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小吴、大刘是高中时的死党,高中期间,小吴迷上了网络游戏,学习成绩一路从全校前50最后落后到班级的倒数,毫无悬念的,好好的一个重点苗子就这样没了。大刘虽然玩游戏,但大多时候有自己的分寸,该学的还是学,即使如此,高考也依旧没有够到本科线。
高考之后,大刘听从家里的安排,选择了复读,小吴跟着自己的心走,随便填了一个专科学校就走了。后来俩人联系虽然少,但是时不时的也会在游戏上碰到,直到再后来,大刘经过一年的努力,上了本科线,报了一家和小吴学校一个城市的本科,俩人的友谊自此再次从线上转到了线下。
期间,除了休息时间俩人的游戏互约,偶尔也会到对方的学校约个饭,同学友谊不可谓不深厚。这段友谊一直保持,虽然各自参加工作这么些年,游戏也没再上线了,直到今年那件事情发生之前,俩人相识已超过十年。
无法兑现的承诺与崩溃的信任
事情是这样的,小吴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需要一万元周转(还房贷、信用卡),当时找大刘,大刘也表示很困难,因为刚买了车,手头也不宽裕,后来,念在往日的同学情谊,大刘自己刷信用卡,拿出一万借给了小吴,小吴感激涕零,承诺次月必还。
但是,小吴的承诺却没有兑现,导致次月面临还款压力的大刘自己的信用卡逾期,每日被银行催贷的电话烦到不行。后续又多次与小吴联系,但是每次小吴都会说“明天一定给你”、“马上处理好就掏出来给你”、“很快,最多三天,我一定给你”。
一次次的承诺,一次次的放鸽子,最终大刘放弃了追债,他觉得小吴就是在欺负自己老实、实在,分明就是在戏耍自己作为朋友的感情,遂将小吴与他的债务纠纷诉诸了法律。
直到收到法院的电话,小吴恍然惊醒,是自己的一次次失约造成了友谊的破碎。
但是一想到自己遇到的困难,却也无可奈何。
噩梦的起源
小吴在17年的时候,收到大学室友的邀请,说是去安徽合肥合伙创业,最终考察之后,信誓旦旦地告诉我,说是可靠的朋友,可靠的项目,说服家里和亲戚东拼西凑地凑了七万元,加上自己信用卡,网贷等一共十万全部投入了所谓的“创业项目”,结果不出一个月,昔日的室友卷款跑路,后经查实是传销。
自此开始,小吴一直处于借贷、还贷之中,直到两年前父母提出买房,才跟家里说了实话,钱被传销卷走,至今未有任何音讯。之后,父母也并未对小吴过度的责怪,只是告诉他以后行事要多长个心眼,还是做正经事,不要再误入歧途,但是因为买了房子,也拿不出一分钱再支援小吴,只能暂时两老先还房贷,小吴自己继续打工还亲戚的债务以及欠下的信用卡和网贷。
屋漏偏逢连夜雨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风云,19年春节,小吴的父亲因为饮酒,导致胃部穿孔,进了医院,刚刚还了七七八八的网贷和信用卡,一下子再次透支得干干净净。
小吴再次走上了不断以贷养贷的过程,但是面对数十万的网贷和不断上涨的利息,再看自身微薄的薪资,终归有难以换上的一天,于是,便有了刚才所说的友谊破碎的一幕。
痛苦所带来的启示
直到前一阵子,回了老家碰到小吴提及这件事(自己借贷的相关原因等大刘并不完全知情),不禁一阵唏嘘。
整个的事件中,有几个关键问题:友谊与信任,创业,房贷、网贷与信用卡。
首先,出于对同学情谊的信任,小刘在自己经济条件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借信用卡的钱,将钱借给了小吴,虽然数额不大,但是因为对当时小吴情况了解得不够深入,作出这样的选择,中间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埋下了隐患。
然后,小吴并非如大刘所想的一样,欺负他实诚,有钱不还,实则是因为负债太多,无法周转,已经没有钱再还给他了,自己挖下的坑太大。
听完整段小吴的叙述,不禁自己也给自己提了个醒。
朋友关系再好,面对借钱的事情,守住一个原则:救急不救穷
有些人借钱事出有因,可能是因为房贷的压力一时转不过来,有的则是因为生意上需要周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俗话说得好,助人为乐没有错,但是切记三思而后借。
创业需谨慎,不是所有的项目都值得倾你所有
在当前节奏越来越快的环境下,很多人迫于生活的压力不得不屈居于1.2米的格子间中,但是格子间始终困不住想创业的心。但是请记住,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如果真的要创业一定要看清项目本身以及选对合伙人,千万不要盲目入场。
背水一战是好事,前提是自己以及自己的家庭有承担风险的能力。
一时的借贷周转没有问题,但是不要因为自己的欲望而断送了自己在朋友心里的人品
消费时代的大背景下,每个人都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消费,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负担起高消费所对应的偿还能力。所以控制好的自己的消费欲,有多大能力办多大的事儿。
现在的网贷、信用卡可谓无孔不入,好多在校生还没有步入社会赚钱,就已经开始提前消费,满足了自己一时的虚荣心,却给未来的路挖下了一个个的坑。
实在是有需要用到钱的地方,将实情告知父母方,合理地支出相信作为亲人也不会过多地反对,千万不要有勇气去借贷却没有勇气将自己的需求告知最亲的父母,不值得。切记合理支出,不要逞一时之快攀比。
责任与结局
试想一下,人这一辈子能有几个认识十年以上的朋友,好端端的一段友谊,就这样散了。
前文提到,因为大刘已经走了法律程序,所以在接到法院的电话之后,小吴已经从工作地回到与大刘共同的家乡所在地,办理了和解手续。小吴承诺在往后的每个月15日还1500元给大刘,全额还清大概需要分7期左右。
面对往日的友谊,小吴与大刘开诚布公地长谈了一次。小吴也讲出了自己的无奈和难处,大刘也表示可以理解,经过一段时间的周转目前自己的经济状况也有所好转,双方握手言和。但是,经过这么多年,十年多的友谊,也会有一些裂痕,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目前,小吴在一家公司从事生产方面技术维护(专业相关)工作,每个月大概能有八千左右的薪资,还完了房贷、信用卡分期,再还上大刘的一千五,基本没有剩下的。只能趁着休息或者下午六点下班(不加班的时候)之后去找到当地的劳务公司再去找一些零工作,一方面是为自己生活费,一方面也希望多挣早还,可以早日上岸。
故事的最后,提醒屏幕前的年轻人,或许你会觉得一万块钱面临这些难事有些不至于,毕竟一万不是什么特别大的数字。但是,当你被网贷的电话、微信轰炸到无所遁形,甚至扬言要到你所在地去找你的时候,你会知道什么叫“一分钱难倒英雄汉”。
所以,请记得一定克制好自己的欲望,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虚荣给自己的未来挖坑。
你身边有借网贷的人吗?评论区聊聊他们现在都上岸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