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的“怪现象”,“旗开得胜”后旗袍大面积退货,标签都没摘

2025年06月12日18:52:05 教育 1132

高考后的“怪现象”,“旗开得胜”后旗袍大面积退货,标签都没摘 - 天天要闻

文/编辑:麒阁史观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高考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对于学生而言,十年寒窗只为这一时刻,同时家长们也非常重视高考。

高考后的“怪现象”,“旗开得胜”后旗袍大面积退货,标签都没摘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网络

在高考时,许多母亲会穿上旗袍,手拿向日葵,寓意旗开得胜、一举夺魁。

然而在高考结束后,奇怪的现象发生了,许多旗袍网店吐槽遭遇大量退货,有的甚至连吊牌都摘掉就穿到考场。

高考后的“怪现象”,“旗开得胜”后旗袍大面积退货,标签都没摘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网络

直到官方曝光才明白,原来在高考背后还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高考散场,旗袍潮退

每年高考前后,旗袍总是热销品,父母们为了“旗开得胜”、“金榜题名”的好彩头,纷纷穿上它,甚至有男性家长也为孩子购买。

紫色旗袍,更因为“紫腚行”的谐音,成为备受追捧的“吉祥物”。

高考后的“怪现象”,“旗开得胜”后旗袍大面积退货,标签都没摘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网络

有人不惜一次买上两三件,只为图个多重好寓意,这不仅仅是一种祝福,更是成了考场外最醒目的风景。

一些出售旗袍的电商也是趁机大赚一笔,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等到考试一结束,旗袍纷纷被打包退,它们大多吊牌未剪,包装完好,甚至没下过水。

高考后的“怪现象”,“旗开得胜”后旗袍大面积退货,标签都没摘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网络

好一件“旗开得胜”的行头,摇身一变成了“零成本”的仪式道具,这简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借花献佛”的荒诞。

“免费试穿”的背后

有人说,退掉的旗袍只是完成了它的“使命”,孩子考好了,不留,考不好,更不愿见,反正穿过一次讨个好彩头。

高考后的“怪现象”,“旗开得胜”后旗袍大面积退货,标签都没摘 - 天天要闻

旗袍上面带着标签

还有男性家长直言,这旗袍日常根本穿不着,退了省得占地方。这些理由听起来“合情合理”,实则暗藏玄机。

谁不知道,“七天无理由退货”本是为消费者保驾护航的善意之举,但在高考旗袍潮里,它却被利用成了“免费试穿”的通行证。

高考后的“怪现象”,“旗开得胜”后旗袍大面积退货,标签都没摘 - 天天要闻

旗袍带着标签

甚至有网红也凑热闹,买来穿上凹造型蹭流量,拍完照扭头就退,这哪里是祝福,分明是一场算计好的表演。

这种行为,把原本真诚的祝福演化成一场缺乏真心的“竞赛”。大家都在攀比,都在卷,生怕自己少了哪个仪式。

商家在退货泥潭中挣扎

高考后的“怪现象”,“旗开得胜”后旗袍大面积退货,标签都没摘 - 天天要闻

旗袍标签没摘

当一件件带有汗味、香水味甚至狐臭味的旗袍被退回,商家欲哭无泪。这些衣服,即便吊牌未剪,也再难二次销售。

高考后的“怪现象”,“旗开得胜”后旗袍大面积退货,标签都没摘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网络

谁会愿意买一件别人穿过、带着异味、可能沾染汗渍的“二手衣”?更何况,是这种带着强烈“目的性”的服装。

商家除了承担巨额运费和商品的折旧损失,还要面对退货流程带来的仓库清理和腾挪成本,这笔“免费试穿费”,代价全由商家买单。

高考后的“怪现象”,“旗开得胜”后旗袍大面积退货,标签都没摘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网络

一旦消费者以“质量问题”为由退货,商家还可能面临平台的惩罚,甚至被查封店铺的风险,最后的苦水只能自己往肚子里咽。

高考后的“怪现象”,“旗开得胜”后旗袍大面积退货,标签都没摘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网络

商家们为了迎合这股风潮,特意给旗袍打上“送考”标签,过度营销反而让旗袍失去了日常穿着的属性,沦为一次性用品。

这种“精致利己主义”的行为,迅速引爆了网络,网友们一片哗然,纷纷质疑这届家长们的素质和道德底线。

高考后的“怪现象”,“旗开得胜”后旗袍大面积退货,标签都没摘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网络

有人讽刺道,区区百来块钱的旗袍,舍不得为孩子留下,这份“格局”也太小了,这和在酒店随意拿走用品,在自助餐大肆打包,在书店拆封书籍拍照的行为,本质上有什么区别?

它利用了规则的善意,却腐蚀了最珍贵的社会公德和商业信任体系,因此商家为了自保,必然会提高商品价格,将成本转嫁给所有消费者。

高考后的“怪现象”,“旗开得胜”后旗袍大面积退货,标签都没摘 - 天天要闻

网友评论

最终,平台也可能收紧退货政策,损害的将是那些真正需要维护权益的消费者,这种“薅羊毛”行为,伤害的从来不是一个人。

退掉的,不只是一件旗袍,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信任,以及一个家庭在公共场合展现的体面与诚信。

高考后的“怪现象”,“旗开得胜”后旗袍大面积退货,标签都没摘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网络

留给孩子的第一课

这件“不敢摘吊牌的旗袍”,无疑给孩子上了一堂生动的“投机取巧”课

当父母言传身教地告诉孩子,规则可以被钻空子,诚信可以被抛之脑后,这会对孩子未来的品格塑造带来怎样的影响?

