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月薪10000妻子6000,妻子每月给她父母4000:你父母退休金不低

2025年05月28日03:52:08 情感 1451

"你怎么每个月都要给你父母拿那么多钱?他们退休金又不低!"我瞪着妻子,把工资条往桌上一拍。

那是1998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我和秦晓婷坐在仓库改造的筒子楼里,蹲在煤气灶前煮着挂面。

窗外老杨树的影子拖得老长,搪瓷盆里漂着几根青菜,屋里闷热得像蒸笼,老式电风扇"吱呀吱呀"地摇着头,却只能吹出一股热风。

楼下卖冰棍的吆喝声钻进耳朵:"冰棍儿,两毛钱一根的冰棍儿!"那熟悉的声调在九十年代末的夏日里,成了城市里最鲜活的记忆。

这个月的工资刚发,我正打算和妻子商量添置一台小型双桶洗衣机,好让她不用再弯腰手洗衣服,没想到她先开口说要给父母寄四千元。

我叫马建国,是本市一家国企的技术员,七九年生人,这个年龄段的人刚好赶上了国家恢复高考,我有幸考上了大学。

九三年大学毕业后,凭着学校分配进了这家厂子,虽然那时已经有不少同学选择了下海经商或南下特区,但我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工人,总觉得"铁饭碗"才靠谱。

从流水线操作工一步步爬到技术科办公室,我现在的月薪一万出头,在同龄人中已经算不错了,好歹赶上了国企改革前的好日子。

妻子秦晓婷比我小两岁,在一家私营企业做会计,每月到手六千左右。

"油盐酱醋米,毕竟是要花钱的。"我妈当初就是这么支持我结婚的,"儿媳妇有工作,你们两个人的收入应该能过得不错。"

我们结婚三年,住在厂里分的三十多平米的筒子楼里,一室一厅,厨厕共用,卫生间在走廊尽头,几家人轮流打扫。

冬天上厕所要披着棉袄,拿着手电筒,一路小跑到走廊尽头,搓着冻得通红的手,听着马桶里的水"哗啦哗啦"地响,不得不承认,这就是我们这代人的青春记忆。

我月薪10000妻子6000,妻子每月给她父母4000:你父母退休金不低 - 天天要闻

平时省吃俭用,盼着有朝一日能买上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

但每到月底,妻子总要从她的工资里拿出大部分给她父母打过去。

虽然我知道晓婷跟父母感情深,但这个数目实在太大了,她一个月挣六千,给父母四千,留给自己才两千,这个比例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他们有退休金,但不多。"晓婷低着头,声音轻得像是在自言自语,手里不停地摇着蒲扇,额头上细细的汗珠在昏黄的灯光下闪着光。

"爸妈供我读完大学已经掏空了积蓄,现在生活也不容易。"

"你爸当了一辈子中学校长,你妈是医院护士长,怎么会不容易?我爸妈都是工人,每月退休金加起来才两千多,我也没见天天往家里送钱啊!"我嚼着从单位食堂打包回来的馒头,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怨气。

晓婷不说话了,只是默默地煮着面,锅里的水沸腾着,蒸汽模糊了她的脸。

"啪"的一声,煤气灶的火苗忽然窜高了,她赶紧调小火力,那动作熟练得仿佛做过千百遍。

我知道她心疼钱,从不舍得用电磁炉,说是费电,宁可在闷热的夏天对着煤气灶煮面条。

那天晚上,我们各睡一头,中间仿佛隔着一堵无形的墙。

床板"吱呀"作响,老式蚊香在床头缓缓燃烧,窗外电线杆上的喇叭里传来断断续续的广播声,预报明天又是高温天气。

我心里憋着一口气,觉得妻子不够为这个家考虑。

她倒好,一个月挣六千,四千给娘家,剩下两千贴补家用。

这样算下来,我们俩一共一万二的收入,到头来能存下的钱少得可怜,这房子怕是遥遥无期了。

第二天早上,我去厂里上班,骑着二八大杠,顶着已经开始燥热的阳光,穿过几条后街小巷。

路过厂门口的早点摊,煎饼果子的香味勾着我的馋虫,但想到家里的存款,还是忍住了,打算到单位食堂随便对付一口。

我月薪10000妻子6000,妻子每月给她父母4000:你父母退休金不低 - 天天要闻

路过门卫室时,老刘叫住了我:"建国啊,你丈母娘前天来过,找你媳妇聊了好半天,脸色不大好看。"

我心里一惊,丈母娘来了却没上楼?

