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上映的电影《牧马人》,许灵均、李秀芝的形象仍然深入我心

2023年07月10日22:46:03 娱乐 1840

前两天,无意中搜到谢晋导演拍的经典电影《牧马人》,这部于1982年上映的以爱情、家国为基调的电影,包含浓郁的爱国、爱情和对自然与生命的敬畏与尊崇。剧中人物许灵均、李秀芝的形象仍然深入我心。这里仅记述三点:

1.许灵均的重生

被错划成“右派”、被家庭(尤其是父亲)遗弃的许灵均,无疑是不幸的。但他到了敕勒川那里,从大青马那里领悟到了生命不能轻易绝望,而乡亲们的包容和温暖让他融入到了集体中。

许灵均终于在意想不到的时候,终于摘掉了右派的帽子,还做上了光荣的国家教师,这让他觉得生命获得了重生。他无比欣慰,觉得自己把自己的知识传承给孩子们,让草原上的孩子们开阔眼界,自己就活得有价值。

所以,许灵均能果断拒绝亿万富翁的父亲的出国移民邀请,情愿奉献乡亲、奉献给教育、奉献给祖国,这样,他活得更有意义。

1982年上映的电影《牧马人》,许灵均、李秀芝的形象仍然深入我心 - 天天要闻

2.李秀芝的执着

李秀芝,四川来的一位贫穷家的姑娘。因收到表姐来信,介绍她来成亲,结果对象却因翻车被砸死了。在无奈中遇到善良的郭pia子,经郭pia子介绍,与许灵均成家。她看得出来许灵均是个好人,努力劳动来改善生产生活,她养什么成什么,被乡亲们夸奖为“陆海空总司令”,养的有鸡、鸭、鸽,还能脱土坯垒院墙。

在得知丈夫许灵均被平反后,李秀芝仍然淡定:你还是你,你当了官儿我也不稀罕,你再放二十年马,我也不嫌弃。她对丈夫的爱,用她的话来形容,就是“把自己的心都扒给他了。”

1982年上映的电影《牧马人》,许灵均、李秀芝的形象仍然深入我心 - 天天要闻

3.热情包容的乡亲们

帮着许灵均张罗喜事的乡亲们,一天来回跑了30里路,给许灵均、李秀芝代办结婚证的郭pia子,全生产队每家出5毛钱凑给许灵均一家办喜事,还有凑的粮票,大娘送过来的钢筋锅等,乡亲们一点都没嫌弃过许灵均是“右派”。

为了不让许灵均受到批斗,机智的乡亲们出主意让他参加上山放牧,不许这个右派不参加劳动,充满了群众式的智慧。

1982年上映的电影《牧马人》,许灵均、李秀芝的形象仍然深入我心 - 天天要闻

总之,这部电影,看出了劳动人民的温暖互助,对真善美的向往,对祖国的执着之爱,对纯朴而永恒的爱情的赞美,对艰苦而又乐观的普通劳动者的尊敬。

娱乐分类资讯推荐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 天天要闻

不管你多节俭,这6类东西该扔就扔吧

过期药品与保健品:家中的小药箱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地方,一些过期的药品和保健品不仅失去了原有的效用,还可能产生有害物质,误服将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大扫除时,务必检查并清理这些过期物品,确保家庭用药安全。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 天天要闻

李晓旭:在《织造府》塑造从未有过的贾宝玉

“上海观众以包容态度看待新编剧目,《织造府》演出现场的热烈感觉扑面而来。”4月11日、12日,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李晓旭携新剧《织造府》登陆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她分饰曹雪芹、贾宝玉两角,带领一群年轻演员展示不一样的《红楼梦》故事。《织造府》作为毕派小生,李晓旭对上海充满感情,“我是毕春芳...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 天天要闻

(文化中国行)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中新社合肥4月13日电 题:传统曲艺混搭相声“圈粉”年轻人 作者 傅天骋 黄梅戏遇上相声曲艺,历史人物“穿越”舞台,安徽方言化身“爆梗”——在安徽合肥一家相声馆里,每天都上演着传统曲艺与青春潮流的奇妙碰撞。剧场创始人薛培森透露,自推出“新派皖韵相声”以来,“95后”至“00后”观众占比突破80%,百余座位周周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