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柠儿
前言:
人上了年纪,就不得不考虑养老问题,这是回避不了的问题。文大爷今年67岁,他也尝试了几种养老方式,去儿子家和女儿家都住过一段时间,可是最后发现:子女都靠不住,靠得住还是“老三样”。哪“老三样”呢?我们听文大爷仔细说说吧。
口述:文东山
我今年67岁了,确实到了要规划养老的年纪了。我是退休人员,每个月有5300多块钱的退休金,我老伴儿也有2200多块钱的退休金,按理说我们可以过得很滋润。但是,我却因为选择哪一种养老方式发了愁。
刚开始,我们选择跟着儿子养老,自古以来不都是“养儿防老”嘛,我也不落俗套。我和老伴先跟着儿子,到了那里感觉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生活,热热闹闹挺有意思的。
孙子也喜欢我们老两口,我们有钱,可以给他买零食和玩具。当然,还能帮儿子接送孩子上下学。
但是,可能是两代人的生活习惯不同吧,我和老伴儿是早睡早起,儿子儿媳是晚睡晚起,有时候起晚了,连早饭都不吃,我老伴就免不了唠叨几句。
时间一长,儿媳对我们的脸色变了,下班回来对我们爱搭不理的。而且,她还反感我们给小孙子买零食吃,我们觉得偶尔吃一次没什么,但是,儿媳却觉得一次也不行。
再有就是教育问题,我们比较宠着孩子,毕竟隔代亲嘛。但是,儿子儿媳都教育孩子要独立,凡事自己做,不让我们老两口伸手,这样一来就难免闹矛盾。
有一次,小孙子没写完作业,儿媳对他罚站,还不让吃饭,我和老伴儿看不下去,就去拉孩子。结果这一拉不要紧,儿媳彻底被激怒了,对孙子直接上手打了,而且我们越劝她打得越凶。
还是儿子回来,才结束这个混乱的局面。我和老伴一看,这不行啊,再住下去,我们跟儿媳的关系会越闹越僵。算了,还是去女儿家里养老吧。
女儿倒也欢迎我们,因为我们老两口都有退休金,也花不到她的钱,相反每个月还能给她包了生活费。当然,外孙外孙女也是我们接送。
但是,我发现女婿刚开始欢迎我们,后来也不怎么喜欢我们了。而且,女婿还总是强调“我家”,让我们老两口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我是个要面子的人,一直都是一家之主,这来了女婿家成了客人,天天跟女婿较劲争夺家里的主导权,让我很不甘心,也很不舒服。
于是,我和老伴儿商量了一下,我们还是回自己的小破房子里住吧。通过在儿子和女儿家住的这些时日,我顿悟养老规则:子女都靠不住,靠得住还是“老三样”:
第一样:一定要攒下足够的养老钱。
都说有钱可使鬼推磨,养老也一样。不管是在哪里养老,都要有钱。有钱的话,就算不跟着子女养老,他们看在钱的份儿上,也会多回家看看父母。有钱,可以住高档养老院,还可以请护工到家里照料,居家养老。所以,人老了,一定要提前攒下足够的养老钱。
第二样: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养老居所。
就拿我们老两口来说吧,在儿子和女儿家都尝试过养老了,发现并不如意,所以最后还是回了自己的小家。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房子,那么就只能在儿女家继续憋屈着。因此,想要晚年舒服,一定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养老居所,这样不用寄人篱下。
第三样:养好身体,并且与老伴儿和睦相处。
当然,养老质量要高,我们的身体健康就很重要。身体健康了,可以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去哪里玩就去,还不用麻烦子女伺候我们,也不用受生病的苦。同时,也要与老伴儿和睦相处,毕竟少年夫妻老来伴嘛,像我们老两口现在相伴养老,就挺好的。
大家说说,这“老三样”是不是对我们养老来说很重要呢?
写在最后:
文大爷总结得很到位,确实养老要有钱、有居所,以及好身体和好老伴儿,这些都具备了,就算不靠儿女,晚年也一样过得精彩和舒心。因此,我们对待养老,还是要有提前的规划。
【原创内容,欢迎个人收藏转发,复制转载请注明出处】
~~~~~~~~~~~~~~~~
从事过儿童图书编辑、儿童名著解析,写过企业家、养老院长、律师等名人采访稿,如今热衷生活故事写作。
关注【柠果不是果】大家每天一起交流,相互取暖,共同进步。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