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华为和小米握手言和,正式宣布达成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该协议覆盖了包括5G在内的通信技术。

对于这份合作协议,华为和小米双方均持积极态度。
华为方面表示:“华为很高兴与小米公司达成许可。这份许可协议再次体现了行业对华为在通信标准领域所做贡献的认可,也让我们得以加强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研究投入。”

小米方面宣称:“我们很高兴与华为达成专利交叉许可协议,这充分体现了双方对彼此知识产权的认可和尊重。小米将一如既往地秉持小米知识产权价值观,尊重知识产权,寻求共赢、长期可持续的知识产权伙伴关系,以知识产权推进技术普惠,让科技惠及更广泛人群。”
随着合作协议的落地,外界普遍认为,横在华为和小米之间已持续数月的专利纠纷或将得到圆满解决。小米方面的回应也能够佐证这一推测。
13日晚间,小米方面独家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会根据此次协议来解决之前的法律程序。”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今年1月。彼时,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了请求人华为起诉小米的专利侵权案件。

该案一共涉及4项专利,分别为“发送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装置”、“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和“一种获取全景图像的方法及终端”、“一种锁屏方法及移动终端”专利。
针对专利争端,小米和华为均对外回应称,“双方就专利许可在积极谈判”。
此后,小米相继对华为提出的四项涉案专利发起无效宣告请求,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受理后分别进行了口审。
截止目前,涉诉专利中的“载波聚合时反馈ACK/NACK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和“一种锁屏方法及移动终端”2项专利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维持专利权有效”。

另据悉,“发送控制信令的方法和装置”和“一种获取全景图像的方法及终端”两项的案件状态则为“合议组审查”。
如今,这份全球专利交叉许可协议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双方已结束“相爱相杀”的局面,和谐共处。
华为是全球最大的专利持有企业之一。截至2022年,华为在全球拥有超过12万件授权专利,中国和欧洲各4万多件,在美国则超过2万件。其中,在移动通信、短距通信、编解码等多个主流标准专利领域,华为居于领先地位。

作为全球的专利大户,华为拥有大量的标准必要专利,谁也绕不过去。之前,苹果、三星、诺基亚、爱立信、高通,甚至是部分车企均已向华为交专利授权费。
如国外企业绕不开华为专利一样,国内如OPPO、小米等“友商”使用了华为的专利也应按照相应标准向华为交专利费,这是无可厚非的。

回过头来看华为小米的专利纠纷,华为起诉小米侵权,小米欲无效华为专利,再到华为小米达成合作,这都是科技企业间极为正常的商业行为,倒也不必过分解读,上升到“打压”、“反击”、“内耗”的高度。
在中国诸多技术被国外“卡脖子”的大背景下,尊重专利,营造重研发、重技术的科技环境才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毕竟,没有哪家公司可以不靠研发而长久屹立于世界,国家亦是如此。(图片来源天眼查及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