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68年的,退休工资5000,坚持过极简生活,每年都能存下100000元

2024年12月31日06:02:04 情感 1311

退休这天,儿子那句"爸,你退休金才5000,这日子可咋过啊",让我心里一阵难受。

站在厂门口,看着那块褪了色的老厂牌,三十年的光阴恍如昨日。

我叫罗志强,1968年生在沈阳东塔街一个工人家庭,那会儿正赶上困难时期。

家里光靠我爹一个人的工资养活五口人,每个月还要还房子的公积金。

记得上小学时,我穿的都是表哥的旧衣服,裤子膝盖总打补丁。妈妈一边缝补一边说:"补丁就是咱家的传家宝,看谁家的补丁比咱家的好看。"

那时候冬天特别冷,屋里的水都能结冰,我们哥仨挤在一张炕上都能冻得直哆嗦。

妈妈晚上就把我们的棉袄挨个翻出来,把棉花重新捯饬一遍。一边做一边念叨:"棉花打得松软,穿着才暖和,你们仨可得给我好好念书。"

从小我就懂得省钱,每次过年姥姥给的压岁钱,我都偷偷存进了自己攒了好几年的铁皮储蓄罐,里头装的都是一毛两毛的票子。

1990年,我考进了国营机械厂当钳工,成了厂里最年轻的技术工人。

头一天上班,师傅张明德递给我一把破旧的钳子:"小罗啊,这可是咱们厂的宝贝疙瘩,用了十几年了,比新的还好使,以后就是你的传家宝了。"

我记得那会儿每天早上四点多就得起床,吃上一碗妈妈煮的白面馒头

骑着二八大杠去上班,路上黑咕隆咚的,就听见自行车链子咯吱咯吱响,还有此起彼伏的自行车铃声。

没多久,厂里分了一间十几平米的平房,在筒子楼最里头,爬到五楼都能把人累死。

冬天北风灌得呜呜响,夏天下雨楼顶漏水,可这就是我的小窝。

楼道里飘着各家的烟火味,有人煮白菜,有人炒土豆丝,夏天的傍晚,大伙儿都搬着小板凳坐在院子里唠嗑,比蜜罐子还甜。

我68年的,退休工资5000,坚持过极简生活,每年都能存下100000元 - 天天要闻

1992年,经老乡介绍认识了纺织厂的王巧云,我俩都是厂里的先进工作者。

头回见面,她穿着件褪了色的碎花布衣裳,扎着两条小辫子,笑起来特别实在,一看就是能过日子的人。

结婚那会儿,就摆了几桌酒,请了些亲戚朋友,连喜糖都是自己包的。

新婚夜,巧云掏出自己的存折,里头有两千多块钱:"这是我这些年一分一分存的,咱们一起攒钱,给将来的孩子当学费。"

日子过得清贫但踏实,每天看着楼下人来人往,听着收音机里的评书,就觉得特别知足。

巧云干起活来特别麻利,常常下了夜班还要去菜市场,说末市的菜便宜,能省下不少钱。

她总说:"咱们工人,就得好好过日子,一分钱掰两半花。"

那时候,楼道里经常飘着她煮的鱼汤味,隔壁李婶都夸她会过日子。

可苦日子还在后头,90年代末,工厂改制,不少老工友都下岗了。

张明德改行开出租车,隔壁老李家开了个小卖部,厂里的食堂都关门了。

他们劝我:"志强啊,你手艺好,自己干准能挣大钱,这厂里有啥出息。"

我想了好些天,还是选择留在厂里,觉得有个稳定工作踏实,起码每月工资准时发。

那段日子特别难熬,有天夜里,巧云发起高烧,我吓得不行。

她硬是不让去医院:"感冒而已,吃点退烧药就成,咱们得省着点用。"

