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有一所“百年大专”,分数线超本科11分,本地考生挤破头进

2022年10月11日15:15:58 教育 1940

文/米糖

导语:河南省高等教育发展困难重重,不是没有资源,而是都没发展起来,原因几何?

河南有一所“百年大专”,分数线超本科11分,本地考生挤破头进 - 天天要闻

众所周知,河南是高考大省,每年参与高考的人都遥遥领先,2022年突破125万,创造了历史新高。

河南省不光参加高考的人数多,本省的高等教育资源还有限,因此才导致“高考难”困境频发。

河南有一所“百年大专”,分数线超本科11分,本地考生挤破头进 - 天天要闻

各高校投放到各省的名额是有限的,按排名确定分数线,河南省考生多,每年都出现一分一段的情况,600分以上的考生就有上千个,因此分数线也比其他省份高。

比如, 辽宁省580分考生,能报考外省一所不错的重点本科,甚至能擦边进211,而河南省580分考生,只能报考外省一所普通的本科。

如何解决河南省高考难困境?教育部给出方案。

河南有一所“百年大专”,分数线超本科11分,本地考生挤破头进 - 天天要闻

教育部支持河南省设立高等学校

人大代表提到:积极支持河南省设立高等学校、支持河南高校改善办学条件和提升办学水平、支持河南高校人才队伍建设。

教育部对此也给出肯定答案,将采取一系列政策支持河南高等教育发展,助力提升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相关工作已经取得成效。

河南有一所“百年大专”,分数线超本科11分,本地考生挤破头进 - 天天要闻

首先支持河南高校进行双一流建设,河南大学郑州大学两所高校在下一轮双一流选拔的大名单中。

其次积极建设新高校,这两年关于河南建设新高校的消息不断传出,10月7日就确定了一所新高校南阳师院南水北调分院项目。

还有河南电子科技大学、郑州航空航天大学、传媒学院、音乐学院等专业领域内的高校,也都在筹备中。

河南有一所“百年大专”,分数线超本科11分,本地考生挤破头进 - 天天要闻

目前河南省只有一所211大学郑州大学,每年承受着巨大招考压力,因此建设新名校也是志在必得。

河南省也算是拥有文化底蕴沉淀的“老城”,难道除了郑大外,就没有百年老校吗?当然有,只是经过历史的变迁,都没有发展起来。

河南有一所“百年大专”,分数线超本科11分,本地考生挤破头进 - 天天要闻

河南有一所百年老校,只可惜如今只是“大专”

“焦作师范学校”“沁阳师范学校”这两个校名现在都在网上搜索不到了,只有零星的消息。

但其实这两所学校都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沁阳师范学校,前身要追溯到1907年的怀庆师范学堂

河南有一所“百年大专”,分数线超本科11分,本地考生挤破头进 - 天天要闻

焦作师范学校也始建于1948年,都是拥有百年历史的老校。

但经过历史的变迁,却都荡然无存了,没能成为河南省高等教育的支柱。

河南有一所“百年大专”,分数线超本科11分,本地考生挤破头进 - 天天要闻

2002年,焦作师范学校、沁阳师范学校、焦作教育学院合并组成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看校名也知道这是一所大专,结合了两所百年老校,最终却沦为大专,也是让人唏嘘不已。

但焦作师范高等学校并不是普普通通的大专,在河南有着“小清华”之称。

学校共有三个校区,分别是新校区、南校区、北校区,共设有12个学院、45个专业,其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计算机、电子商务等专业都非常热门,为河南省相关领域输入了不少人才。

