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往后,真正废掉一个人的,是DeepSeek心态

2025年04月23日08:50:10 财经 5004

DeepSeek真的太火爆了。

前阵子,我试着用它编辑了一篇文稿。

它的一些文字描写,简直让我汗流浃背。

至于公文、材料写作,更是手到擒来。

不论是写文章,还是做策划,整个过程既高效又简单。

用上一次,我就爱不释手,感觉自己拥有了一个顶级作家当助理。

直到上周末,我去朋友家做客。

敲门时,母子俩正吵得面红耳赤。

朋友怒斥儿子:你怎么能用DeepSeek写作文,去敷衍老师?

儿子满不在乎回道:DeepSeek写得又快又好,我费那劲干嘛。

朋友无奈道:这么依赖AI,你以后就废了。

朋友的这句话惊得我一身冷汗:

DeepsSeek什么都行,我还有什么用?

正如时评人@吐槽青年所说:

“现在社会上弥漫着浮躁的DeepSeek心态,干什么都寄希望于一键AI。

本质上其实一种惰性,投机取巧、急于求成、不劳而获、替代思考……”

人一旦对AI产生依赖,就会慢慢废掉。

1

具有DeepSeek心态的人是怎样的呢?

在知乎上看到一篇自述。

楼主应聘上了一家国企文员,负责一些简单材料的撰写。

有一次,他借助DeepSeek,五分钟就写好了一篇讲话稿。

领导看完连连点头,并在大会上照稿发言。

那一瞬间,楼主内心无比振奋,觉得自己相当优秀。

自此之后,凡是文字工作,他全部用DeepSeek代写。

老同事在旁吭叽吭叽打磨文字,他却泡杯茶,悠然自得刷着手机。

然而就在他洋洋自得的时候,HR却通知他被裁员了。

理由很简单:集团接入AI办公,他的岗位直接被取代了。

其实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身边不少人都有了一种AI心态,能用AI完成工作,就绝不亲自动手。

尤其是今年,DeepSeek迎来突破,更加智能、高效。

不知不觉间,人就沦为了替代品。

新闻学教授秦宗财讲过这么一件事。

在一节课上,他给本科生布置下一篇小论文,没想到,这次作业的质量出奇的高。

整个专业不仅没人拖延,而且篇篇格式规范,文通字顺。

课堂上,他一时兴起就叫上一位同学,分享下论文观点。

没想到同学支支吾吾,半天没说出个所以然。

仔细询问后,教授才得知论文竟是DeepSeek自动生成的。

教授痛心道:

“以前的本科生论文虽然不规范,缺乏创新性,但或多或少都含有学生的思考与理解。

现在表面上是好看了,实际上学生已经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DeepSeek就如大麻,具有镇痛止疼的功效。

可一旦上瘾,就只会侵害人的大脑,让人彻底丧失思考力。

今年往后,真正废掉一个人的,是DeepSeek心态 - 天天要闻

2

生物学家拉马克曾提出“用进废退”理论。

说的是,生物的器官或能力,经常使用就会变得发达,而如果不常用,就会逐渐退化。

人类的大脑也不例外。

一个人若是长期依赖智能工具,大脑总停留在舒适区,思考机能也会退化。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说:在AI技术浪潮中,核心竞争力仍在于人。

因为AI能轻易获取的信息、知识,说到底还是人思考的结果。

所以,真正能走在前沿的人,永远会保持一份思考力。

DeepSeek创始人梁文锋就是如此。

20世纪初,电脑在国内开始普及,受到大众的追捧。

当时很多大学生都推崇计算机应用,但梁文峰却认为计算机的未来,远不止于此。

一番深思熟虑后,他将眼光瞄向相当冷门的人工智能领域。

大学毕业时,同学的论文都是各种应用程序开发,唯独他提交了一份人工智能相关论文。

没想到,他的独特想法,得到了一家世界500强企业的青睐。

对方直接给出了丰厚的薪资待遇。

师长同学都劝他:“机会可遇不可求,应该牢牢抓住。”

