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中鲁推蛇吞象式重组连收两涨停 净利两年降68%跨界并购143亿资产谋变

2025年07月09日10:50:14 财经 9852

国投中鲁推蛇吞象式重组连收两涨停 净利两年降68%跨界并购143亿资产谋变 - 天天要闻

长江商报消息 老牌果汁加工企业国投中鲁(600962.sh)将跨界进军电子信息产业。

日前,国投中鲁发布重组预案,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子院”)100%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电子院是我国电子工程领域的领军企业,以及先进电子制造产业化综合服务商,为国家开发投资集团(以下简称“国投集团”)电子信息产业服务板块优质资产。通过本次重组,国投中鲁将在原有果汁业务的基础上,实现跨领域业务布局。

近年来,受产品价格下降、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国投中鲁业绩波动较大。2023年和2024年,国投中鲁连续两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净利润,下同)下降,整体降幅超过68%。

本次重组对于国投中鲁而言也是一笔蛇吞象式收购。2024年,电子院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期末资产总额分别为68.48亿元、2.67亿元、143.32亿元,分别是国投中鲁的3.45倍、9.11倍、5.09倍。

7月8日,国投中鲁股价再次涨停。重组预案发布复牌后,公司已连收两个涨停板。

拟跨界收购电子院100%股份

根据重组预案,国投中鲁拟通过发行股份的方式向国投集团、新世达壹号、大基金二期等购买其合计持有的电子院100%股份,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本次交易完成之后,电子院将成为国投中鲁的全资子公司。

目前,标的公司的审计和评估工作尚未完成,本次交易的具体交易价格尚未确定。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对于国投中鲁而言,本次重组为跨界并购。作为老牌饮料行业上市公司,国投中鲁于2004年在沪市主板上市,当前主营业务为浓缩果蔬汁(浆)的生产和销售。

电子院成立于1992年,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建设领域的知名企业,主营业务包括产业化咨询、工艺设计、设备选型与组线、工程设计与建设、产线调试与运营,以及数字工厂、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

在当前国家出台多项政策积极推动半导体、显示器件等先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国投中鲁将获注控股股东旗下优质资产,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国投中鲁表示,电子院为我国电子工程领域的领军企业及先进电子制造产业化综合服务商,为国投集团电子信息产业服务板块优质资产。本次重组有助于加大专业化整合力度,推动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汇聚。本次重组能够助力上市公司打造先进电子制造产业化综合服务平台,有助于上市公司把握国家在战略新兴产业、新基建、新城建、新发展格局下的产业发展机遇,巩固和提升行业竞争地位。

值得关注的是,电子院此前在接受ipo辅导。证监会官网披露,2023年11月,电子院曾进行首次公开发行上市辅导备案。2025年4月,电子院的上市辅导已进行至第六期。

发布重组预案复牌后,7月7日和7月8日,国投中鲁已连续两个交易日涨停。截至7月8日收盘,国投中鲁报16.25元/股。

标的总资产为上市公司5倍

注入电子工程产业资产实现业务转型,国投中鲁的盈利能力也将大幅提升。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作为国内最早从事浓缩苹果汁加工的企业,国投中鲁还是业内第一家a股主板上市企业。然而,上市21年的国投中鲁的经营业绩并不稳定。

同花顺数据显示,上市后,国投中鲁曾在2007年实现净利润8229.82万元,达到最高峰。2010年公司陷入亏损,2013年至2021年,国投中鲁仅在2018年实现扣非净利润盈利,其余八年均为亏损。

在此期间,2014年9月,国投中鲁曾推出重组计划,江苏环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拟作价20.5亿元借壳上市。不过,半年后此笔重组终止。

此后,尽管2022年国投中鲁盈利能力大幅回温,但2023年开始公司业绩再次下滑。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7.27亿元、14.87亿元、19.87亿元,同比增长19.08%、-13.89%、33.65%;净利润9210.51万元、5821.99万元、2925.37万元,同比增长573.01%、-36.79%、-49.75%;扣非净利润分别为9691.09万元、6300.88万元、2903.92万元,同比增长328.89%、-34.98%、-53.91%。其中,2023年和2024年,公司净利润整体降幅达68.2%。

对于2024年业绩再次下降,国投中鲁称,主要是子公司 zhonglu (europe) sp. z o.o.受原料减产成本高企、销售疲软影响发生经营亏损;公司主要产品售价下行、成本增加,产品毛利率下降,毛利额减少。

年报显示,2024年,国投中鲁主要产品苹果清汁的生产量、销售量分别为11.77万吨、11.46万吨,同比增长17.11%、35.78%。公司饮料制造主业毛利率为15.25%,同比减少7.41个百分点。

