到下游加注进行了全场景数智化升级,为产业链的可持续清洁、智慧提供了转型升级的参考路径;更低碳、更安全、更高效。与此同时,中集安瑞科向着工业综合服务商转型,扩大了增长与发展的空间,培育了新型可持续商业竞争力,成为生态化社会创新合作的典范。

在工业领域,有着很多尚未被开发利用的循环经济场景,这些场景能够为企业和价值链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强化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进入这些充满希望的场景,需要有可持续商业的战略思维,其中可持续设计、复合价值前置、生态化合作创新是关键,这也正是传统经济学、管理学和经营方式之不足。要想开辟这一新兴领域,企业家和企业管理层的思维精进是根本起点。可持续商业提供了能够整合经济、社会、环境三个维度的新型思维框架,能够融合经济价值和社会及环境效益的商业模式,能够聚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生态资源。这“三合”是中集安瑞科与鞍钢合作取得成功的坚实底座。

——吕建中

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智库专家

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可持续发展专委会副主任

中集安瑞科控股有限公司于2004年成立,自2005年在香港联交所上市,为中集集团成员之一。中集安瑞科立足清洁能源、化工环境、液态食品行业,为客户提供运输、储存、加工的关键装备、工程服务及系统解决方案。中集安瑞科现已成为业内具有领先地位的集成业务服务商与关键设备制造商:ISO液体罐箱产销量、高压运输车产销量居世界前列;低温运输车及低温储罐市场占有率国内领先,LNG接收站大型储罐、LNG加气站模块化产品及CNG加气站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均排名前三,同时全方位布局氢能产业链,公司旗下有国内外成员企业20余家,在中国、荷兰、德国、比利时、英国及加拿大等国家拥有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营销网络遍布全球。

南方周末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

责编 邹力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国信证券:暑假出行需求有望维持景气增长 渠道与品牌加速迭代 - 天天要闻

国信证券:暑假出行需求有望维持景气增长 渠道与品牌加速迭代

智通财经APP获悉,国信证券发布研报称,短期来看,暑期出行需求有望维持景气增长,供给端动态博弈,一方面酒店行业价格基数回落叠加本身暑期休闲游主导有望带动三季度高频数据好转;另一方面平台边际竞争扰动,新玩家以B端低佣金、C端补贴的方式吸引酒店与价格敏感型用户进入,不排除短期带动部分计划属性偏弱且相对高频的周...
单日5家!摩尔线程等科创板IPO获受理,合计拟募资150亿元 - 天天要闻

单日5家!摩尔线程等科创板IPO获受理,合计拟募资150亿元

每经编辑:毕陆名2025年6月,A股IPO受理数量增长明显。当月,新受理企业数量达116家,占了整个上半年的八成左右。《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仅在6月30日这一天,A股IPO受理数量就达到41家,分别为北交所32家、上交所科创板5家、深交所4家。单日32家公司获北交所集中受理,数量也创2025年以来新高。值得一提的是,6月30日...
中信证券:维持铜价下半年上行至10000-11000美元/吨的判断 - 天天要闻

中信证券:维持铜价下半年上行至10000-11000美元/吨的判断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证券发布研究报告称,近期铜价震荡上行,市场对于后续铜价走势存在一定分歧。商品属性来看,全球精炼铜矿整体仍维持紧平衡局面;此外,中国经济“稳增长”、美国经济“软着陆”支撑铜价底部,铜价若要进一步打开上升通道需要看到国内宏观政策进一步发力以及海外经济的企稳回升,静待新周期到来。通胀...
“投资者利益优先” !信澳浮动费率基金7月1日正式发行 - 天天要闻

“投资者利益优先” !信澳浮动费率基金7月1日正式发行

首批26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陆续面市,过半产品已发布成立公告。据悉,信达澳亚基金将于7月1日公开发行旗下新型浮动费率基金——信澳优势行业混合,该基金拟任基金经理为“科技成长派”吴清宇。作为公募基金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新型浮动费率基金承载了重塑行业生态的期望。在中国证监会于2025年5月7日出台《推动公募基金高质...
关税大消息!特朗普强硬表态 - 天天要闻

关税大消息!特朗普强硬表态

【导读】美加恢复贸易谈判,提振美股三大指数,特朗普对日本强硬表态见习记者 储是美加恢复贸易谈判提振美股三大指数美东时间6月30日,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涨0.63%,标普500指数涨0.52%,纳斯达克指数涨0.47%。大涨背景是加拿大取消数字服务税并准备与美国恢复贸易谈判,市场情绪因此得到提振。美参...
河南省中小企业协会 · 协会日报 2025.7.1 星期二 - 天天要闻

河南省中小企业协会 · 协会日报 2025.7.1 星期二

1、海关总署近日发布数据显示,我国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已由2013年的3120.4亿元扩大至2024年的6741.5亿元,增长116%。2、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保护个体工商户合法权益,促
A股早盘利好利空:创业板明确“轻资产、高研发”标准 - 天天要闻

A股早盘利好利空:创业板明确“轻资产、高研发”标准

宏观新闻1、财政部、税务总局、商务部发布关于境外投资者以分配利润直接投资税收抵免政策的公告。其中提到,境外投资者以中国境内居民企业分配的利润,在2025年1月1日至2028年12月31日期间用于境内直接投资符合条件的,可按照投资额的10%抵免境外投资者当年的应纳税额,当年不足抵免的准予向以后结转。2、商务部公告,公布...
主动权益基金发5亿都难了,新基平均发行规模不足8亿,创7年以来新低 - 天天要闻

主动权益基金发5亿都难了,新基平均发行规模不足8亿,创7年以来新低

财联社7月1日讯(记者 沈述红)公募基金在5月底以33.74万亿元的总规模再创出新高。然而,在这一巨量市场下,基金新发规模的贡献明显不如往年,存量产品一跃成为了规模增长的重要贡献力量。截至6月30日,今年以来新基金合计发行规模为5267.6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6599.55亿元减少1331.87亿份,同比下降两成;上半年平均每只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