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有副对联云: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李嘉诚也说:“子若如我,留钱做什么;子若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意思是,如果子孙是优秀的,他们必定有志气,就会有实力独闯天下,创造财富,反言之,如果子孙没有出息,享乐,好逸恶劳,存在着依赖心理,留给多少财富也守不住。
笔者认为:给孩子一场成功的教育,胜比给孩子一座金山银山。
孩子的优秀,不可能横空出世,优秀的奇迹是父母用心栽培的结果。
父母要把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当成事业来做。
父母有多重视,孩子才有多优秀。学校教育也重要,但无论学校教育多么重要,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
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大多靠父母的潜移默化。拉开孩子间差距的,不是学校,而是家庭,是父母。
李双江梦鸽夫妻,事业有成,名利双收,但对子女的教育却一塌糊涂。
正因为不负责任,过度溺爱,疏于管理,他的儿子犯罪坐牢。
颜宁父母,十分重视培养孩子,成就了一位著名科学家。
孟母因有三迁,才有亚圣诞生。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所说:“孩子的优秀,浸透着父母的汗水。”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父母一辈子最重要的事业!
要教育好孩子,是需要付出心血的。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但离不开严管严教!而不是放养孩子,顺其自然。
父母们要“静待花开”,不能忽略了“默默耕耘”。不严,如何养成好品德?
李双江舍不得打孩子,误孩子一生。不严,只会让孩子我行我素,自毁前程。
教育家泰曼·约翰逊说过:“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
孩子会成什么样子,是走正道还是走歪路,是光宗耀祖还是败家子,全在于父母的管教。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以身作则,孩子才能学好,俗话说,育人先育德,育儿先育己。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默化着孩子。
谁都知道:身教胜于言教。
有的父母不给孩子制造压力,而是用自己的行动过程去引导孩子。身体力行,就是给孩子做了最好的榜样。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家庭教育对父母来说,首先是自我教育,因为教育是一种自省的过程,想管好孩子,首先就要管好自己。
塑造孩子先塑造自己,智慧的家长,会把教育的重心由教育孩子放到教育自己上来。教育好了自己,你的“影子”就会伴随孩子,孩子就会被潜移默化,自然会越来越好。
经验告诉我们:优秀孩子都是“陪”出来的,父母的陪伴才是有效的教育。教育从陪伴开始,有效的暖心陪伴和合适的付出,才会结出真“果”。
曾有报道:有父母租房20年培养出3个学霸”的故事,其家女儿送进哈工大硕博连读,大儿子就读于知名军校,小儿子考入清华大学。其父母觉得:对教育的投资就是最好的投资。
所谓“别人家“的孩子,是他们的父母“陪”出来的。养得好不如陪得好,陪不是空陪,是引导,是纠正。
父母上进,孩子追梦!有父母说:“我努力,是为了让孩子持之以恒地追梦,不被现实所拖累。”
虽“虎父无犬子”,但没有天生能成为教育内行的父母,也没有不需要学习的父母。教育孩子的王道,就是父母执着努力前行,与孩子一起成长。
最后,温馨提醒天下父母们!
孩子是你的未来,教育好孩子,永远是作父母的你一辈子中最重要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