2025年一季度,随着订单需求、毛利增加,国投中鲁实现营业收入5.73亿元,同比增长58.03%;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701.12万元、2497.64万元,同比增长217.54%、141.33%。

相比较而言,电子院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本次重组对于国投中鲁而言也是一笔蛇吞象式收购。

重组预案显示,2023年和2024年,电子院分别实现营业收入53.09亿元、68.48亿元,净利润1.56亿元、2.67亿元。

截至2024年末,电子院资产总额143.32亿元,负债总额106.96亿元,所有者权益36.36亿元。

若以2024年财务数据计算,电子院的营业收入、净利润、总资产分别是国投中鲁的3.45倍、9.11倍、5.09倍。

国投中鲁进一步表示,通过本次重组,国投集团电子信息产业服务板块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及盈利能力,提高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长江商报记者 徐佳

视觉中国图

财经分类资讯推荐

年产能24万吨,国内首条木薯干片粉全自动产线在中山投产 - 天天要闻

年产能24万吨,国内首条木薯干片粉全自动产线在中山投产

7月9日,广东禾富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禾富科技”)在火炬高新区民众街道新平村举行开业仪式。禾富科技由广东至富集团有限公司与亚洲木薯资源控股有限公司联合创立,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现代化木薯干片粉生产基地。木薯干片粉作为多领域重要原料
城市24小时 | “龙头”半年报出炉,“第一省会”继续承压 - 天天要闻

城市24小时 | “龙头”半年报出炉,“第一省会”继续承压

全力打造世界级“智车之城”报告发布每日经济新闻·每经智库、城市进化论联合火石创造发布《城市低空经济“链接力”指数(2025)》,这是继2024年全国第一份城市低空经济报告发布,对低空经济产业链图谱和评价体系进行迭代优化后,对全国近300座城市低空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的综合评价,识别图中二维码,立即获取报告。#关注广...
转债投资须知:入门三件事,赚钱有希望 - 天天要闻

转债投资须知:入门三件事,赚钱有希望

转债,可以转换成股票的企业债券,具有债券的还本付息的安全性,同时具有股票的看涨期权的高收益性。其价格形成机制简单又复杂,核心源于正股。以下几点是必须要时刻牢记的事项:首先,剩余年限是必须关注的愚公认为这是转债投资的第一项能力。凡是不关注剩余
国泰海通|宏观:“破局”通胀:反内卷与扩内需 - 天天要闻

国泰海通|宏观:“破局”通胀:反内卷与扩内需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报告导读:今年以来,“以旧换新”补贴政策持续支撑耐用消费品价格,带动核心CPI同比小幅修复,而其中服务价格方面仍有待提振,指向了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的修复进展有限,需要后续稳增长政策接续。6月CPI同比转正。食品价格拖累减弱;国际油价上涨输入带动能源价格;核心CPI环比持平...
一批央企国企民企和外资项目落地!副中心这个新增量领跑全市 - 天天要闻

一批央企国企民企和外资项目落地!副中心这个新增量领跑全市

北京通州发布(bjtzfb)北京城市副中心官方微信通州小布(北京通州发布:bjtzfb)了解到:据区投促中心消息,上半年全区新增重点在谈项目400个,“两区”外资项目新增量领跑全市。副中心下半年将启动央企二三级公司、市属国企等重点目标企业项目库建设,设立国际招商联络机构。新增重点在谈项目400个今年区投促中心全面发力...
炸裂!预增28倍 - 天天要闻

炸裂!预增28倍

【导读】先达股份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同比增长2443.43%到2834.73%中国基金报记者 卢鸰7月9日盘后,数十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截至记者发稿,净利润预增幅度超100%的有13家,预减的有9家。其中,先达股份预计,2025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同比增长2443.43%~...
前5个月我国轻工业运行态势向好 - 天天要闻

前5个月我国轻工业运行态势向好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7月9日介绍,今年前5个月,我国轻工业运行态势向好。其中,轻工主要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1.9%,规模以上轻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7%、利润同比增长2.8%。7月9日,以“聚焦向‘新’力 领航新消费”为主题的轻
超1500亿估值,存储龙头长鑫科技IPO,多重挑战待解 - 天天要闻

超1500亿估值,存储龙头长鑫科技IPO,多重挑战待解

市场估值已超千亿元的芯片制造企业,正式开启其IPO上市之路。7月7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官网披露的《关于长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显示,长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鑫集团”)的上市辅导申请已获受理。有接近长鑫集团的人士向记者透露,该公司在2024年3月完成一轮关键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