但经过了解后,梁文锋觉得那家企业的研究方向,并不符合自己。

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邀请,选择自主创业,开发全自动量化交易。

在很多投资者眼中,依靠AI进行交易,简直是异想天开。

但事实证明,梁文锋的路选对了。

仅仅10年,他就依靠AI投资,直接跻身国内量化私募领域的头部,管理资金突破千亿元。

到后来,凭借多年的AI研究经验,梁文锋开发出DeepSeek,一举跻身全球富豪榜。

正是他始终坚持独立思考,这才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而今,AI普及后,很多事都变得简单了。

不懂的、不会的、不知道的,可以利用AI寻找现成的答案。

但恰恰在这个时候,我们才应该去选择困难模式。

越是发达的智能时代,我们越需要找回自己的思考力。

读一本好书,看一篇深刻的文章,进行一次有意义的对话……

只有不断学习、思考的人,才能紧跟时代步伐,永远不被淘汰。

今年往后,真正废掉一个人的,是DeepSeek心态 - 天天要闻

3

“深圳AI公务员上岗了,公务员岗位将缩减。”

“某某科技公司,接入了DeepSeek,要裁员20%了。”

人工智能带来的话题,屡屡重拾热搜。

不难发现,这些话题有一个共同点:人被AI取代。

其实,DeepSeek刚问世时,有很多打工人欢呼雀跃。

他们幻想AI能帮助自己轻松完成工作。

但现实却狠狠地给他们扇了一巴掌:想一键AI的人,都被AI淘汰了。

作家李月亮说过:

“这个时代,如果你跑在前面,就会发现,遍地都是机会,一切都欣欣向荣。如果你落后于时代,则会发现举步维艰。”

在AI时代,你只有在某一领域无法被替代,才能在滚滚时代大潮中立足。

东京有一家动漫工作室。

工作室的原画师能轻轻松松月入20万日元。

谁知AI绘画诞生后,原画师的工资直接暴跌至3万日元。

无奈之下,他们只得用AI画更多的画,这才勉强维持住温饱。

他们仿佛成了流水线工人,变得可有可无。

但东京另有一位原画师中村悠介却不一样。

他在使用AI绘画过程中,总觉得AI生成的动漫过于完美。

直到一次,他想到《断臂的维纳斯》,这才恍然大悟:

缺陷也是一种美,而这正是AI所不具备的美学思维。

于是他开始研究“缺陷美学”,故意保留AI作画的逻辑错误。

最终,他的系列作品,被世界知名V&A博物馆收藏。

正如商业顾问刘润说:去做AI做不到的事。

AI不是来替代我们的,而是来重新定义“我们该做什么”。

当AI负责“执行”,我们就该专注“如何提出问题”;

当AI提供“数据”,我们就该挖掘“数据的意义”;

当AI追求“精确”,我们就该开发“创新”。

所以,今年往后,请学会将人性、情感、创新……融入了你的学习、工作。

只有引爆内驱力,保持思考力,才能用AI自己加杠杆,让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今年往后,真正废掉一个人的,是DeepSeek心态 - 天天要闻

4

商业分析师钱敏知说:

杀死你的不是DeepSeek,而是你的工具人思维。

简单来说,就是很多人只是把自己当作工具,做事模板化、公式化。

这类人一旦遇上AI,就会被AI驾驭。

那么在AI时代,我们该从哪些方面开发思考力呢?

1. 领导思维

万维钢说,未来职场上最难被取代的人是项目负责人。

因为AI归根结底,是工具,是执行者。

它可以写文章,却无法决定文章的标题。

它可以规划路线,却不能决定目的地。

只有培养领导思维,做自己的决策者,你才能更好地调用AI,为己所用。

2. 共情思维

很认可李开复的一句话:

虽然AI很强大,但是依然有无法克服的弱点,比如情感。

再聪明的机器,也是冰冷的;再强大的算力,也算不出内心的情感。

人与人之间的温度,是AI无法取代的。

学会敏锐捕捉他人的情感,给出适当的情绪反馈。

当你拥有强大的共情力,才会得到更多的机会和发展。

3. 个性思维

曾有人问作家刘震云:你会担心DeepSeek抢饭碗吗?

