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更能增加人们的幸福感。
一段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建立自身的安全感和价值感,从而增加一个人的幸福感。
想要快速且长久地建立一段人际关系,并不是一件易事,这三个心理学知识,你一定要知道。
01
变色龙效应——
让你快速拉近和对方的距离
1999年,美国心理学家坦亚·沙特朗和约翰巴夫做了一项有趣的实验。
他招募了78名志愿者参与实验。内容很简单,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每一位志愿者都要单独和实验人员“交朋友”。
第一轮实验,要求两个人面对面坐着看杂志,无语言交流。
实验人员这时需要“疯狂”地摸脸、抖腿,做出一些小动作。
不出意外,绝大多数的志愿者会无意识地跟随实验人员,重复这些小动作。
第二轮实验,需要志愿者和实验人员一对一进行交流。
在交流的15分钟内,有一半的实验人员需要去完成任务:他们要刻意去模仿志愿者说话的语气、神态和动作。
实验结束后,他们会发给志愿者一张问卷调查,考察他们对对方的喜欢程度。
神奇的是,那些刻意模仿对方动作的实验人员,获得的喜爱分数均分为6.7分,而未刻意模仿的实验人员得分均分仅有5.9分。
这就是著名的“变色龙效应”:是指当人们与人交流时,会无意识地去模仿对方。
而这种模仿,会增加对方对自己的好感。
在交流时,捕捉到对方身上和自己的微妙联系,就会增强彼此互动的流畅性,找到一种自我认同感。
比如,当两个人会说同样一句口头禅、有一样的动作习惯时,就会认为彼此有一种特别的默契。
我们常对与自己相似、有共同特点的人吐露心声,这种现象被称为“相似性吸引”。
有了共鸣和吸引后,你们成为朋友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所以,当你想拉近与对方的距离时,试着去模仿对方的一些小动作,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02
出丑效应——
让你快速获得对方的好感
余华比之前更火了。
他的火不是因为出了新书,也不是因为拿了文学大奖,是因为这位高高在上、文字凛冽的文学大师,“出丑”了。
在采访中,余华频频爆料自己的“丑事”。
“小时候我干了太多坏事,有时候我父亲要惩罚我,我就说我肚子疼。有一次他就问我,肚子哪儿疼?反正他捏到哪儿我就说哪儿疼。
他就要带我去做手术。上了手术台以后,我才知道,这个玩笑开大了。我告诉他们我现在不疼了能不能让我下来,他们已经把我手脚绑住了。
然后就这样,我的阑尾被割掉了。”
原来在人们心里,那个被赋予“思想导师”的人,也曾是一个“熊孩子”。
还有一次,余华谈起自己的高考:“高考分数下来的那一天,我们的老师叫住我们,声音有些激动,他说高考分数下来了。于是我们也不由得激动起来。然后我们的老师说:你们都落榜了。”
原来拿过国际文学奖的知识分子,竟曾高考落榜。
原来他也是一个普通人。
人们戏称他为“文学界的在逃喜剧人”,关注量一下涨了上去。
或许余华的作品仁者见仁,但是读者们似乎都很喜欢余华这个人。因为他这个人,足够接地气。
而这种现象,是心理学当中的“仰巴脚效应”,又称“出丑效应”。
一个过于完美的人更容易和人产生距离感,让人难以亲近;而在相处过程中,能够大方展示自我,就算是犯了一些小错,也反而能让人感受到一种真诚。
俄罗斯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
是啊,有缺点,才更真实。
在与人相处时,不用要求自己事事尽善尽美,不怕“出丑”,才能更加“讨喜”。
03
狄德罗效应——
让一段关系更长久
我的一个朋友,曾经是一个有求必应的老好人。
刚进公司的时候,跟着一个资历更深的同事干活。
“帮我打印文件。”“好。”
“帮我做下资料。”“好。”
为了能更快地和这位同事打好关系,她几乎“有求必应”。
可是,她并没有按照计划和同事成为好友。
同事的要求逐渐变得又多又越界。
“帮我带份早饭。”
“把我捎回家吧。”
“帮我代购一些东西吧。”
朋友发现,越快满足对方,越是无法建立一段良好的关系。
于是朋友开始转变了相处模式。
“坐我的车吗?要等我把文件做完。”
“早上去接你上班?不好意思啊,需要绕路,不方便。”
……
而同事的态度也有了惊人的变化,从理所应当地接受她的付出,到后来开始感谢她的帮忙。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狄德罗效应”:愈得愈不足。
同事从我朋友身上得到的越多,就越不满足,就越要索取,一旦索取失败,便会产生心理落差,心生不满,最后导致双方关系破裂。
付出得越多,越是膨胀了对方的欲望。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延迟满足可以让人更加珍惜和感激所拥有的一切。”
诚然。
想要建立一段长久的社交关系,不能轻易地满足和付出,学会延迟满足和适当拒绝,才能让你的付出不会显得廉价,对方才更懂珍惜。
04
有人说:“友谊是对于自己的一种自由的幸福的许愿,把天然的同情行为永远不变的和洽,超出情欲、利害、竞争和偶然之上。”
人作为群居动物,终究离不开要与他人打交道,然而每一段关系的建立,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
了解变色龙效应,能快速拉近和对方的距离;
利用出丑效应,能让对方快速卸下防备;
懂得狄德罗效应,能让对方更加珍惜你们之间的情谊。
这三个心理学知识,能够助你在社交环节中更加游刃有余。
愿你能找到属于自己最舒服的交友方式,并在这段关系中,完全松弛。
作者简介:期荟,一个在混沌路上笃定前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