"她们聊什么了?"我装作不经意地问。

老刘掏出烟盒,给我递了一根。

"不太清楚,就听见说什么检查、住院的事,我寻思着可能是家里有人病了。"

我手一抖,香烟掉在地上,赶紧捡起来,用衣角擦了擦,放回烟盒里。

"建国,你工资条上的加班费少了吧?"厂办主任刘大姐看着我的工资条皱了皱眉,"上个月你可是加了不少班。"

我摇摇头:"不用了,够花就行。"

直到中午吃饭时分,我才从同事口中得知,秦晓婷父亲生了重病,正在市医院住院,医药费已经花去不少。

这事她从来没跟我提过,我突然觉得心里有些发堵。

下班回家,我发现晓婷正在翻箱倒柜地整理东西,桌上堆着几个红色塑料储蓄罐,那是我们结婚时用来攒钱买房的。

"你在干什么?"我问,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找我的积蓄本,爸爸要做手术,妈妈怕医药费不够。"她的声音很平静,但我能听出里面的焦虑。

屋子里弥漫着一股霉味,这是老房子特有的气息,和着窗外飘进来的槐花香,形成了一种奇怪的混合味道。

我一把拉住她的手:"你怎么不早告诉我?"

晓婷抬起头,眼眶红红的:"你不是总说我把钱往娘家送吗?我怕你不高兴。"

她的手粗糙干燥,指尖上有几处因为手洗衣服而留下的伤痕。

那一刻,我仿佛被一盆冷水从头淋到脚。

我从未认真问过妻子为什么要给父母那么多钱,只顾着抱怨她偏心娘家。

"爸爸去年检查出肝硬化,一直在吃药控制。"晓婷坐在床边,缓缓道来,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床单上的一处补丁。

我月薪10000妻子6000,妻子每月给她父母4000:你父母退休金不低 - 天天要闻

"前段时间突然恶化,医生说需要手术。"她的声音很轻,仿佛怕惊扰了谁,"他们的退休金确实不低,但这两年物价上涨,加上医药费,日子并不宽裕。"

"我不想让你有负担,所以......"她没有说完,但我已经明白了一切。

我无言以对,只感到一阵羞愧涌上心头。

那天晚上,我陪晓婷去了医院,推着自行车走了近一个小时,因为打车太贵,而且晚高峰时段根本拦不到车。

医院的走廊里挤满了病人和家属,消毒水的气味刺鼻,墙上贴着各种健康宣传画,还有手写的出院公告。

病房里挤着四张床,中间只隔了一道褪色的布帘,各家的暖瓶和饭盒放在床头柜上,散发着各种混杂的味道。

丈人躺在靠窗的病床上,面色蜡黄,看到我们来,强打精神笑了笑,那笑容让我想起当年他来我们学校看望晓婷时的样子,总是一身整洁的中山装,笔挺的身姿,谁能想到现在竟瘦得只剩一把骨头。

丈母娘在一旁低声解释病情,我才知道,老人家每月的药费就要两千多,晓婷这几年一直在偷偷贴补。

"建国来了。"丈人的声音嘶哑,带着明显的疲惫,"晓婷,你看你爸这副样子,给你们添麻烦了。"

"爸,您别这么说。"晓婷赶紧握住父亲的手,那是一双布满老茧的手,一辈子握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无数知识的手。

我站在一旁,突然觉得自己很渺小。

回家路上,路过一家小饭馆,飘出阵阵烧饼的香味,我突然想起什么,拉着晓婷走了进去。

店里还是那副老样子,墙上的菜单已经褪色,几张方桌上铺着油渍斑斑的塑料桌布,一盏昏黄的灯泡照着整个店面。

"你还记得咱们第一次约会吗?就在这家店。"我指着墙上已经褪色的菜单。

我月薪10000妻子6000,妻子每月给她父母4000:你父母退休金不低 - 天天要闻

晓婷点点头,眼里有了一丝笑意:"那时候你请我吃了两块钱一份的烧饼夹肉,我们一人一份,又合点了一碗紫菜汤。"

她记得比我还清楚,连细节都没忘。

"那会儿我刚参加工作,手头紧,你从来没嫌弃过。"我握住她的手,"对不起,我太自私了。"

晓婷摇摇头:"我也有错,应该跟你坦白的。"

店老板认出了我们,笑呵呵地走过来:"哟,小两口又来了?好些年没见你们了吧?"

