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要好的妯娌突然闹掰了,大嫂:她有话当面不说,转头跟人抱怨

2024年11月26日01:02:04 情感 1467

求助人璐璐一脸愁容,和调解员诉说着心里的苦闷。

她告诉调解员,以前和大嫂关系很好,走得近。

可是,这两年来大嫂对她的态度很不友好,爱找她的麻烦,两人经常吵架,半年吵个五六次。

看她各种不顺眼。

她都不知道大嫂怎么想的,也不知道为什么发展成这样?

原本要好的妯娌突然闹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的太脆弱了。

尤其是今年,他们的关系更差了,可以说是到了冰点。


原本要好的妯娌突然闹掰了,大嫂:她有话当面不说,转头跟人抱怨 - 天天要闻

现在,在外头碰面了,她们都当成不认识,低着头走过去,不打一声招呼。

她丈夫不在家,很多事需要自己解决,自个身体也不太好,加上大嫂时不时找茬,心里特别的累。

有时候,她感觉整个人像是要撑不住了,随时可能会倒下。

调解员问璐璐,丈夫上班不在家,可家里有了矛盾,他也可以站出来,找个时间双方好好聊一聊的。

璐璐眼眶都红了,眼泪打转,就她和大嫂有了矛盾,丈夫和他哥哥没有任何纷争。

丈夫说了,他只有哥哥一个兄弟,这件事不好插手,万一处理不好,他和哥哥也闹翻了,得不偿失。

丈夫看重亲情,不想和他哥哥起争执。

调解员不懂,丈夫站出来,不是跟他哥哥吵架,而是去协调,怎么可能轻易和他哥闹翻?

璐璐哽咽着摇头,不行的,丈夫的哥哥脾气不好,说话声音大,不愿意听旁人的话,只想着旁人听他的。


原本要好的妯娌突然闹掰了,大嫂:她有话当面不说,转头跟人抱怨 - 天天要闻

丈夫找他哥商量,他哥一定会认为丈夫在挑战自己的权威,不尊重他哥。

按照丈夫的说法,他哥从小到大都是一副强势霸道的模样,血脉压制下,丈夫被他哥碾压得死死的。

小时候,丈夫是他哥的小跟班,大了也改变不了多少。

丈夫性子软,在他哥面前跟小绵羊一样,他哥一个凶眼神,丈夫头缩到脖子里,条件反射屈服于他哥的威严。

他哥要真是责骂丈夫了,丈夫会被吓坏,紧张得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哆哆嗦嗦。

所以,这个事,她不想牵扯别的人,就她和大嫂把话说开就好了,省得事情复杂化。

随后,璐璐带着调解员去见大嫂晓丽。

璐璐说,前几天,大嫂和她再次吵了一架。

晓丽承认,几天前,她们确实因为一件小事闹不愉快。

换在以前,她们不会因为这种小事闹矛盾,可眼下两人关系不好,一有点风吹草动都能闹起来。

她其实也不想这样。


原本要好的妯娌突然闹掰了,大嫂:她有话当面不说,转头跟人抱怨 - 天天要闻

调解员再问,什幺小事?

晓丽开口,就一个毛刷引发的矛盾。

调解员难以置信。

璐璐解释,他们家盖房子,修阳台需要毛刷。

她没在家,工人们没有打电话问她,直接过去拿大嫂家的毛刷了。

大嫂心里不高兴,说了工人们几句。

她从外头回家,工人们就把这个事和她说了,强调毛刷是大嫂家的,用完得还回去。

她心里突然有点生气,明明知道她和大嫂关系紧张,他们为什么拿大嫂家的毛刷?