刘震云自信一笑道:

DeepSeek只能把已有的东西进行组合融合,它可以根据《西游记》写出《东游记》,可以根据《红楼梦》写出《青楼梦》,但是写不出《一句顶一万句》。

所以身处AI时代,请警惕成为模仿者。

少一点跟风,多一点独立。

你的个性,才是你最大的护城河。

电影《极速传说》里,郑伊健有这样一句台词:人要比车凶。

意思是说,车只是工具,而人才是工具的掌控者。

搭上AI这辆时代列车,确实能加快我们的步伐。

但决定要去哪儿的,却只有我们自己。

那些只管上车,不加思考的人,终究会迷失在人生的旅途中。

所以无论做什么,先摒弃一键AI的心态。

保持独立思考的习惯,坚持终身学习,AI就永远无法替代你。

点个吧,与朋友们共勉。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大智慧:上半年预亏280万元至420万元,同比大幅减亏 - 天天要闻

大智慧:上半年预亏280万元至420万元,同比大幅减亏

大智慧 视觉中国 资料图大智慧预计上半年实现大幅减亏。7月11日晚间,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大智慧,601519.SH)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420万元到-280万元,上年同期为-1.38亿元,据记者计算预计同比减亏超1.33亿元。此外,大智慧预计2025年半年度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为-4000万元到...
“证券业高质量发展28条”出台,中证协明确未来工作重点 - 天天要闻

“证券业高质量发展28条”出台,中证协明确未来工作重点

中国证券业协会 视觉中国 资料图7月11日,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中国证券业协会(下称“中证协”)向各家券商下发了《中国证券业协会关于加强自律管理 推动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明确了中证协今后一段时期的职能定位、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整体来看,《实施意见》共28条,主要包括八方面内...
2025北京丽泽国际消费季启幕  创新场景激活消费新活力 - 天天要闻

2025北京丽泽国际消费季启幕 创新场景激活消费新活力

央广网北京7月11日消息(记者 朱冠安)7月11日,由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管委会主办的2025丽泽国际消费季在京启幕。本次活动以“盈丰而上 镜启繁融”为主题,融合“果甄蔬适节”市集等丰富活动,构建“15分钟自然生活圈”消费场景,为市民带来集消费、文化、艺术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为京城夏日注入全新消费活力。活动现场(央...
8股本周获机构大手笔净买入!一周牛熊股出炉 - 天天要闻

8股本周获机构大手笔净买入!一周牛熊股出炉

今日(7月11日),沪指冲高回落,全市场成交额1.74万亿元,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超2000亿元。收盘上涨个股近3000只,其中收盘股价涨停的有69只。从一周表现来看,沪指本周累计涨1.09%,深证成指累计涨1.78%,创业板指累计涨2.36
浅议中国稀土的40大关。 - 天天要闻

浅议中国稀土的40大关。

今天(2025年7月11日)的中国稀土股价最终涨幅:9.99 %,成功封板;股票收盘价:40.73元/股。这是自2023年2月1日盘中冲上:45.28元后,历时2年零5个月,再次站上40元的关口。2023年4月17日,盘中最高:38.86元
医保新政,狙击卷王 - 天天要闻

医保新政,狙击卷王

出品 | 虎嗅科技医疗组作者 | 陈广晶编辑 | 苗正卿头图 | AI生成商保创新药目录又进一步。7月1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了一系列关于2025年基本医保目录和第一版商保创新药目录调整的文件。
香飘飘上半年预亏超9700万元,同比扩大逾两倍,传统冲泡业务缘何旺季“熄火”? - 天天要闻

香飘飘上半年预亏超9700万元,同比扩大逾两倍,传统冲泡业务缘何旺季“熄火”?

每经记者:蔡鼎 每经编辑:魏文艺7月11日晚间,香飘飘(SH603711,股价13.84元,市值57.14亿元)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35亿元左右,同比下滑12.21%左右;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9739万元左右,较2024年同期的亏损2950.11万元增加逾两倍;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