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鬼是《哈利·波特》世界中最令人难忘且古怪的角色之一。
这个在霍格沃茨走廊里制造混乱的恶作剧幽灵、爱开玩笑的捣蛋鬼、秩序的敌人,深受所有曾幻想过校园反叛的读者喜爱。
尽管人气极高,皮皮鬼却从未在电影中登场,而在最后一部小说的事件之后,他也从故事中消失了。
在伏地魔被击败、系列故事落幕之后,他究竟可能遭遇了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先理解皮皮鬼的本质。
他并非幽灵——不像血人巴罗或差点没头的尼克。皮皮鬼是恶作剧幽灵,一种以恶作剧、混乱和活人的情绪能量为食的存在。
他从未是活人,因此不像幽灵那样拥有“人生经历”。他更像是叛逆的化身,一种魔法界的异常存在。
在整部书中,皮皮鬼一直是霍格沃茨管理层的心头大患。
只有阿不思·邓布利多能勉强约束他的胡闹,而血人巴罗则能让他稍稍收敛。
邓布利多死后,以及食死徒掌控学校期间,皮皮鬼反而展现了他“最好的一面”:他积极破坏新秩序,扔粉笔、设陷阱,并帮助由纳威·隆巴顿领导的抵抗组织。
在伏地魔倒台、对抗结束后,霍格沃茨开始了重建。
教授们回到了学校,进行了大量修缮工作,修复了墙壁、课桌、魔法防护……当然,还有校规。
秩序恢复了。
于是,关键问题产生了:在一个几乎不存在混乱的学校里,皮皮鬼还能存在吗?
那么,我们来设想皮皮鬼可能的命运:
留在霍格沃茨
最显而易见的可能性是,皮皮鬼留在了他一直存在的地方。
尽管学校变了,但完全杜绝学生的恶作剧是不可能的。
只要还有会被幽灵吓到的一年级新生、带着“滋滋蜜蜂糖”盒子的高年级学生,以及敢打赌从楼梯上跳下来的格兰芬多学生,皮皮鬼就有“食物”来源。
他很可能变得不那么有攻击性,但会以一种更平和、更嬉闹的方式继续他的恶作剧。
也许新的校长们决定不再与他斗争,反而利用他来缓解学生群体的紧张气氛。
力量衰弱并消失
有一种理论认为,随着秩序的重建和学校里情绪波动的减少,皮皮鬼可能失去了维持其存在的“燃料”。
如果学校里不再有叛逆和破坏行为存在的空间,恶作剧幽灵就无处汲取能量。
那么他可能逐渐消逝。
不是死亡,因为他从未活过,而是融入霍格沃茨的墙壁,只留下回忆和偶尔的恶作剧回声。
离开霍格沃茨
还有一种可能是,皮皮鬼“感觉到”霍格沃茨不再需要他,于是前往能发挥他力量的地方。
这可能是另一所魔法学校,比如德姆斯特朗、伊尔弗莫尼,甚至可能是像霍格莫德这样的大型魔法城镇,那里永远充满活力。
他可能成为都市传说,干扰魔法部的官员,或在魔法大学的图书馆里吓唬学生。
被驱逐
战后,魔法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也许新当局认为霍格沃茨不应该存在不受学校控制的魔法生物。
那么,借助像神秘事务司这样的魔法异常现象专家,皮皮鬼可能被“清除”出学校——被封印、驱逐或者打散。
这听起来很阴暗,但也可能是打造“理想学府”的一部分。
罗琳怎么说?
有趣的是,J.K.罗琳自己并没有在书结局后揭示皮皮鬼的命运。
不过众所周知,她非常喜爱这个角色——他是混乱的象征,一种不受任何人(甚至巫师)掌控的力量。
也许正因如此,他才没有出现在尾声中。
皮皮鬼无法融入那幅幸福、祥和的图景:孩子们乘上火车,父母们在身后挥手告别。
他代表的不是故事的终结,而是故事中那股鲜活的、调皮的气息。
那么,《哈利·波特》之后,皮皮鬼究竟去了哪里?
或许他哪儿也没去,仍在霍格沃茨的黑暗走廊里游荡,打翻墨水瓶,吓唬新生,只是如今没人再书写他的故事。
又或许他离开了,消散在空气中,满足于学校不再需要混乱。
但无论他以何种形式继续存在,皮皮鬼都将永远是霍格沃茨的象征。正如他一直以来那样:触手可及、吵吵嚷嚷,而且绝对不守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