接着,她和工人们说,家里有毛刷,问她就行了。

谁也不要用谁家的东西,赶紧还回去。

大嫂又说,她没有生气,就用平常的语气说几句,要求他们用完物归原主就行了。

弟媳可能误会她的意思,认为她不想让弟媳用家里的东西,两人为此吵起来了。

璐璐表示,毛刷只是一个导火索,大嫂双标。

大嫂以前一声不吭拿她家里的东西去用,她没说大嫂一句不是。

等到她这边拿点东西了,大嫂就开始不乐意了。

再说了,又不是她亲自拿的。

她认为,这很不公平,心里就会非常生气。

大嫂这人做事很随意,之前经常来她家里拿东西过去用,也不知会一声。

尽管大嫂拿的都是小东西,可次数多了总归不好,还是得说一声的,让大家心里有个数。

不点清楚,东西容易丢,又或者容易被其他人顺走,进而引起误会。

这种行为,旁人有机会钻空子,拿走家里的东西,却让大嫂背黑锅。

就比如,大嫂突然拿走了铁铲,她要用的时候,里里外外找了一遍找不到。

结果,在大嫂家院子里找到了,这种感觉说不上来的不好受。

还有,家里的麻绳,大嫂也会拿走。

有些东西,大嫂拿走了,就一直没有还回来,心里更是不舒坦了。

类似的事,发生很多次了。

考虑到双方的关系,怕影响感情,她以前没有和大嫂明说。

然后,越想越不甘心,也就吵起来了。

大嫂解释说,她也没有亲自去拿弟媳家的东西,是工人们过去拿,两家人是挨着的,房子是同一个时间盖的,一个领头工人负责。

弟媳家也没少用他们家的东西,大家混着用,工人们不管那么多,有东西直接就用了。


原本要好的妯娌突然闹掰了,大嫂:她有话当面不说,转头跟人抱怨 - 天天要闻

算起来,也是扯平了,没有说哪一个占便宜,或者吃亏,是弟媳太敏感了。

她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都是一些小东西,不值得争吵。

弟媳反应激烈,她倒是有点不理解了。

她丈夫和小叔子之间,并没有任何矛盾,她也没有仇视弟媳。

这一起建房子,用同一家施工队,还是丈夫帮忙安排的。

小叔子同意了。

璐璐说,他们家建房子,各种需要的工具,都配备齐全了,压根不需要跟去大嫂家拿,也就工人们贪图方便,自个做主用了一两次大嫂家的工具。

反倒是大嫂家的工具不够齐全,缺这缺那,得借用他们家的东西。

所谓的混用,是有利于大嫂家,她当然说得好听了。

如果不混用,大嫂家得重新去添置购买工具,而他们家完全不需要。

尤其是开始建房那会,大嫂家缺的东西更多,工人们问啥,啥没有,得找他们家去用。

后来,她和大嫂关系越来越差,大嫂不好意思用了,才掏钱去买工具,慢慢添置起来了。

就比如那个梯子,以前大嫂家根本没买,用的都是他们家的。

这会子,大嫂家买了梯子,也就不用他们家的了。

调解员点头,原来是这样,一开始就处于不平衡的状态。

大嫂却说,有事情,她不太清楚,反正他们家现在是不缺工具了,两家混着用,也不存在谁吃亏了。

为了这个事心里不舒坦,她认为没必要,她以为弟媳和她的想法是一样的。

一家子亲兄弟,都是自己人,不用计较那么多。

要是知道弟媳心里不舒服,她自然会注意一些,和弟媳说说。

妯娌二人对事情的看法不一致,说法也不一致,调解员纳闷了。


原本要好的妯娌突然闹掰了,大嫂:她有话当面不说,转头跟人抱怨 - 天天要闻

他劝璐璐想开一些,一些小事,就不要过多去较真了。

没有必要为了一点小事给自己添堵,心胸放宽一些。

同时,调解员也劝晓丽,她得多注意分寸,每个人性格不一样,处事风格不一样,她不在乎小细节,不代表别人也不在乎小细节。

既然对方希望用东西前打声招呼,她就和人家说一声,不过是几句话的事,多简单啊!

晓丽点头表示同意。

这时,边上的璐璐突然哭了起来,她不知道哪里对不住大嫂,大嫂对她的态度突然变得那么差?

年初那会,大嫂家用他们家的砖头,她没说一句,不去和大嫂计较。

大嫂喊她过去问,买砖头花多钱,给她补上那些钱!

她拒绝了,并没有拿大嫂的钱。

用了就用了,大家都是一家人。

本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然后,她去大嫂家借用洗手间洗澡,大嫂脸色很是奇怪,接着和她吵了起来。

她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她做了一些猜测,是不是大嫂和大伯哥闹了矛盾,大嫂有气没处发泄,就拿她当出气筒了。

