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宽敞明亮的教室、温馨舒适的学生宿舍……8月27日,贺州市八步区城东实验中学西校区揭牌并迎来了首批780多名初一新生。也就在此前一天,八步区城区还有3所新建或扩建小学揭牌并投入使用。在学生们满怀喜悦走进新学校的背后,有着政府和各部门的重视和努力,同样,也凝聚着贺州市人大常委会持续监督推进的恒心和韧劲。
在城东实验初级中学西校区,同学们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学期,开启新征程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到市区买房和工作的人数陡增,加上二孩政策实施,贺州城区学位供需矛盾日益凸显。“我们小区周边没有学校,孩子要跨半个城区上学。”“班里孩子太多,教室很拥挤,有办法缓解一下吗?”“我们夫妻都在城区打工,想把孩子带来读书,但很难进,只能把孩子留在老家。”……每年,在人大代表开展联系群众活动时,都会收到不少关于“上学难”的反映。
“每年学生都增加,但办学规模没变,为了安置‘多’出来的学生,我们只能把功能室改成教室,但仍满足不了需求。”问及城区各学校,负责人的回答更显无奈。
为了回应群众关切,人大代表们把群众意见建议和调研情况整理成意见建议。2021年以来,先后提出了《关于在城区新(扩)建义务教育学校的建议》《关于解决新城区建设范围内中小学“上学难”问题的建议》《关于加快主城区小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等十多件代表建议。
贺州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开展城区教育项目建设情况专题调研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决定将城区教育项目建设情况列为重点监督事项开展专题询问。为全面了解、掌握有关情况,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专题调研组深入了解各城区教育项目建设情况并针对“学校规划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规划监管不力”“缺乏资金保障”“教育配套不足”等困难和问题,撰写翔实的专题调研报告,并在此基础上经多次研究找准专题询问提问方向,确保情况摸清,问题提准。
贺州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就城区教育项目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询问 刘思韬/摄
2022年10月,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专题询问联组会上座无虚席。提问有的放矢,应答诚恳实在,直播互动热烈。“目前城区学校规划不合理,学校建设用地难以保障,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会场内,常委会组成人员连续发问,将广大市民群众最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一一提出,与相关负责人“硬碰硬”,碰出火花,碰出方案,解民之忧。会场外,不少市民也通过网络直播互动提出了自己的“关切”,经后台统计,此次专题询问直播关注度高达17.8万人次。
“问了,答了,不能就算了。”为切实解决城区“上学难”的问题,市人大常委会立足职能,多方联动,针对薄弱环节接续发力。2022年11月,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重大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征集,结合多方意见建议,认真筛选政府相关部门报送的项目,将呼声最高的“贺州市委原党校改建城区小学”和“原贺州高级技工学校改建城区中小学”两个项目列入候选项目库。
“赞成278票,反对0票,弃权0票!”2023年1月6日,在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与会代表的票决结果充分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的心声。“贺州市委原党校改建城区小学”和“原贺州高级技工学校改建城区中小学”两个项目获全票赞成。
贺州市人大常委会重大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项目督办组督办“贺州市委原党校改建城区小学”项目进展情况 周政/摄
为确保两个票决事项顺利实施,市人大常委会分管领导率领有关委室组成督办工作组开展持续跟踪监督,多次深入两个改建项目开展实地调研,对项目资金投入、建设进度、施工安全、工程质量等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监督,并提出了加强监督确保项目质量及施工安全等意见建议,确保今年9月开学前如期完工并达到办学标准。在开学之际,仍对两个票决项目开展“回头看”。
在市人大常委会持续助推下,2023年,贺州市中心城区新建成新城实验小学、平安路小学两所城区学校,新增学位3240个;推进市委原党校和原贺州高级技工学校改建为城区公办学校,新增学位1890个,城区学位紧张问题得以有效缓解。
“缓解学位压力只是第一步,从根本上破解城区‘上学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把教育作为民生监督的重点,在扩大教育资源供给和推动监督提质增效上久久为功、持续发力,让每个孩子有学上、上好学、好上学。”在听取政府部门汇报两个教育类重大民生事项票决项目完成情况后,贺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陆海平的话语重心长。
作者:陈文尚
编校:赵思华 王浚宇
主审:孙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