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用电数据大幅下滑,香港经济已经陷入衰退,都是数据的骗术

2022年07月03日13:53:08 财经 1303

数据和历史都是小姑娘,只要用心打扮展现的总有欺骗性。

近期有两个数据,让大家很迷惑。首先是广东5月用电量大跌,同比下降有16.7%;其次,是香港经济数据,法新社香港回归25年后,GDP占中国大陆的比例大幅下滑。从18%降到3%,前途未卜,意思是香港回归后经济持续衰退。

真的是这样吗?广东经济衰退了?香港已经无可救药了?

都说数据不会骗人,但拆开来看会发现,数据的欺骗性更大!

  1. 广东用电量大跌

作为出口重镇,广东的数据一直牵动着大家的心。2022年广东省调负荷点亮为619.18亿度,同比下降16.7%。其中,工业用电391亿度,同比减少9.5%。居民用电量93.9亿度,同比减少32.4%。

数据拆解之后会发现,居民用电量明显减少。

广东用电数据大幅下滑,香港经济已经陷入衰退,都是数据的骗术 - 天天要闻


在广东的朋友都知道,今年天气明显有异常。家中不似往年的炎热,尤其是空调开机更是大大降低,这是居民用电降低的主要因素。另外,工业用电受天气影响,厂房等制冷需求肯定是降低的。如果抛开这个因素,数据疑惑会更小那么一些。

当然,还会有一些需求降低,影响的开工不足现象。但实际情况,比一些经济学家预估的要好很多。

我们翻开前五个月的进口数据,有16万亿以上那么多。虽然相比去年全年39万亿有一定差距,但总体来说并没有想象的那么不堪。6月开始到年底,完成24万亿差不多的差额,今年压力还是会有。

去年我们进出口数据很靓丽,主要原因是防疫政策带来的红利。作为能给欧美提供廉价产能的经济体,去年是唯一一个可以满载开工并有出口能力,所以去年贸易总额做了一个很好的数据。

但是,随着美联储加息遏制需求。今年总体出口肯定会遇到压力,由于中国制造的短期不可替代性,这个波动一定能控制在相对合理空间。

所以,很多人看到广东用电数据,一定会开始悲观并渲染。如果你拆开数据,并结合当地的气候状况,会发现数据真的会骗人。

深谙此道的,不止经济学家,还有一些政客的喉舌。这不,香港经济数据,又来抹黑了。

2.香港经济真的很差?

法新社,香港经济体前途未卜。尤其GDP数据,已从回归之处的18%,下降到不足3%。

这个数怎么来的呢?我们还原一下:

1997年,中国大陆GDP为9616亿美元,香港GDP为1774亿美元,香港占大陆经济17.8%。

2021年,大陆GDP为17.7万亿美元,相比97年涨了18.43倍。香港GDP为3680亿美元,相比97年涨了2.04倍,香港占大陆的为2.07%。

这么一看,人家说的真没错,数据是千真万确逻辑却荒谬至极。

我们看看法国,97年GDP1.45万亿美元;2021年,法国GDP为2.93万亿美元。97-2021年,经济增速为2.02倍,这还不如香港呢!

大家要知道,回归的这几年,动不动有人在香港闹腾。

广东用电数据大幅下滑,香港经济已经陷入衰退,都是数据的骗术 - 天天要闻


如果拿香港和欧日多数国家来比,从增速这个角度来看也是完胜他们。无论是英国还是日本,都是如此那么到底谁更没有前途呢?

他们对比的是香港和中国经济比,总体取样就存在问题。最初的大陆,也只是欧盟的领头而已。到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这如何比?

当然,香港人看到这个数据,肯定是不舒服的。当年深圳的所谓二奶村,多是香港的货车司机,那时候香港人非常优越。03年前后,在深圳打车经常司机经常收到港币。但是到如今,有几个司机会要港币的?

当时港币之前,我印象是1:1.08附近的兑换汇率。我印象当年曾经有100港币,回到老家兑换成人民币多了不少呢。近几年,去香港买东西,汇率算上是折上折。

反正,现在无论是出租车司机还是小贩,要港币不是那么积极了。

不是香港退步了,而是大陆大踏步向前。大家都在向前,有的步子更快一些,有的虽然前进但是幅度频率不同步。

数据,就是这样被人打扮来打扮去。

今天话题结束,大家在看数据的时候,试着多一个维度去思考,得到的结论将会不同。

3.关于股市分析

周末的外围,美股再次给出亢奋答案。尾盘,三大指数全部翻红,涨幅均到1%上方。欧洲也不错,竟然两红一绿。带动50指数向上,这让很多人再次燃起希望。

美股的上涨,无非是经济衰退,会不会引起美联储收紧预期?这只能是一厢情愿,因为通胀数据在那摆着,美联储只能选择捏着鼻子加下去。同时,欧洲央行也要动手了,因为继美国通胀爆表后,欧洲也迎来了数字难题。

外围多空博弈进入纠结状,国内也是多空消息不断。

休息的两天,安徽泗阳一个地方疫情失控。这里,会影响临近省份。比如江苏苏北,徐州一下子增加了几个中高风险。苏南无锡,也疫情……

消息面上的,发改委约谈猪企……

很多逻辑都说过,这里面各自去找机会吧。

技术上,上周345已经做完了顶部区间。这里60分一笔向下开始,已经做好了主动性动作。7月到下旬,可以乖乖的不用去看什么了,等待20日后的一些便宜机会就行。这个向下,60分钟一笔一天几根K,完成一段至少需要3笔,这么一说也就10大几个交易日了。

