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玻璃心的人都会“过度敏感”?

2022年12月01日22:13:27 情感 1410

大家好,我是安迪。

威廉·詹姆斯说:“我们这代人最伟大的发现就是,人们可以通过改变思想、态度来改变生活。”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我最近收到的私信中,有这样一个话题“为什么玻璃心人都会过度敏感?”

其实,玻璃心的人,在社交当中往往会过度感敏,这可以叫“社交恐惧症”。

在社交中,他们会猜测对方的想法和心思,跟别人说话,对方说了一句重话,他们就会胡思乱想。如果别人回自己信息慢了,他们就会猜测对方不喜欢自己,讨厌自己。

工作中如果被老板指责,他们会失落一整天,若得到老板的夸赞,他们可能一整天都非常兴奋。

为什么玻璃心的人都会“过度敏感”? - 天天要闻

拥有玻璃心的人活得比较累,内心比其他人都要脆弱,难以承受打击和挫折。

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中提出“镜中我”理论。

他认为,他人对自我的评价与态度,构成了个人的自我认知。库利将自我形成的要素分三个方面,分别是:个人对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个人对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个体对他人的认识与评价作出的判断。

我们从这个理论可以看出,人际交往中过度敏感的人,他们的问题就是自我认知恐慌。这个时候,他们很需要一些正面评价让他们能够正向的自我认知。

负面信息对于有玻璃心,过度敏感的人的影响,比积极的信息造成的影响更大。很多人会忽略别人对他们的认可和欣赏,反而会纠结一次两次的失误或别人偶尔的指责。

为什么玻璃心的人都会“过度敏感”? - 天天要闻

有很多人没有办法正确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秀之处,只纠结于自己的不足,结果让自己越来越敏感,越容易出现负面情绪。

作家蒋方舟说过一句话:“真正能够欣赏到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讨喜的样子。”

给拥有玻璃心的你几个建议,应该在社交中有一个良性的互动。

1.从关注别人转变到关注自身。

过度敏感的人比较自卑,做任何事都没有足够的底气。主要原因还是对自己不够自信,过度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评价。

所以,学着从关注别人转变到关注自身。把焦点转移到自己身上,多关注自己的情绪,或许很多事情都会变得不同。

为什么玻璃心的人都会“过度敏感”? - 天天要闻

2.从内部归因到外部归因。

人际交往中,有时候我们会有一些固定的思维格式。意思就是,当出现错误或者自己和别人意见不同的时候,我们一般会按照惯有的思维格式,将所有问题推到自己身上。

比如别人说了一句话伤害到了我们,我们第一反应就是别人对自己有成见,是不是我不经意间做了什么让对方不高兴的事?

每次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有问题,长期如此,我们会变得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敏感。

有时候我们换个角度去想,也许对方是受到了什么打击,导致他们情绪变得愤怒和激动,从而对身边的人说了一些伤害的话。

这就是从内部归因到外部归因的好处,可以让我们学会把焦点聚集在问题本身,这样会减少很多负面的想法。能够保持理性去看待已经发生的事情。

为什么玻璃心的人都会“过度敏感”? - 天天要闻

3.从否定自己到接纳自己。

大部分人常常会否定自己,看不到自己好的一面,将目光和焦点都集中在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上。很少有人能够面对最真实的自己,全部的自己。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承认自己的优点,面对自己的不足,坦然接受,学会与不完美的自己共处,自己会变得越来越好。

很喜欢一句话:

米格尔·德·塞万提斯说:“你怎样思考,便成怎样的人。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杰作。”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谢安迪】,如需转载请与原文作者联系。

情感分类资讯推荐

爱上一个有家庭的人,最好的结局,往往指这些 - 天天要闻

爱上一个有家庭的人,最好的结局,往往指这些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在情感的道路上,人们偶尔会误入复杂的境地。爱上有家庭的人,内心纠结与挣扎丛生。不少人在这份特殊的情感中徘徊,以为能坚守出别样美好,却不知这常是布满荆棘的迷途。其实,这份爱看似热烈,却可能不经意间灼伤自己与
因果定律:人生的恶果,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 天天要闻

因果定律:人生的恶果,会迟到,但不会缺席

老子云:“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人们日常行事时,常因冲动或欲望,做出损人利己之事。可他们没意识到,这背后藏着因果关联。我们总觉得自己行为,不会有严重后果,可事实并非如此。世间万物,都遵循因果定律。种下什么因,就会收获什么果。
与人相处时,在这些情况下,要学会“装傻” - 天天要闻

与人相处时,在这些情况下,要学会“装傻”

人们常说:“难得糊涂。”在人际交往里,不少人一门心思事事精明,处处显摆自己聪明。但其实,真正的智慧,并非锋芒毕露,而是懂得适时“装傻”要是。一门心思追求精明,事事都较真,往往会把自己拖进没必要的纷争和困扰中。“装傻”就像人际交往的润滑剂,能
请记住,以下这些事是躲不过的,要学会勇敢面对 - 天天要闻

请记住,以下这些事是躲不过的,要学会勇敢面对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漫漫人生路上,不少人总想逃避一些事,在逃避中混日子。然而,一味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让困境紧紧相随。要是总选择躲避,那些问题就会像雪球,越滚越大,最终将自己吞没。这些躲不过的事,就像横在人生路上的巨石,
关系中如果出现这些冷漠反应,要学会自我保护 - 天天要闻

关系中如果出现这些冷漠反应,要学会自我保护

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人与人相处时,一些冷漠反应,正悄悄啃噬着关系的美好。很多人在关系里,面对冷漠行为,选择默默忍受,期望用包容化解。然而,一味忍受,并非总能改善关系。有时,反而会让自己陷入更深困境。
一个男人想你了,可能不会说,而是默默这样做 - 天天要闻

一个男人想你了,可能不会说,而是默默这样做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在情感天地里,爱意的表达,并非总是直白倾诉。有一种含蓄深沉的情感,通过无声行动,缓缓流淌。人们常认为,情感传达,需直白言语。却不知,有一种思念,藏在心底,通过行动展现。要是男人只用言语,表达想念,没有实际
人们在关系中较劲,往往绕不开这些心理需求 - 天天要闻

人们在关系中较劲,往往绕不开这些心理需求

庄子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人与人相处构成的关系,恰似这承载万物的水。它看似平常,实则蕴含诸多复杂的心理需求。多数人在关系里频繁互动,却未深入探究背后的心理动机。我们常常匆匆前行,忽略了内心的真实渴望。
真正的灵魂伴侣,往往在这些方面有默契表现 - 天天要闻

真正的灵魂伴侣,往往在这些方面有默契表现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情感世界里,人与人相处姿态万千。许多人在寻觅伴侣的路上徘徊,渴望找到契合的灵魂。不过,并非同行之人都能成为灵魂伴侣。真正的灵魂伴侣,会在特定方面展现奇妙默契。要是相处中缺了这种默契,即便朝夕相对,心灵间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