他还是那副样子,只是头发白了许多,腰也驼了点。

"老板,来两份烧饼夹肉,再来碗紫菜汤,和当年一样的。"我说。

"好嘞,马上就来!"老板转身去了厨房,不一会儿,熟悉的香味就飘了出来。

"晓婷,吃块烧饼垫垫肚子吧。"我把刚出炉的烧饼推到她面前,"你这些天瘦了不少。"

她却摇摇头:"太贵了,现在都五块一份了。"

我心疼地看着她,这些年,她过得比我想象的还要辛苦。

从那天起,我开始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

我向单位申请了加班,每个周末去附近的建材市场帮忙搬货,增加一些收入。

那时的建材市场刚刚兴起,到处都是装修新房的人,搬一天货能赚个五六十,虽然累得腰酸背痛,但想到能为家里多添一份收入,心里就踏实了许多。

晓婷的父亲手术很成功,但后续治疗费用仍然不小。

我们商量好,每个月我拿出三千,她拿出四千,一起寄给他们。

日子依然紧巴巴的,但心里却踏实了许多。

平时,我们吃的是大食堂的工作餐,五块钱管一顿,荤素搭配,虽然不算精致,但能填饱肚子。

周末,我们就去附近的早市买些新鲜蔬菜,自己在家做饭,一个星期的菜钱不过几十块。

有时候碰上邻居刘大妈从乡下回来,还能沾光分到几个新鲜鸡蛋或者刚摘的蔬菜。

我月薪10000妻子6000,妻子每月给她父母4000:你父母退休金不低 - 天天要闻

"建国媳妇,尝尝我带回来的咸鸭蛋,我家那老头子腌的,够味儿!"刘大妈总是这样热情,让我想起小时候院子里的邻居们,虽然条件艰苦,但人情味却浓厚。

有一天,我下班回家,发现晓婷正在整理一个旧鞋盒,那是个老式解放鞋的盒子,上面还贴着发黄的报纸。

"这是什么?"我好奇地问,顺手摸了摸盒子,满是岁月留下的痕迹。

"我爸的收藏。"她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沓发黄的信纸,还有几张褪色的照片,"这是我上大学时,他每个月给我写的信。"

"那时候没有手机,长途电话又贵,他就用这种方式和我交流。"她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张照片,上面是她高中毕业时的样子,穿着白衬衫蓝裙子,扎着马尾辫,眼睛亮亮的,充满对未来的期待。

我拿起一张信纸,上面工整的字迹写道:"晓婷,天气转凉,记得添衣。这个月我和你妈把计划买电视的钱省下来了,给你多寄了五十元,应该够你买几本参考书。不要担心钱的事,好好学习才是正事......"

字迹工整有力,透着一股知识分子特有的严谨,让我想起了自己大学时代收到父亲寄来的信,虽然字迹歪歪扭扭,但同样充满了父爱。

一封封信里,是父母省吃俭用供女儿读书的心酸,是对女儿未来的期许,是无言的爱与牺牲。

我读着读着,眼眶湿润了,想起自己当年上大学时,父母东拼西凑给我凑学费的情景。

"他们不只给了我生命,还给了我知识和未来。"晓婷轻声说,手指抚过那些泛黄的纸张,仿佛在抚摸父亲的脸庞,"我怎么能在他们需要我的时候袖手旁观?"

窗外,夏日的蝉鸣声此起彼伏,楼下有孩子在玩耍,欢笑声透过窗户飘进来,让这个简陋的小屋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那天晚上,我梦见了自己的父母。

我月薪10000妻子6000,妻子每月给她父母4000:你父母退休金不低 - 天天要闻

他们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同样含辛茹苦把我养大,省吃俭用供我读书,只为了让我过上比他们更好的生活。

第二天一早,我给家里打了电话,拨通了那个熟悉的号码,电话那头传来"嘟嘟"的忙音,好一会儿才接通。

"喂,建国啊?"母亲的声音里带着明显的惊喜,"你们小两口最近好吗?"