后来,婆婆和她们两个说,所有的根源,吵架没完没了,还是那些砖头引起的。

她更是搞不懂了,大嫂也没解释,婆婆也没再插手了。

晓丽解释说,丈夫没在家,有些事,她不知道,以为那些砖头是他们家的。


原本要好的妯娌突然闹掰了,大嫂:她有话当面不说,转头跟人抱怨 - 天天要闻

工人们和她说,先把砖头挪开一些。

他们就动手挪了。

弟媳在边上看着,全程没有说一句话,她也就认定是他们家的砖头了。

想着,如果是弟媳和小叔子的,弟媳不会看着他们动手挪。

等到他们家用了,接到婆婆的电话,她才知道那些砖头是弟媳掏钱买过来的。

她担心弟媳和小叔子为此吵架,主动去找弟媳,跟弟媳说买那些砖头花多少钱,她就给多少钱。

弟媳说不要了,她也就没坚持给钱了。

她承认,她确实因为砖头的事生气,弟媳给了她东西,她心里感激。

可是,弟媳她不够干脆啊,有些事,可以直接说出来,弟媳憋在心里不说。

弟媳有话当面不说,转头又跟其他人抱怨去了。

她最讨厌这种,有啥话,不能好好说清楚,非得搞拐弯抹角那一套,说话也言不由衷。

嘴上说没事,给了不要钱,心里却和她计较这个事。

她宁愿弟媳收她的钱,也不想受这种不明不白的气。

砖头的事,弟媳在小叔子面前抱怨,在婆婆面前抱怨。

弟媳就是将简单的事复杂化。

调解员给婆婆打电话,婆婆表示,这件事本就是小事,可她们妯娌两个性格不一样,在乎的点不一样,一个喜欢直来直去,一个喜欢藏着心事,可不就出问题了。

她和小儿子挺为难的。


原本要好的妯娌突然闹掰了,大嫂:她有话当面不说,转头跟人抱怨 - 天天要闻

不过,只要她们愿意说开,放下过去,一定可以和好。

毕竟,她们没有大的矛盾,都是一些小事。

璐璐表示,她没有和大嫂当面说清楚,确实也有不对。

回了家,她把这个事说给丈夫听了。

调解员建议璐璐,有些事得第一时间去解决,不能拖延,也不要指望别人替她去解决。

就砖头这个事,她直接过去和大嫂说就可以了,不需要通过丈夫去协调。

她嘴上不计较,实际上心里真的在计较,这种割裂,她自己不舒服,对方也不舒服,还不如想什么,就直接说什么。

璐璐点头赞同。

这时,大嫂主动过去拉住弟媳的手,她们一起放下这些不好的事,不要再想了。

她是个实在人,性格大大咧咧,有啥说啥,不会憋在心里。

要是有什么说错的地方,弟媳不需要放在心上。

由于她想得不细致,有些事没有做得周到,这是她的问题。


原本要好的妯娌突然闹掰了,大嫂:她有话当面不说,转头跟人抱怨 - 天天要闻

弟媳这边对她有什么看法,其实可以当面讲出来,她不会生气的,不需要通过小叔子传话,或者婆婆来当中间人。

一传话,反倒是让她们心里都觉得别扭,很多事,别人传话,不如她们敞开来说效果好,甚至适得其反,引发新的矛盾。

璐璐连连点头,她也承认了自身的缺点,不够坦率,也害怕正面冲突。


原本要好的妯娌突然闹掰了,大嫂:她有话当面不说,转头跟人抱怨 - 天天要闻

这和她的成长环境有关,单亲家庭孩子,没人教她,没人管她,不知道人情世故,不懂为人处世之道。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 天天要闻

我对朋友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感受:看到身边朋友在消费时斤斤计较,买瓶水都要货比三家,心里就忍不住泛起一丝不屑,觉得他们太“小家子气”,而自己似乎在消费上要更豁达、更有格局?但你有没有想过,这种对他人吝啬消费观的鄙视,背后可能藏着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呢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 天天要闻

前男友去世,姑娘替其照顾家人、还债60万元:我不能让他背负着失信的骂名离开

4月11日湖南衡阳县金兰镇金家村曾家组来了一位时髦的90后美女沿途不断有乡亲与她打招呼只见她熟门熟路地走进曾祥再老人的家送上牛奶等礼品,并掏出300元钱然后陪老人聊天拉家常,其乐融融……▲王婷与曾志的伯父。这位90后美女名叫王婷,是曾祥再老人已故侄儿曾志的前女友,因他儿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无法自理,王婷每年都...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 天天要闻

人老了,走不动了,有三件事最好守口如瓶,这才是真聪明

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当我们步入一定的年纪,就会被过往的记忆所包围,如同海浪不断拍打着心灵的岸礁。这便是我们逐渐变得柔软和宽和的奥秘所在。正如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所言:“岁月的流转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肩负起越来越沉重的记忆重担。”这种记忆,尤其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 天天要闻

55岁大妈丧偶后频繁相亲,并开出4个条件,大叔直呼:无法满足

阅读此文之前,请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每天给您带来不一样的故事,感谢您的支持,这厢有礼了~01我姑妈也是丧偶后开始相亲,要求男方有房有车无贷款,还得会跳广场舞,结果遇到一个大爷说房子车子都有,就是跳广场舞会踩脚,最后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 天天要闻

想用爱感化“治愈”NPD?别多想了!这是上帝才能完成的任务

面对NPD的各种精神打压和情感虐待,有些朋友“心胸宽广、内心强大”,认为自己可以“包容”。另外,还有圣母拯救者心态,总认为她的本质是好的,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爱能治愈一切”等,希望自己能用爱感化、疗愈NPD。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NPD是一种人格障碍,她们的大脑部分结构异于常人(请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