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能混出名堂的人,一生有“3不问”,你却可能刚好相反

2020年12月11日03:30:12 情感 1383

文/当年一木

有个人问外卖员:“如果你中奖了1000万,你打算做什么呢?”,这位外卖员激动地说:“我要是中了1000万,当然是买辆豪车送外卖!”——可怕的是,很多人都这样想……

我对某岛国人一向没什么好感,但是有个人却是例外,因为他实在是太厉害了,太让我崇拜了。

这个人,就是稻盛和夫,一个从苦难里走出,白手起家的商界名人。

稻盛和夫,出生于一个平凡的家庭,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小的时候刚好赶上战火,父亲死了之后,他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在上学的时候,他的成绩也很差,甚至高考都只考上了一个三流的大学。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好不容易经人介绍当了实习生,结果才干了没多久公司就倒闭了,连工资都没拿到手。

稻盛和夫:能混出名堂的人,一生有“3不问”,你却可能刚好相反 - 天天要闻

但是,这些早年的苦难,并没有打垮稻盛和夫。相反,他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奋发图强,一步步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成就。

稻盛和夫先后创立了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并且在将近80岁的时候还拯救了濒临倒闭的日航,凭借自己的经营业绩,稻盛和夫被誉为日本的“经营之圣”

稻盛和夫在他的一本书里写到,一个能混出名堂的人,一辈子有“三不问”,很多人看完后,都后悔自己知道的太晚了,因为大部分人都恰好相反。

那么,究竟有哪“三不问”呢?

稻盛和夫:能混出名堂的人,一生有“3不问”,你却可能刚好相反 - 天天要闻

-01- 不问曾经,不念过往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人在混得差的时候,才会去回忆往事。

为什么?因为现实太艰难,人们只能在过往的辉煌里,找到满足感,并且止步不前。

然而,这么做实在是愚蠢至极,因为回忆过去,并没有什么卵用。

稻盛和夫认为,能混出名堂的人,不会去纠结于过往,该放下的就放下,以空杯的心态来面对当下。

普通的劳苦大众,往往有一种惯性思维,他们往往喜欢遵循着以往的经验来办事,这样看似效率高,但是很容易掉进了能力的陷阱里,这就是所谓的“成功路径依赖”

稻盛和夫:能混出名堂的人,一生有“3不问”,你却可能刚好相反 - 天天要闻

曾经有一个乞丐,偶然间捡到了一个金饭碗,他大喜过望,居然拿这个金饭碗去讨饭。

这就是典型的陷入了“惯性思维”,乞丐每天都在想着过去,他时刻提醒自己是个乞丐,以乞讨为生。所以哪怕他手里握着金饭碗,他也还把自己当成乞丐,不知道金饭碗卖了换钱,可以让他彻底改变身份。

稻盛和夫:能混出名堂的人,一生有“3不问”,你却可能刚好相反 - 天天要闻

其实,现实生活中,像这个乞丐一样思考的人,遍地都是。试想一下,如果我们一直陷在过去的认知中,又怎能指望走出新的道路呢?

所以,我们需要像稻盛和夫那样,在面对新事物的时候,能保持空杯心态,虚心学习。即使自己曾经在这个领域有所建树,面对别人的建议,也要放空自己,从别人的看法中,发现不一样的东西,这样自己才能持续进步。

稻盛和夫:能混出名堂的人,一生有“3不问”,你却可能刚好相反 - 天天要闻

-02- 不问未来,活在当下

俗话说得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很多人整天想东想西,每走一步都患得患失,结果一辈子一事无成。

稻盛和夫认为,能混出名堂的人,不会瞻前顾后,不会被“不可预知的未来”难住,而是尽自己所能,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稻盛和夫是这么思考的,也是这么做的。在他创办京瓷公司后,他只制定年度计划,而不是5年计划、10年计划。他很清楚,5年后的事情,谁也说不准,如果在不可预知的未来上耗费精力,容易把自己折腾死。

稻盛和夫:能混出名堂的人,一生有“3不问”,你却可能刚好相反 - 天天要闻

这个时代变化太快了,科技日新月异,无论我们如何规划,终究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如果我们一出生,就定好未来几十年的人生方向,最后的结果,往往是疲于奔命之后,生出挫败感,进而对人生充满失望。

所以,我们不要去考虑太多的未来,不要问未来“前程几何”,只需要知道一个大概的方向,把时间精力用在努力奋斗上,确保把今天的事情做对,这才是正确的活法。

稻盛和夫:能混出名堂的人,一生有“3不问”,你却可能刚好相反 - 天天要闻

-03- 不问苦难,大步前行

古人曾说过:“胜者不骄傲,败者不气馁。”

可惜,更多的人是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绩,就沾沾自喜,洋洋得意,而一旦受点挫折或者失败,就垂头丧气。这样的人,遇事沉不住气,难堪大任,也不会有什么出息。

稻盛和夫认为,年轻人碰到好事不能骄傲,遇上苦难也不能消沉。真正能混出名堂的人,从不被苦难缠住脚步。

稻盛和夫:能混出名堂的人,一生有“3不问”,你却可能刚好相反 - 天天要闻

也许你认为自己正面临着迈不过去的坎,但放在人生漫漫长途里,这点小磨难,真的不算什么。唐僧西天取经,还有九九八十一难呢。

正所谓“将军赶路,不斩小鬼”,一个人真正想做大事的人,不会纠结于已经发生的苦难,而是大步前行,因为你的目标,在前方,而不是在脚下。

其实,稻盛和夫的智慧,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他的人生经历,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他的人生感悟,更像一座灯塔,为我们的照亮前行的路。

如果您正处在人生的低谷期,如果你曾经遭遇了失败和挫折,如果你对于人生的路还有想不明白的,不妨静下心来,读一读稻盛和夫的《心+干法+活法》这套书。

稻盛和夫:能混出名堂的人,一生有“3不问”,你却可能刚好相反 - 天天要闻

这本书针对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在人生路上面对的普遍问题,比如:找工作、升职加薪、富人思维、成功路径、为人处世、从苦难走向辉煌、塑造人格魅力,以及探讨人活着的意义等等方面,给出了深刻的解读,还有具体的应对之策。

如果您想要聆听“经营之圣”的谆谆教诲,不妨点击下方的横条。可以点击下方的横条,看看这套书。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