"挺好的,妈,我想请您和爸来城里住几天,好久没见您二老了。"

母亲在电话那头惊喜地说:"不用不用,我们挺好的,你们小两口省着点花钱,早点买上房子才是正事。"

电话那头传来收音机里的新闻广播声,还有院子里邻居们的聊天声,那是我从小长大的声音,充满了乡村的气息。

"妈,我和晓婷商量好了,以后每个月都给你们寄点钱,不多,一千块钱,您和爸出去旅游玩玩,去年不是说想去趟北京看看天安门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是母亲哽咽的声音:"建国,你长大了。"

"妈,这有啥,是我应该做的。"我的声音也有些哽咽,想起这些年对父母的亏欠,心里又是愧疚又是温暖。

挂了电话,我发现晓婷站在身后,眼睛里闪着泪光:"建国,谢谢你理解我。"

我拉着她坐下,看着她因为操劳而略显疲惫的脸庞,心疼不已:"我是该感谢你才对,是你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孝心和责任。"

晓婷笑了笑,那笑容让我想起了当年在校园里相遇时的她,阳光、单纯、充满活力。

慢慢地,我和晓婷调整了家庭支出。

我们开始记账,精打细算,该省则省,该花则花。

我买了个棕色的小账本,每天晚上都和晓婷一起记录当天的收入和支出,虽然琐碎,但却让我们对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我把烟戒了,那些年烟价不断上涨,一天一包烟,一个月下来也是不小的开支。

我月薪10000妻子6000,妻子每月给她父母4000:你父母退休金不低 - 天天要闻

晓婷不再买名牌化妆品,改用了国产的百雀羚和大宝,虽然包装朴素,但效果也不差。

我们一起去菜市场挑价格实惠的蔬菜,往往要等到傍晚收市前,菜贩子们为了不剩货,会把价格降到最低。

周末在家自己做饭而不是下馆子,晓婷学会了各种家常菜,我则负责洗菜切菜,虽然动作笨拙,但也乐在其中。

日子虽然拮据,但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每次去医院看望岳父,我都能感受到他眼中的感激和欣慰,那是一种无言的认可,比任何语言都要强烈。

单位里的同事们纷纷打趣我:"建国,你这是怎么了?以前周末都约着打牌,现在连个人影都看不到了。"

我只是笑笑:"人总要成熟的,家里有事要忙。"

他们不明白,在那个物欲开始膨胀的年代,我却找到了生活最朴素的真谛。

那年冬天,晓婷的父亲病情稳定下来,医生说可以出院回家休养了。

我们决定趁着元旦假期,邀请双方父母来我们家吃个团圆饭。

虽然家里条件有限,但团聚的喜悦足以冲淡一切。

提前一周,我们就开始准备,打扫房间,采购食材,甚至还从黑市上买了几斤难得的水果。

"建国,要不咱们去饭店吧?"晓婷有些担忧,"家里太挤了,厨房又小。"

我笑着摇摇头:"饭店太贵,而且没有家里热闹。两家人坐在一起,再挤也是亲切的。"

元旦前一天,我爸妈坐了三个小时的长途汽车从乡下赶来,一下车就往我们家跑,连午饭都没吃。

"妈,您看您,怎么连口水都没喝就急着往这赶?"我接过母亲背的布包,里面塞满了家乡的特产,腌咸菜、风干鸡、自家腌的酱萝卜,还有一小罐自己酿的米酒。

"这不是想早点看看你们嘛!"母亲笑着说,脸上的皱纹堆成了一朵花,"听说晓婷爸爸病了,好些了吗?"

我月薪10000妻子6000,妻子每月给她父母4000:你父母退休金不低 - 天天要闻

"好多了,明天就来我们家吃饭,你们可以好好聊聊。"

父亲拍了拍我的肩膀,递给我一个信封:"建国,这是我和你妈的一点心意,给晓婷爸爸买点补品。"

我打开一看,里面是两千块钱,对他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心里顿时一热:"爸,这使不得,您和妈的退休金本来就不多。"

父亲摆摆手:"你妈为这事可操心了,说晓婷爸爸是当校长的,供晓婷上了大学,现在病了,咱家也该表示表示。"

我眼眶湿润了,这就是我的父母,纯朴、善良,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对人情世故的理解却胜过许多读书人。

第二天一早,晓婷的父母也来了,岳父虽然还有些虚弱,但精神明显好了许多。

厨房里,我和晓婷忙碌着准备饭菜,油烟味和饭香混在一起,弥漫在整个屋子里。

她突然说:"建国,其实我一直有个心愿。"

"什么心愿?"我停下手中的活,看着她认真的表情。

"我想开一个小小的会计事务所,帮助那些小商贩和个体户整理账目。"她的声音里带着期待和不确定,"不求赚大钱,但能够自主一些,时间也灵活,可以多照顾父母。"

我知道,在那个年代,下海经商已经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但对于我们这样的工薪家庭来说,创业仍然是一个充满风险的决定。

我放下手中的菜刀,认真地看着她:"那就去做吧,我支持你。"

晓婷眼睛亮了起来,像是点亮了一盏灯:"真的吗?但前期投入可能会很大,我们买房的计划可能要推迟......"

