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水,一个专注成长的写作爱好者,热衷于分享教育和自我成长干货,欢迎关注我哦!
五年前,我从学校毕业后顺利进入一所高中教书直到现在。
教书这份工作我还是很喜欢的,每天向孩子们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和他们交流。
尤其是他们有什么烦恼找我倾诉时,我非常珍惜这份信任同时也为自己安慰的话语对孩子们起到作用而欣喜。
教书的同时,我很善于观察和总结,几年下来,也收获了不少心得。今天想同大家谈谈什么样的孩子几乎可以百分百完胜高考,考出理想的成绩。
Part 1
2019年的高考,是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年,那是我第一次经历学生们的高考,也是学校一位入学成绩差到几乎是倒数的孩子高考成绩却突破了一本的一年。
我们这所学校属于二类高中,每年高考能出现的二本人数在几十个左右,一本更是屈指可数,能突破两位数就很不错了。
作为一本生中的一员,大家尤其对这个孩子印象特别深刻,因为其他几个考上一本的孩子高考成绩和平时成绩都差不多,唯独这个孩子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成为高考战场上的一匹黑马。
高中三年,我在高一和高二教了他两年,高三时他被调到其他班级了,但他还时不时地会找我问题,所以一直也保持着联系。
现在回想起来,他身上有一个最大的特质,就是学习主动性特别强。光这一点就打败了几乎九成的学生,也是他取得如此大的进步的秘笈。
高一时,他是班里八十多个孩子中极其普通的一员,因为实在太不起眼了所以我对他几乎没有什么印象。
高二时,他开始频繁地找我问题,我才知道了他的名字。老师们在一起交流时,才发现他也同时不断地找其他老师问问题。
虽然他问的问题都是那种基础性的简单题,但我们都挺喜欢他的,因为他的态度很好,也很谦虚,总是笑眯眯的。
然后他的成绩开始慢慢有了进步,从班里倒数挤进了二本目标生的培养行列,到高三时被分到了学校唯一一个精英班。
高三一年,他的成绩仍在稳步提升,所以高考时能考出一本的成绩不是幸运,而是他一点一滴有效的努力换来的。
Part 2
说到这可能有些家长会满脸疑惑:我家的孩子也很喜欢问问题,看起来也很努力,为什么成绩就是上不去呢?
下面就说说这个“学习主动性”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不深入了解的话,很容易就陷入只做表面功夫的“假努力”上。
“学习主动性”主要体现在:学生需要摆正学习的态度,即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不管是哪个学龄阶段的孩子,只要能做到这一点,是完全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的。
一次,我们学校请来了一位衡水中学的老师同我们分享教学经验。他的有句话对我启发特别大:那些考上清华北大的孩子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全靠他们自己的自觉性。
上面提到的那个逆袭的差生身上最大的亮点就是学习非常自觉。自觉到什么程度呢?
喜欢问问题,这是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做到的,但别的学生都是问完只要明白了就好了。
他和别人不一样的是,每次问完问题都要把老师讲解的方法、思路按照自己的理解记录在一个专用本子上。还要总结一下自己当时不会做是因为什么,以及针对自己这个原因以后应该怎么改进。
这一点在很多人看来既麻烦也没有必要,所以大多数孩子会比较排斥做这件事。
其实这是大错特错的,真正拉开大家成绩上的差距的往往就是自我总结这一步。
听懂了、理解了,知识不一定就成自己的了,只有经过自我总结、自我消化才能将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
这个习惯也是大多数学霸、高考状元一直保持的,这也是一个人在行动上对“学习主动性”的最好诠释。
Part 3
最后想说一说我自己从那个学生身上学到的东西(这也是我喜欢教学这份工作的另一个原因:容易被孩子们身上的优秀特质感染)。
其实上面提到的主动性很像我们熟悉的网络热词:复盘。
不管是学生还是职业人士,要想进步快,最好的方法就是复盘,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都要认真总结一下自己的收获以及待改进的地方
一些人之所以成长得快,其实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不知道他有多么努力,所以成功没有捷径,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努力。
最后祝大家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
这篇文章就写到这儿,如果觉得对你有帮助请点+评论赞,您的支持是我前进的动力。
欢迎大家转发,分享给更多的人。
想了解更多,欢迎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