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我们还在继续享受假期的快乐,但是,港股已经开始交易,海外市场也正在进行,除了A股自身,包括港股、海外市场和大宗,都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一些联动性的表现不能忽视,或者换个说法,A股必然受到客观及主观的影响,有几个方面值得我们细聊。
首先,我们来看看港股,日内,恒指再创新低,盘中一度跌破17000点,13.30分之后开始快速冲高,随后维持反弹高位震荡,恒生指数去年2月至今的跌幅已经超过45%,年内跌幅近27%,6月底至今的跌幅达到23%,所以本轮调整的幅度并不小了。
港股为何下跌,我们认为核心影响因素在于流动性,港股对于外币的流动性更敏感,我们只需要看两个汇市的数据就能明白,比如现在的兑换比例为0.9048:1,年内最低至最高的涨幅超过13%,跟我们的汇市波动方向是一致的,所以,这说明港币跟美元的方向呈正相关,换言之,港股受流动性影响非常明显。
所以,港币跟港股的走势刚好相反,港股的流动性一则存在流出,二则被汇市吸纳,所以港股的下跌是基本面变化所致,主观地说,汇市不企稳,或者说钱不能从汇市出来并流向港股,那么港股就大概率还有低点,另外,港股要想上涨,除了内资南下之外,外资也必须企稳,这里的外资指的是直接在港股交易的外资。
体现在今天的港股市场,有两大现象值得一看:
1、港股恒生内地地产指数领涨,涨幅更是高达5.35%,很显然,这是因为节前出了几大利好,所以在港股上市的地产表现非常好,这对于A股的刺激是客观存在的,资金对于地产行业的敏感性显然多了一些偏好,作为港股曾经几大权重行业之一,存在超额收益的可能性。
2、港股恒生金融业领跌,包括恒生内地银行指数在内,按理说金融地产的联动性很强,不应该出现这种极端分化的现象,但是,我们认为港股金融(银行)领跌,主要是消息引发,港交所资料显示,李嘉诚在9.29日的时候减持某储银行至11%以下,三年多以来的首度减持。
所以,今天港股的某储银行大跌超11%,很显然,节后回来的A股某储银行免不了受到拖累,这让我们想到了7月初巴菲特对于港股某亚迪的减持,虽然两只股票的状态有所不同,但因为名人效应,必然会有一些资金跟随,而且还需要关注后续发展。
再看海外市场,除了日经225有所上涨之外,亚盘和欧盘几乎都在下跌,英国富时100跌幅超1%,同时,上周五的美股也是下跌的,道琼斯和标普500纷纷创新低,所以,全球股市的表现都不是很好,或者换个说法,当全球基本面处于一致性甚至危机性的时候,A股是很难独善其身的……
大宗方面,现阶段最受关注的,可能还是在能源,注意,这里指的是全球能源,其中,当下最受关注的并不只有新能源,甚至阶段性更重要的在于旧能源,以煤炭和石油石化为主,今天主要聊一聊石油石化。
布油和WTI原油日内的涨幅都接近5%,但国内的原油期货处于休市状态,但因为油价的一致性,节后的A股必然也会体现,国际油价之所以大涨,我们主观上认为是因为消息刺激,10.5日,OPEC将会在会议上讨论石油减产方案。
从国际油价的走势看,年内几乎呈现过山车的状态,高点出现在3月初,超过130美元/桶,现如今算是回落了不弱的幅度,但是,如果OPEC减产,结合海外局势,我们认为减产的动作存在稳油价的现象,同期的油价跟美元的走势呈负相关性,但我们并不希望油价上涨。
假如油价再度上升至高位,则通胀会上升,海外降通胀的举措持续了这么久,或许就白搞了,事实上,今年海外的高通胀也并非需求带动,所以,OPEC的减产预期虽然有利于稳住油价,但对于全球经济却没什么帮助,或者说,如果油价再度上行,海外收紧流动性的动作可能更大,对股市而言,弊大于利……
主观的说,今年以来,全球市场都围绕着能源打转,由年初的地缘政治引发,属于典型的“新旧能源”之争,所以,体现在A股市场上,上半年(主要是二季度)首要表现的是新能源的快速反攻,期间伴随着旧能源的波动,下半年,旧能源的话题度超过新能源,现在看来,这样的现象可能还会持续,但真正的需求想要超过二季度,或许并非易事。
所以,虽然本周的A股市场都处于休市状态,但节后回来,必然首先反映假期的状态,港股于A股存在部分联动性,所以首先要关注银行地产的状态,其次,石油石化等旧能源或许会掀起新的波澜,最后,全球股市的走势客观影响着A股,所以本周重点关注的对象应该是港股、油价和地产,节后出现联动性反应的概率非常大……
点个关注不迷路,我是木易,旨在分享我的认知,盈亏同源,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