"房子可以慢慢来,但梦想和亲情都经不起等待。"我笑着说,抹去她额头上的汗珠,"我相信你的能力。"

"建国,你真的变了很多。"晓婷靠在我肩上,声音里满是感动,"记得咱们刚结婚那会儿,你总说要买房子买车,现在却愿意为了我的梦想推迟这些计划。"

我月薪10000妻子6000,妻子每月给她父母4000:你父母退休金不低 - 天天要闻

我笑了笑:"人总是会成长的,你教会了我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那顿团圆饭,是我们结婚以来最热闹的一次。

两家父母围坐在一起,虽然饭菜简单,但气氛却无比温馨。

我爸拿出带来的自酿米酒,给岳父倒了一杯:"老秦,尝尝我们那的米酒,不伤身的,还能补血。"

岳父笑着接过:"老马,你太客气了,我这病没什么大不了的,多亏建国和晓婷照顾。"

两位老人相谈甚欢,我父亲甚至主动提出要帮晓婷父亲熬中药,因为他退休前在厂里当过医务室的护工,懂一些药理知识。

"老秦啊,药材要用砂锅慢火熬,铝锅不行,容易坏了药性。"父亲认真地说,那样子让我想起了小时候他教我写字的情景。

饭后,两位老人坐在一起下象棋,虽然我父亲水平有限,经常被岳父将军,但玩得不亦乐乎。

我们四个年轻人在厨房收拾碗筷,一边闲聊着各自的工作和生活。

晓婷的母亲悄悄拉着我的手说:"建国,谢谢你这段时间对我们的照顾。"

我有些不好意思:"阿姨,这是我应该做的。"

"不,你做得很好。"她看着厨房里忙碌的女儿,眼中满是欣慰,"晓婷嫁给你,我们放心。"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家庭。

不是钱财的多少,不是房子的大小,而是在困难面前彼此扶持,在幸福时刻共同分享的温暖。

两年后,晓婷的小事务所步入正轨,每月收入稳定在一万五左右。

她租了个小门面,挂上了"秦氏会计事务所"的牌子,虽然简陋,但却是她梦想的起点。

那些年,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很多老板不懂账目,晓婷的生意也就越来越好了。

她经常加班到深夜,但脸上总是带着满足的笑容,因为她知道,她不仅在实现自己的价值,也在为整个家庭创造更好的未来。

我月薪10000妻子6000,妻子每月给她父母4000:你父母退休金不低 - 天天要闻

我在厂里也升了职,负责一个小部门,手下带着十几个年轻人,既有老一辈的传帮带,又有新一代的创新思维,工作顺风顺水。

我们终于攒够了首付,在郊区买了一套小三居,虽然离市中心远了点,但环境好,而且离双方父母都不远。

搬家那天,四位老人都来帮忙,看着他们在新家里忙前忙后,我的心里满是感动。

父亲小心地把我们的结婚照摆在新客厅的电视柜上,母亲则在厨房里煮着面条,说是搬新家第一顿要吃长面,图个吉利。

岳父坐在阳台上,看着远处的绿树,脸上是久违的轻松,岳母则忙着整理床铺,把新被套抚平抚好。

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我举起杯子,看着晓婷说:"谢谢你教会我什么是责任和孝心。"

晓婷笑了:"谢谢你的理解和成长。"

父亲举起酒杯:"孩子们,日子就是这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才是真正的夫妻。"

岳父也举杯:"建国,晓婷,你们走过了最艰难的时候,往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那天晚上,送走了父母,我和晓婷坐在新家的阳台上,看着远处的星星,一切都那么安详宁静。

