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温暖的叶楠大叔
导读
人间烟火气,谁又能离开一日三餐呢?要吃每日定时的一日三餐,就得有人做。
古话有云:君子远庖厨,尽管解读各异,但在人群中厨房是不受欢迎的地方吧?
汪曾祺说:
“愿意做菜给别人吃的人是比较不自私的。”
如果你能遇上一个愿意为他人做菜的人,是多么的幸福哦。
故而有了今天的小作文,这篇写愿意做菜小作文中的“我”,是我的堂哥。
有幸此生有这样的一个堂哥,我用下面的文字记录对他的感激。
愿阅读小作文的读者,能在堂哥的一菜一汤里,共情小编的感悟。
馒头、酸豆角、豆渣青菜汤
我不是自幼就爱做饭的,当年爸爸远在边关支边,妈妈带着我们兄弟在老家,妈妈多病又做饭动作超慢。
在一次又一次的饭点时候,我们兄弟俩肚子饿的咕咕叫,可妈妈的饭菜总是没有做好。
如是我就自己动手做饭了,不够灶台高就站在板凳上做饭。
永远忘不了我11岁那年,做馒头给堂兄弟姐妹吃的情景。
那年妈妈和婶婶们在水库工地上,围坝合拢大会战中不能回来。
我们堂兄弟姐妹在一起吃饭,在堂兄弟姐妹中,我不是最大的,除了年龄最大的堂姐外,我是饭菜做得最好的。
当我在灶台上头大“无米之炊”难做时,堂妹竟然说想吃馒头。
鄂东的山村,那年那月小麦种的少,馒头一年当中除了端午节外,余下的时光很难吃到的。
堂妹早动了小心眼,从她干妈那里,要来了3.5斤面粉,堂妹的干爸在粮站。
见到了无比珍贵的面粉,11岁的我开始了人生第一次做馒头。
在隔壁老奶奶的指导下,化开老面、揉面,发面、做馒头,尽管水兑多了点,馒头形状扁平不好看,但面还是发起来了,馒头口感不错。
我炒了一小碗酸豆角,隔壁奶奶给了我一碗新鲜豆渣,加上两棵白菜后,我做成了一罐豆腐渣菜汤。
我们围桌而坐,每人三个馒头、一碗汤,吃一口馒头就着咸菜,再喝一小口汤,那美味至今仍在唇间。
爷爷的生日酒席
19岁那年秋天,爷爷满69周岁,鄂东乡村习俗是:男做虚、女做实,69岁的生日是爷爷的重要生日。
可当年的农村穷困,大人们都没有钱,望着爷爷失望的眼神,我下决心给爷爷办生日宴,只能把我两年来存下的35元稿费用了,这原计划是过年时,给一家人买衣服和书的。
我算计着我的35元钱,怎么样安排做出三桌酒席。
想了一晚上、拟了几次菜单,终于定下来了晕素搭配的酒席。
三瓶高粱酒和两瓶瓦斯味饮料,12斤肥瘦猪肉、6斤鱼,苹果、莲藕,加一些小配菜,我把35元钱花得一分不剩了。
(说明:当年高粱酒1.2元瓶,肉和鱼都不到一元钱一斤。)
那三桌酒席上,我学着做了菜谱书上的菜式,乡亲们第一次吃上了,拔丝苹果做菜、藕夹肉、水笋肉丝等,没有豆腐我用腌菜煮鱼,肥肉沫蒸干豆角,凑齐了十道菜……
(图文无关)
我忙完了,桌子上只剩下菜汤了,伯母给我留了二两酒和小半碗晕菜。
我把酒一分为二,一定要爷爷喝,爷爷激动得眼泛泪花,又把他杯中的酒匀了我一半,爷孙俩一声“干杯!”
酒干了,菜汤也喝了。
那年的春节,伯伯和叔叔每人给了我20元钱。
爷爷早已长眠在雁落坪下山洼里了。
每每想起爷爷69岁的生日宴,一菜一汤里倾诉了爷孙情。
若我当年不会做菜,也是有心无力了。
堂姐的71岁生日宴
堂姐是我们堂兄弟姐妹中最大的,她69岁的大生日时我刚好在外地出差,没法回老家。
她71岁的生日,按老家的习俗就是小生日了,我还是特地回老家了。
时代的变化,今天的时代里,几桌酒席钱早已不用计划了。
可却没人愿意去厨房做菜了,更别说人多的酒席了。
堂姐是农历7月19日生日,鄂东正是炎热的夏季,就更没人愿意进厨房了。
屋里两桌都是自己家里人,正在空调和风扇下打牌和聊天,准备中午就去屋后的农家乐吃饭了。
我进门时已经是十点半了,我提出来中午我做饭。先给侄女婿开菜单,买几斤排骨、几根鲜玉米,一条六斤胖头鱼和四斤农家豆腐。
吩咐堂妹侄女去菜园摘点新鲜菜,我又从车上小冰箱里,拿出我做好的双份炒肥肠,啤酒烧鸭。
排骨鱼等都买回了,我开始在厨房里忙起来了,当下年代里,自己家里人也不用讲究酒席多少碗菜了。
排骨烧玉米,腌辣椒蒸鱼头,豆腐鱼块做成的一菜一汤,清炒苦瓜、煎冬瓜,两个多小时忙下来,两桌菜做好了。
即使我那时身上被汗水湿透,但我心里是开心的——
无论杯中祝福的是酒、还是饮料,我们举起杯来,人生一场相遇是缘,堂姐已经71岁了,在这个炎热的夏日里,我做的一菜一汤里寄托了今生的姐弟情。
写在后面
有人问我:
在当下手机一键下单,饭菜就送到家门口的年代里,你还愿意在炎热的夏季、在寒冷阴雨绵绵的冬季,去菜市场为家人、朋友,选择菜品,在厨房做一菜一汤吗?
我的回答是,复制粘贴堂哥劝我要学会、要热爱做菜的劝说辞:
一个愿意日积月累地在厨房为家人、为朋友做菜做饭的人,一定会磨炼成为一个善良、心细、热情、慷慨大方的人,也会是一个充满温暖、爱和有创造力的人。
在做饭的日常里,你才懂得汪曾祺先生曾说过话:
“看看那些碧绿生青的、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而最大的乐趣还是看家人或客人吃得很高兴,盘盘见底。”
从我堂哥的几个故事里,你能感受到他说的做饭乐趣吗?
我能确定的是,每当我吃到某道好吃的菜,我就会想起堂哥。
(本文图片、含文字截图,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文/结
感谢阅读,感恩遇见,温暖的叶楠大叔,相信文字传递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