高考后的“怪现象”,“旗开得胜”后旗袍大面积退货,标签都没摘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网络

真正的祝福,绝不是靠一件外在的仪式或投机取巧就能求得,高考的成败,关键在于孩子的心态、能力和日常的积累。

家长过度营造的“特殊气氛”,反而可能给孩子带来额外的压力,与其花心思在这些形式主义上,不如真诚地陪伴,做孩子最坚实的后盾。

高考后的“怪现象”,“旗开得胜”后旗袍大面积退货,标签都没摘 - 天天要闻

网友评论

教会孩子正直、诚信、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才是父母能给予孩子最宝贵的“福报”,如今这一件旗袍的得失,背后折射的,是一个家庭的价值观。

真正的“旗开得胜”,在于内心光明磊落,行事堂堂正正,而不是在投机取巧中,耗尽了人品,也丢掉了体面。

高考后的“怪现象”,“旗开得胜”后旗袍大面积退货,标签都没摘 - 天天要闻

网友评论

真正的祝福,绝非建立在商家的损失之上,这种“借花献佛”的行为,不仅廉价,更是虚伪,家长向孩子传递的,不是正直诚信、艰苦奋斗的品格,而是如何钻规则漏洞、如何获取不属于自己的利益。

高考后的“怪现象”,“旗开得胜”后旗袍大面积退货,标签都没摘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网络

高考成功,关键在于日积月累的实力和临场发挥的稳定心态。那些花哨的外部仪式,反而可能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这种过度依赖外物的行为,难道不是对高考本质的误读,对孩子成长的误导吗?

高考后的“怪现象”,“旗开得胜”后旗袍大面积退货,标签都没摘 - 天天要闻

图片来源网络

真正对孩子的祝福,是父母日复一日的言传身教,是正直诚信、乐观向上的家庭氛围,是默默无闻的支持与陪伴,而非一时兴起、不计后果的“表演”。

一个家庭教育孩子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人品和性格,只有品格端正的家长,才是孩子人生路上最宝贵的导师,这一点远比何外部仪式或所谓的“吉兆”更为重要。


参考信息

沈阳新闻频道2025-06-12

高考后的“怪现象”,“旗开得胜”后旗袍大面积退货,标签都没摘 - 天天要闻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多所高校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公布! - 天天要闻

多所高校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公布!

目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公布2025年强基计划录取分数线及录取结果️️️北京大学北京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测试和录取结果已公布,考生可登录北京大学2025年强基计划信息平台查询。✅查询入口https://www.ccuut.edu.
美国塔科马市体育场中学代表团将再访福州高级中学 - 天天要闻

美国塔科马市体育场中学代表团将再访福州高级中学

美国塔科马市体育场中学代表团将再访福州高级中学 中美青少年以歌会友延续友谊 福州高级中学合唱团在排练《舟中晓望》。 2025年“鼓岭缘”中美青少年合唱周启幕在即,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市的体育场中学代表团即将开启他们的福州之旅。自2019年与福州高级中学签署交流合作备忘录以来,该校将再次造访福高,延续这份跨越太平...
2025河南定向培养军士政治考核和体格检查分数线公布! - 天天要闻

2025河南定向培养军士政治考核和体格检查分数线公布!

大象新闻·河南交通广播记者 宋冰霜7月8日,记者从河南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河南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定向培养军士政治考核和体格检查控制分数线“出炉”,具体信息如下:根据河南省教育厅、公安厅和省军区动员局《2025年招收定向培养军士工作实施
南京复读哪个高中最好 - 天天要闻

南京复读哪个高中最好

选择复读高中是一个重要的决定,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城市,拥有众多的高中学校,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高中。然而,要判断哪个高中最适合复读,需要根据个人情况和需求来做出决策。以下是一些可以帮助您选择南京复读高中的建议:1.
广州在园幼儿降8%,小学招生少近12% - 天天要闻

广州在园幼儿降8%,小学招生少近12%

制图:易福红(豆包AI) 南都讯 记者杨晓彤 近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2024年广州市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根据2024年广州市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结果,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895所,在校生302.03万人,专任教师19.24万人。 学前教育 学前教育毛入学率127.77% 2024年,全市共有幼儿园2224所。比上年减少22所,下降0.98%。其中...
文科生也能学医 可读中医相关专业 - 天天要闻

文科生也能学医 可读中医相关专业

大学录取通知书 普通类(历史)本科线上人数连续减少,而普通类(物理)则是连续增加……6月26日,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了广东省今年普通高考各科类各分数段成绩数据,相关数据变化呈现出的趋势引发社会关注。 南都记者观察发现,无论高校本科专业的设置与调整,还是高校本科专业招生人数,都呈现理工科愈加繁荣、文科逐渐式微...
传播学的争议、转向与新闻传播范畴 - 天天要闻

传播学的争议、转向与新闻传播范畴

【摘要】新闻传播是指媒体向受众发送新闻与反馈的过程,将其视为新闻活动的全部,已经陷入传播学的迷失。美国传播学遭到美英一些学者的批评,我国一些学者则将其奉为新闻学的理论范式,把新闻与传播学称为新闻传播学。美国传播学实际是沟通交流学,新闻学研究被排斥。新闻传播有其独特的模式、范畴和规律,不是传播学的翻版...
早读|新试点支持科研人员勇闯“无人区”,不问出处、不设门槛、不唯过往业绩 - 天天要闻

早读|新试点支持科研人员勇闯“无人区”,不问出处、不设门槛、不唯过往业绩

早上好!上观新闻‘早读’来啦!2025年7月8日 星期二 农历六月十四上海阴到多云有时有阵雨,28~33℃§今日关注新试点支持科研人员勇闯“无人区”,不问出处、不设门槛、不唯过往业绩※ 随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如何在科技竞争“无人区”开辟并引领发展方向,已成为摆在我国科技工作者面前的必答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