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是学会说“不”!
单是驯化出顺从的人格,学校就注定培养不出大师。因为所有大师都拥有独立的人格世界,拥有批判精神和叛逆个性。
没有否定,就没有创新;没有叛逆,就没有否定。这是并不深奥的推理。
可是教育的价值观体系决不容忍叛逆,轻轻抹杀个性。
首先是考试制定标准答案。既然有标准答案,就不能不追求标准答案,决不容忍个性化的答案。
哪天,个性才是最佳答案,就标志创新教育诞生。文化学科,特别是语文,越有个性的思想才越标志创新潜能;求同的思想是平庸的标志。
诚然,个性不是背离道德和法律,而是独立的创新性的思想。
然后是教师权威。一切以考试为指挥棒,以教师为权威,才能猎取高分。教师尽管没有社会地位,却在应试教育中很霸道,大有逆我者亡顺我者昌的气势。
长期受教师支配,必然丢失自我,塑造顺从怯懦的性格。顺从怯懦就是平庸宿命的源头,哪来大师?
所以,必须解放学生的思想,启蒙个性觉醒,允许学生说“不”。
说“不”是对权威的质疑,是对真理的追求,是大师的胚子。
说“不”是批判性思维的起点,为创新开辟广阔天地,是天才发出的呼声。
说“不”是培养独立的人格,是塑造叛逆的个性,是为成就杰出事业播下坚实的种子。
说“不”不是盲目叛逆老师,更不是目无法纪,而是向真理迈出的第一步。
说“不”不是否定科学定理,更不是挑战社会,而是在道德的园林里培植个性的参天大树。
允许说“不”,就是为天才提供成长的沃土,为大师开辟驰骋的天地,教育才充满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