后来我才知道,她是怕花钱,那会儿儿子刚上幼儿园,光学费就够呛。

日子一天天熬过去,儿子慢慢长大,学习特别争气,从小就是班里的尖子生。

我68年的,退休工资5000,坚持过极简生活,每年都能存下100000元 - 天天要闻

2013年考上了北京重点大学,全厂都替我高兴,可高兴过后,我和巧云都犯了愁。

光学费一年就要好几万,这可把我们愁坏了。

巧云主动去超市当促销员,我也开始接些修理家电的活,就想着多挣点钱补贴家用。

有天半夜,我醒来发现巧云在缝补衣服,问她咋还不睡,她说:"明天还要站柜台,趁现在多做点。"

我看见她的腿肿得老高,心疼得直叹气,她却笑着说:"咱儿子这么有出息,再累也值得,你看厂里谁家孩子考上北京的大学了。"

最难熬的是儿子上大三那年,巧云查出了胃病,医生说是长期劳累加上饮食不规律造成的。

我劝她别干了,她却说:"再撑两年,等儿子毕业就成,咱们还年轻,扛得住。"

每天下班,她就带着保温瓶喝稀饭,说这样省钱又养胃,我心疼得不行。

2015年,儿子毕业留在北京工作,在一家大公司当工程师。

看着同事们退休后周游世界,张明德打趣我:"你说你这么抠门干啥?儿子都在北京混出名堂了,也该享享福了。"

可我还是过着极简生活,每天骑着二八大杠去公园锻炼,赶上去超市买特价菜。

衣服能穿就不换,手机用的还是儿子淘汰的。就这样,一年能存下10万块钱。

巧云还偷偷去干钟点工,被我发现后,她红着眼圈说:"咱儿子在北京,房价那么贵,得多攒点钱帮他,要不然他得还多少年房贷啊。"

去年夏天,儿子在北京相中了一套小房子,打电话支支吾吾地说首付差点。

我二话没说,把存折里的钱都给他转过去了,这些年的积蓄总算派上用场。

看着儿子在大城市有了安身之处,我俩美得晚上睡不着觉,躺在床上合计着怎么帮他装修。

我68年的,退休工资5000,坚持过极简生活,每年都能存下100000元 - 天天要闻

前几天,儿子来电话:"爸,我听同事说,你们退休后还在省吃俭用,我工资也不少了,你们干啥还这么辛苦?"

我笑着说:"傻小子,爸妈这辈子最大的福气,就是看着你过得好。"

"再说了,我跟你妈都习惯了这日子,花钱大手大脚反而不自在,你妈都说了,省下钱给你将来买车。"

放下电话,我和巧云坐在小阳台上,看着楼下的老梧桐,树叶在风中沙沙作响。

想起儿子上小学那会儿,我们就在这树下照过全家福,那时候照片都是黑白的。

现在照片虽然发黄了,却越看越暖心,树下的长椅还在,当年儿子写作业,巧云纳鞋底,都在这儿。

昨天晚上,儿子告诉我们,他要当爸爸了,巧云高兴得直抹眼泪。

连声说明年开春就去北京帮带孩子,还要给儿媳妇补补身子。

我拉着她的手,想起这些年的点点滴滴:她起早贪黑给人发传单,大冬天站在超市门口做促销。

下班偷偷去干钟点工,生病了也不舍得去大医院,就是为了给儿子攒钱。

有人说我们太死板,太抠门,可我觉得,这平凡的日子里,处处都是幸福。

每一分省下的钱,都变成了儿子脸上的笑容,这日子,过得值!

夜深了,楼下的老梧桐沙沙作响,跟三十年前一样。

这么多年,我和巧云的头发白了,腰也弯了,但我们的心里比任何时候都踏实。

听说要当爷爷奶奶了,我俩合计着把屋里重新收拾一遍,等放暑假接儿子他们回来住几天。

巧云说:"咱得给儿媳妇炖鸡汤,给小孙子织毛衣,趁现在多准备点......"

她絮絮叨叨的声音里,满是对新生活的期待,我知道,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我68年的,退休工资5000,坚持过极简生活,每年都能存下100000元 - 天天要闻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