时间周期和技术周期,目前就是这么看了。

欧美加息,就是遏制消费需求。我们是世界最大生产国,订单会受一定影响。现在就看基建和消费的拉动,否则全年5.5的目标会有相当大的难度。

以上是技术推演的一个方向,仅仅是一家之言而已,仅供大家参考。如有雷同,纯属是巧合,不作为投资依据。

明天盘中见。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金融科技概念股走高,相关ETF涨超3% - 天天要闻

金融科技概念股走高,相关ETF涨超3%

每经记者:叶峰 每经编辑:肖芮冬金融科技概念股走高,指南针涨超13%,同花顺、赢时胜涨超4%。受盘面影响,跟踪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的ETF涨超3%。中证金融科技主题指数选取产品与服务涉及金融科技相关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金融科技主题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有机构指出,随着政策发力,宏观环境稳中...
助力企业降本增效!2025广东旅博会精准施策 - 天天要闻

助力企业降本增效!2025广东旅博会精准施策

7月10日,由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发展与保障中心(广东星海演艺集团)主办、岭南集团旗下广之旅承办、广之旅国际会展、广东省老字号协会协办的2025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旅博会”)在广州举行旅博说明会,介绍展会筹备进程。打好惠企利民“组合拳”,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本届旅博会将设立“旅行社联合展台”,为小微...
时间定了!油价将下调,加满一箱油或少花8元 - 天天要闻

时间定了!油价将下调,加满一箱油或少花8元

近日,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或有下行趋势。自7月1日24时,国内油价迎本年第六次上调,多地95号汽油进入“8元”时代。据悉,新一轮油价调整窗口将于7月15日24时开启,预计下调200元/吨,折合每升下调约0.16元,加满一箱油或少花8元。
地产股突然罕见爆发,释放了什么信号? - 天天要闻

地产股突然罕见爆发,释放了什么信号?

就在7月10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上证指数收报3509.68点,站稳3500点关口。盘面上,房地产板块强势领涨。一时再次引发热议。此次房地产板块的爆发,或跟近期政策面释放的积极信号直接相关。这次地产股集体爆发,最直接反应源或许来自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表态。7月10日,据人民财讯报道称,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
行业ETF风向标丨小金属全线爆发,稀有金属ETF半日涨幅达5% - 天天要闻

行业ETF风向标丨小金属全线爆发,稀有金属ETF半日涨幅达5%

每经记者:刘明涛 每经编辑:肖芮冬在稀土永磁板块的带动下,整个小金属行业今日也集体爆发。ETF市场方面,多只稀土相关ETF涨幅超6%,连续两日处于领涨地位。而稀有金属ETF(562800)半日涨幅也达到5%,涨幅靠前。ETF份额变化方面,今年以来,稀有金属相关ETF份额均出现不同程度减少。其中,稀有金属ETF(562800)年内份额...
瑞为技术冲刺港股:年营收4亿利润829万 英特尔与赛富是股东 - 天天要闻

瑞为技术冲刺港股:年营收4亿利润829万 英特尔与赛富是股东

雷递网 雷建平 7月11日厦门瑞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瑞为技术”)日前递交招股书,准备在港股上市。年营收3.95亿 利润829万瑞为技术是一家面向企业客户提供视觉智能技术和产品的人工智能公司。依托人工智能算法能力和光学成像技术,瑞为技术提供一系列视觉感知、视觉认知及视觉推理智能产品,并深度应用于民航、商...
幸福人寿重庆分公司开展“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 系列活动 - 天天要闻

幸福人寿重庆分公司开展“7.8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 系列活动

今年的7月8日是第13个“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为积极响应监管及行业协会号召,践行“爱和责任,保险让生活更美好”的年度主题,幸福人寿重庆分公司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与公益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保险企业的责任担当,彰显了红
网约车合规化提速,一次性注销超6000台网约车,平台请停止给不合规车派单! - 天天要闻

网约车合规化提速,一次性注销超6000台网约车,平台请停止给不合规车派单!

新一轮整治来了,不合规网约车,或将彻底出局。今年网约车大整顿哪里力度最大?西安绝对能排到前列。最近一个月,再政治网约车合规问题上西安可以说是动作不断,先是全市范围内张贴网约车合规码,要求所有合规网约车必须在副驾中控台、前排座椅头枕后侧及车前门外两侧等位置张贴二维码,从7月1日开始,乘客一旦发现不合规网...
6月新能源车销量TOP10:特斯拉止跌回暖,鸿蒙智行迎爆发期 - 天天要闻

6月新能源车销量TOP10:特斯拉止跌回暖,鸿蒙智行迎爆发期

财联社7月11日讯(编辑 沈超)在“两新”政策及多地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6月新能源汽车市场热度依旧不减。自主品牌与新势力车企持续发力,市场竞争格局加速重构。伴随国内新能源车企半年“成绩单”尘埃落定,6月新能源车企零售销量TOP10榜单正式公布。整体市场来看,据乘联分会发布数据显示,6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