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刚刚举办完婚礼,甚觉恍惚。用一年的时间来决定下半程的人生要陪伴在一个人的身边,想想有时候觉得不是很理智,但是人生或许也不需要多少理智,人也无法百分之百地做出理性的决定。
这次读到这本《醒来觉得甚是爱你》让我不禁产生了一种向往的情感。书中收录了中国著名诗人、翻译家朱生豪的部分情书。说起情书这两个字,真的是一种非常久远的东西。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这种像是“海洋上的漂浮物”的东西好像也慢慢消失在了时间长河中。
在婚后的生活中,我发现爱情真的会改变一个人,在人前颇为独立的人也会在恋爱过程中逐渐开始依赖对方。就像朱生在情书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同于寻常的矫情、孩子气,那只是对他的挚爱宋清如的。
“我愿放弃一切,以思念你终此一生。”
“我期待与你打架斗殴,也期盼抱抱你。”
“不必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一定很可爱。并且,倘若你老了十岁,我自然也一样年纪大了十岁,全球也年纪大了十岁,造物主也年纪大了十岁,一切都是一样。”
“我一天一天搞清楚你的普普通通,另外却一天一天愈更真切地爱着你。你如照镜,你肯定不会看得清你特别好的所属,但你如走入我的心里来的时候,你一定能了解自身是如何好法。”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这样一份爱情是怎样的可贵,在还只有车马的时代,静静等待对方的回信;在信中向对方述说自己的思念,在等待时的煎熬,在生气时对对方的讨厌,还有无论如何都不会在心中抹去的爱。
在生活中,总是会看到对方各种各样的缺点,不同于老一辈的缝缝补补,新生代的人们总是想要换新,以为这就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实则不然,每个人都是普普通通,每个人在闪光的背后都有黑暗,只不过当我们爱上对方的时候,选择性的眼盲了。
有时候我看着自己的结婚照,我会想,在几十年甚至几年之后,我们对彼此还会有这样的爱恋吗?我们或许从来没有变过,只不过我们的眼睛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慢慢打开了,慢慢开始看到对方的缺点之后,我们还会如此相爱吗?
读朱生的情书我知道了,爱不仅需要行动,也需要表达。或许你看到了他的缺点,想要和他打一架,但是也不要忘记告诉他,你依然爱他。爱是理性的,也是感性的,请理性地控制自己,也请将感性的一面给他看。
读着这本书让我想起了木心的那首《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慢下来已经成为了奢望,但是爱情不是快餐,而是一碗汤,你需要细细为它调味,慢慢将它熬煮。慢下来,等待,它才会开出最美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