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评论员 项向荣

图源:北京大学微信公众号
日前,10年6战法考终于上岸的北大保安刘政,已从北大辞职,进入律所工作,他的故事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励志典范。十年来,他从民办二本的毕业生成为北大保安,从六次征战法考的“执着者”变为律所新人。
北大官微将他比作不断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赞誉他的人生为“勇敢者的登山之旅”。刘政用十年的时间告诉我们:人生这场漫长的考试,比拼的并非谁率先交卷,他的经历证明了无论起点如何,只要持续学习,终能绽放光彩,只要不放弃,梦想终会照进现实。
刘政的故事并非个例。北大“保安高考第一人”张俊成,如今已成为职校校长;深圳“网红保安”张雄涛40岁考入港大博士。“外卖诗人”王计兵在忙碌的外卖工作之余坚持写诗,最终获紫金山文学奖。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他们和刘政一样,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咬牙坚持,冲破了现实的束缚,让人生绽放出别样的光彩。
当然,也有一些人说,是北大的光环加持,让刘政获得成功,如果没有燕园资源,刘政还能逆袭吗?鲲鹏不借助大风的力量就无法扶摇九天之上。“当名校向保安开放课堂时,本质上是在创造知识流动的细微脉络。”
机遇当然必不可少,但主宰人生脉络主流的,还是自己的拼搏努力。至少,刘政有勇气去北大当保安;至少在北大,刘政有勇气推开任何教室的门去听课;至少,担任物业管家这个苦差事时,他能主动为教授整理书籍,从而获得法学大佬亲赠的绝版教材;十年间,与他同期的保安大多早已转行,赚比当保安多得多的收入,而他却在青灯之下翻看法律条文的“黄卷”,顽强死磕了2780个深夜。正如他说:“这些年,我看过的书真不少,最好的年华,我没有虚度。”
所以,刘政们的共同点并非仅仅是运气“开挂”,而是深刻领悟了“在肥沃的土地上做一颗种子”的逻辑。正如北大推文特意强调,这并非“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而是“自我较量的胜利”,是战胜精神孤独、经济诱惑、人生彷徨的自我胜利。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每个人都拥有改变命运的可能,关键在于自己的抉择,退缩还是咬牙坚持,决定了自己的人生走向。人生没有极限,只要有梦想、敢拼,普通人也能逆袭,这就是刘政告诉人们的真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