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东哥解读电商
作者:李成东、金珊
消费电子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变局,当下或许要换一个逻辑重估万物新生了。
5月20日美股盘前,万物新生(爱回收)集团(纽交所股票代码rere)发布了业绩公告。财报显示,2025年q1营收46.5亿元,同比增长27.5%,超出集团指引的最高端;调整后净利润(非gaap)0.8亿元,同比增长276.8%。
继上次q4旺季交出最好财报之后,万物新生今年q1淡季继续发力。营收增长近30%,利润增长近3倍。其中部分板块继续维持了超高增速,例如多品类同比增长近200%,c2b手机数码回收额同比增长超50%。在当下的互联网及零售行业已经很难找出这样高增长了。多数是烧钱换增长亏损加剧,又或者降本增效保低增长。
国补持续了近一年,万物新生当下的业绩为什么还能持续高增长,背后的动力是什么?高增长会是昙花一现吗,后续万物新生还有能力维持当下的增速吗?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q1,互联网巨头都在抢占即时零售市场,因为规模大,流量足。商务部预测2030年即时零售将达到2万亿规模。但让市场忽略的是,在需求和供给都很分散的特点下,二手行业爆发了。甚至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等机构也曾预测国内二手物品交易在2025年将突破3万亿元。这是一个规模不亚于即时零售,并且爆发更早的市场。
热钱不再好赚。新一轮经济周期下,一些深耕细分赛道的公司也会迎来新生。
营收增长28%,非gaap净利润增长2.7倍
先来看万物新生的业绩表现。2025年q1总营收46.5亿元,同比增长27.5%。总营收已经超过公司管理层自己做出的24.6%到27.4%的增速预估,远超预期。
具体来看营收结构,代表1p的产品净营收42.6亿元,同比增长28.8%,依然是公司的基本盘。代表3p的服务净营收3.9亿元,同比增长14.2%。
在成本与费用方面,整体和营收增速是匹配的,处在良性增长中。总运营成本与费用45.8亿元,同比增长23.7%。
商品成本36.2亿元,增长22.7%。经计算可得毛利率为22.3%,是最近10个季度中表现最好的一次。这代表在毛利率普遍低的二手行业,万物新生对成本的把控进一步提升。国补的红利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对比业务数据方面,交易商品数量950万件,同比增长13.1%。数量增加也拉动了履约费用。履约费用4.3亿元,增长38.1%。销售与营销费用4.2亿元,增长30.4%。一般及行政费用0.6亿元,下降14.1%。研发费用0.6亿元,增长9.6%。
最终实现扭亏为盈,经营利润0.7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0.4亿元。调整后经营利润(非gaap)1.1亿元,同比增长39.5%。净利润0.4亿元,去年同期为亏损0.9亿元。调整后净利润(非gaap)0.8亿元,同比增长276.8%。现金储备27.8亿元。
万物新生做出指引,预计q2营收47.1亿至48.1亿元,同比增长24.7%至27.4%。
可以看出高层对未来增势也保持乐观。万物新生为什么能持续获得增量?当下需要换个角度看这家公司。
在全新的经济周期下,二手交易行业迎来了新一轮增长势能。
如果说2024年的国补作用是换新,通过补贴刺激消费,从源头注入活水,为企业带来增量。那么2025年的大趋势则是循环,一方面继续扩大国补范围加量刺激,另一方面开始着手让上一轮被换下来的旧品找到归宿。
淡季不淡,拓门店+多品类,掘金3万亿市场
二手正在成为潮流。万物新生多年布局,一朝收获。
首先是开年以来,国补范围继续扩大。原本只有部分地区有手机补贴,今年以来,全国都上线了手机补贴;同时拓展了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品类。3月政府工作报告宣布安排3000亿元规模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
扎根3c,这些新品类也是万物新生的传统优势品类,万物新生终于迎来收获时刻。在源头c端的回收上,整体q1爱回收c2b手机数码回收额同比增长超过50%。
万物新生布局“以旧焕新”场景是从线上线下两方面布局的。
在线上接入京东的入口,消费者可以在页面上用旧机进行抵扣,购买新品。万物新生也在培养自己的履约能力,直达消费者。除了门店以外,q1上门交付团队总人数超过1000人,同比净新增约360名上门回收人员。
要知道q1没有618和双11,不是传统电商的消费旺季,线上的增量不及去年旺季。万物新生的线下门店在q1发挥了作用。
春节期间,不少3c品牌的线下门店的流量暴涨。不少打工者会在返乡时为家中老人更换新手机。爱回收的门店大多设立在商场等人流密集地区,消费者可以在购买新品的同时,在爱回收门店卖出旧品。此前管理层也透露,今年1-2月,爱回收的手机品类回收额同比增长了100%;春节假期期间,爱回收的回收业绩实现了70%以上的同比增长。
截至2025年q1,万物新生的线下门店覆盖全国283座城市,门店总数达1886家。未来三年门店将达到5000家。
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有约3亿部的手机新机出货量,数千万部笔记本和数码新品出货。目前以旧换新的服务渗透率仍是个位数水平,从长期国内渗透率有提升20%以上的发展空间。万物新生后续的增长力除了已经取得优势的3c方面继续渗透,还有其他品类回收需求的增长。
二手行业整体正在迎来爆发,品类在不断拓展,大有可为。
gucci、lv成为小镇贵妇们的新宠,但是三四线城市二手鉴定方面水很深,对专业鉴定的需求很大;轻奢服饰迎来二手出售潮;今年春节期间,黄金被炒至高价,引发二手回收潮......