当初那场关于"月薪"的争执,已经变成了我们生命中的一段珍贵回忆,它让我们彼此更加理解,也让我们的婚姻更加坚固。

人这一生,会经历很多考验。

金钱、地位、名声,都是外在的东西,唯有亲情和爱,才是支撑我们一路前行的力量。

那场关于"月薪"的争执,不是我们婚姻的终点,而是我们共同成长的起点。

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我们确实太年轻。

年轻人总是容易被眼前的得失迷惑,却忽略了生命中最重要的财富。

我月薪10000妻子6000,妻子每月给她父母4000:你父母退休金不低 - 天天要闻

如今,我和晓婷已经携手二十多年,孩子也上了大学。

我们依然保持着每月给父母固定的生活费,虽然他们常说不需要,但这已经成为我们表达爱的方式。

院子里的老榆树依然高大,春风吹过,绿叶沙沙作响,如同时光在诉说那些过往的故事。

生活依然平凡,我和晓婷依然为柴米油盐奔波,但心中的爱和责任却从未改变。

人生如同长路,总有坎坷,总有迷茫。

但只要心中有爱,脚下有路,手中有责任,我们就能穿越风雨,抵达阳光的彼岸。

每当夜深人静,我常常想起那个挂面沸腾的夏夜,想起那句"你父母退休金不低"的无知指责。

正是那些争吵与和解,那些误解与理解,塑造了今天的我们。

生活不只是柴米油盐,更是责任与担当;爱情不只是轰轰烈烈,更是细水长流。

这大概就是我和晓婷的平凡故事想要传达的简单道理吧。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们买房,我爸妈出了30万,老公却背着我给公婆买养老保险 - 天天要闻

我们买房,我爸妈出了30万,老公却背着我给公婆买养老保险

房间里的秘密那张养老保险单藏在衣柜最里层,我本不会发现。是春节大扫除时,才从老公那叠整齐的衬衫下面滑落出来。六万元,受益人是我公婆。保单日期显示,正是我爸妈出了三十万给我们付首付的那个月。一时间,我手脚冰凉,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
真爱不是刹那焰火,是时光长河里永不熄灭的双生星! - 天天要闻

真爱不是刹那焰火,是时光长河里永不熄灭的双生星!

俩人面对面坐着的时候,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咖啡杯的热气还没散呢,窗外的树影子都在桌上挪了好几个地儿。唠起嗑来没完没了,东一句西一句跟流水似的,根本不用刻意找话题——直到墙上的钟当啷响起来,才猛地反应过来,原来好几个小时就这么笑嘻嘻地过去了
口才、框架和高情商三要素 的精髓分享 - 天天要闻

口才、框架和高情商三要素 的精髓分享

通过3天学习口才、框架和高情商三要素 的精髓,深刻理解口才仅是舌灿莲花的伶俐,殊不知它实为高情商在言语中的显影。总结3点:真正的好口才,远不止滔滔不绝的辞令,它懂得何时该说、何时该缄默,懂得在恰当处掷入一句幽默或一句抚慰,懂得在敏感话题前绕
一个人在乎你,是很明显的,根本藏不住 - 天天要闻

一个人在乎你,是很明显的,根本藏不住

感情的世界里,爱是藏不住的。一个人若是真的在乎你,总是有迹可循的。从你们相处的每一个细微瞬间,都能够让你感受到在乎的炽热。在乎你的人,会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心意,让你感受到自己的真诚。你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他的心弦,这份在乎是可以真真切切的感
老公出轨后回归,我却被困在怀疑的茧里! - 天天要闻

老公出轨后回归,我却被困在怀疑的茧里!

对老公的怀疑像无形的茧,将我层层包裹,时常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每一次对话,每一个未接来电,都在我心底掀起狂风暴雨,困在"相信或追问"的死循环里,寸步难行。今天早上,上班前给老公打电话,他没接,打视频没接,心里猜想是没起床,还是睡在了别人的家里
正式谈了9轮,终于全面谈成 - 天天要闻

正式谈了9轮,终于全面谈成

5月20日,中国—东盟经贸部长特别会议以线上方式举行,双方经贸部长共同宣布全面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并将推动今年年底前正式签署升级议定书。这意味着,中国—东盟自贸区自2010年建立以来,....
女子好心收留闺蜜,怎料引狼入室…… - 天天要闻

女子好心收留闺蜜,怎料引狼入室……

近日家住云南腾冲的刘女士让朋友暂住家中不料“引狼入室”家中金项链“不翼而飞”5月18日腾冲市公安局腾越派出所接到刘女士的报警电话家中一条价值3800元的金项链被盗接警后民警迅速赶至现场刘女士告诉民警这条金项链放在衣柜里的外套口袋中然而近日却发现项链莫名失踪民警通过侦查很快锁定了嫌疑人为芒棒镇的陈某5月20日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