需求带动下,万物新生此前就已经开展了多品类回收策略,在门店内增设箱包、腕表、黄金、名酒、鞋服等品类的回收。q1多品类回收交易额和收入同比增长均接近200%。
多品类回收还贡献了利润增量,有效提高门店坪效。不仅轻资产,投入可控。还能触达更多的用户,反哺低频的3c。
2024年q3数据显示,多品类回收额扣除门店费用和履约费用后,46%转化为对门店的利润贡献。
多品类的成功,意味着国内消费者的观念正在发生改变,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接受二手产品。
questmobile报告显示,2024年4月,中国闲置电商月活用户总规模已达1.78亿,近50%为30岁以下年轻人群。z世代的年轻人正在二手市场上淘货。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等机构发布的报告也显示,预计2025年将突破3万亿元。
二手大洗牌,“前置仓”抢商家
回收最终还是为了销售,才能达成循环。宏观上可以看到,年初商务部已经筹备二手商品的流通工作。首批全国二手商品流通试点城市包括合肥、武汉和深圳等地。一场由上而下,以城市为单位的全新实验已经开始。在政策红利和自身优势积累下,万物新生已经参与其中。
国补会带来消费电子以及二手行业整体的大洗牌。一名在线下开设手机专卖店的商家明确表示,最近行情不稳要开始战略收缩,甚至原本薅补贴羊毛倒卖“准新机”的黄牛投机行为开始减少。在这名商家对二手手机价格的统计里,各类品牌和款式的手机及手表价格陆续下滑,并且每天的价格都在上下浮动,不如此前稳定。
二手消费电子行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加复杂。国补带动新机销量增长,甚至厂商为了达到门槛,主动降价。苹果手机也进入了新一轮降价,刺激销量。二手手机价格承压,商家的利润减少,进而会进行调整或者直接退出。
曾有专业人士预估,国补可能会持续三年左右。所以二手行业的一场大地震在所难免。服务质量差、运营效率低的行业商家或将被市场淘汰。整个行业中间的利差减少,带动行业向标准化发展,质检成为关键环节。行业里一些中小商家已经开始顺应趋势,和万物新生合作。
截至q1,万物新生的b2b业务拍机堂累计注册商家数突破100万,交易商家数量实现双位数同比增长。提到消费电子,不得不提深圳华强北这个魔幻的地方。作为“中国电子第一街”,华强北也是国内最大二手消费电子的集散地。数据显示,在华强南仅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30余个二手消费电子市场,拥有8000多商户,2万名从业者。
但华强北也逃脱不了行业内标准不透明、难规模化的特点。线下的回收小门店,更依赖质检人员自身的经验进行评判。面对大量的待检设备,关键是用更完善的质检标准和流程来减少人工检测的失误,也能大幅降低中间的费用。
围绕着b端的从业商家的痛点,今年3月,拍机堂全国首家线下旗舰店在深圳华强北落地。
拍机堂mall占地1200平方米,采用“仓卖一体”模式,可实现单日近万台现货供应。通过构建“看—验—采”一体化场景,平台商家可实现 “当日看机—当场验机—即时提货”全流程闭环,相比传统渠道缩短 3-5 天调货周期,帮助商家降低囤货成本与物流等待期。
b端的采购就像零售一样高效。万物新生的东莞运营中心距离华强北仅几十公里的距离,可谓“一步之遥”。最大限度地发挥规模化的优势。
东莞自动化运营中心已经建立了一整套数字化流程。采用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系统进行中央控制,承担输送、分拣、质检、仓储、发货等职能。以matrix 3.0为代表的自动化质检系统,相比以前的人工操作,单台手机在自动化质检项中,质检综合成本下降30%,全流程手机周转效率提升18%,从而加速闲置资源在全国范围内的流转。
中国有无数中小回收商。数据显示,按照2023年手机回收行业总交易额计算,万物新生是最大的手机回收服务商,份额达到9.1%。行业前5名合计占比21%,剩下的79%被无数中小回收商占据。
虽然行业经历大洗牌,但是长尾的中小商家短期难被取代。发展b2b业务,通过质检、定级、定价和物流等环节服务这些中小商家,也是不错的选择。既能增加收入,也能催动行业质检变得更标准化。
万物新生凭借长期经营的品牌效应入选了国家首批二手商品流通试点企业。中国资源循环集团直属的中国资环电子电器公司也和万物新生集团签署合作协议。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去年主导组建的全国性、全品类的资源循环中央企业。
多项合作也象征万物新生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未来万物新生的门店和线上入口,会和线下的城市产生不同主题的合作。不只是消费电子,也可能会和当地的特色产业进行结合,深入不同的品类。
当二手成为潮流
在全新的经济周期下,二手行业已经迎来了大爆发。在循环经济的浪潮下,有完整产业链的企业更容易收获红利。特别二手消费电子是一门苦生意,需要全链路的把控,才能更好地控制毛利率,保持利润。
q1万物新生业绩全面开花。c2b消费电子增长50%,多品类增长200%;b2b商家注册数两位数增长,自营产品toc收入同比增长73.5%。除了国内,海外市场也有巨大的探索空间。
当二手成为潮流,万物新生或将迎来重估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