河南有一所“百年大专”,分数线超本科11分,本地考生挤破头进 - 天天要闻

作为专科小清华,焦作师范高等学校每年高考分数线都不低。

2022年录取的文科考生最高分为486分、最低分为442分,平均分达到了447分,比本省文科二本分数线高2分

理科最高分462.1分、最低分409分,平均分416分,超理科二本分数线11分

由此可以知道,焦作师范高等学校的实力,在专科中处于领先的位置,在河南省也非常吃香,虽然分数线很高,但每年本地考生都是挤破头往里进。

河南有一所“百年大专”,分数线超本科11分,本地考生挤破头进 - 天天要闻

高考是省内选拔,河南考生不必太过焦虑

除了焦作师范高等学校是未发展起来的百年大专外,河南大学也历经风霜的百年老校。

始建于1912年,曾是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之一,另外两所是清华和南洋公学。

还是五所国立中山学校之一,其余四所分别是中山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清一色的985,只有河南大学,经过百年的历史变迁,如今只剩下尴尬。

河南有一所“百年大专”,分数线超本科11分,本地考生挤破头进 - 天天要闻

很多老校都没发展起来,让河南出现高考难的问题,但这都是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考生不必太担心。

要知道高考都是省内选拔,省内的排名,决定你最终上哪所学校,省内考生都处于同一起跑线,并没有参差之分。

所以河南考生也不用因为地区感到太过于焦虑,做好自己、专注在学习上,只要你成绩够高、实力过硬,总会考上有不错的发展。

河南有一所“百年大专”,分数线超本科11分,本地考生挤破头进 - 天天要闻

话题讨论:

此前你知道河南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百年老校吗?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山西运成印刷机械配件有限公司开展《弟子规》专题培训活动 - 天天要闻

山西运成印刷机械配件有限公司开展《弟子规》专题培训活动

5月7日,山西运成印刷机械配件有限公司邀请国学讲师李东,以河东地区深厚的传统文化为根基,开展了一场《弟子规》专题培训活动,通过将经典国学智慧与现代企业管理、员工职业素养及家庭伦理教育相结合,助力团队凝聚力与人文素养双提升。图为该公司员工与李东就培训内容互动交流。 本报记者 金玉敏 摄 【来源:运城日报】 ...
上戏招生办回应黄晓明金世佳进复试:他们还需加试3科笔试,规则显示单科低于60分不录取 - 天天要闻

上戏招生办回应黄晓明金世佳进复试:他们还需加试3科笔试,规则显示单科低于60分不录取

近日,演员@黄晓明 、@金世佳 向上海戏剧学院申请读博的消息在网络发酵。5月12日,上戏发布的名单显示,两人报的是“申请-考核制博士”,均通过了初试进入复试。 上戏招生办老师告诉红星新闻记者,复试阶段设有笔试环节,首先据招生简章,所有进入复试考生要参加“专业知识考核”笔试。记者注意到,黄晓明、金世佳是以同等...
教育部:禁止学生直接复制AI生成内容作为作业答案 - 天天要闻

教育部:禁止学生直接复制AI生成内容作为作业答案

5月12日,教育部发布《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指南(2025年版)》和《中小学生成式人工智能使用指南(2025年版)》(以下简称《使用指南》),以科学规范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其中《使用指南》提出,禁止学生直接复制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作为作业或考试答案,限制在创造性任务中滥用人工智能。《使用指南》紧密围绕生成式...
别人家的课间!“校园好声音”组团唱红歌 - 天天要闻

别人家的课间!“校园好声音”组团唱红歌

“红歌小舞台,有梦你就来!”在玉溪聂耳小学,课间15分钟的音乐展演正成为美育新课堂。孩子们通过传唱红色经典,在歌声中感悟家国情怀,让思政教育“声”入人心。 5月9日清晨,随着第一个课间铃声响起,玉溪聂耳小学的“红歌小舞台”课间活动如期开演,两位小歌手手持话筒,以《中华少年》《在歌声中成长》两首歌曲点燃了围...
各地专家在沪研讨“双一流”高校如何破解改革难题 - 天天要闻

各地专家在沪研讨“双一流”高校如何破解改革难题

由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教育部教育大数据与教育决策实验室、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教育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共同承办的“强国之路与‘双一流’建设模式创新研讨会”日前举行。本次研讨会围绕“双一流”建设模式创新、学科交叉融合、人才培养体系重构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研讨会...
闹心!笔试第二第三因为分差太大放弃面试,而面试第一名被刷 - 天天要闻

闹心!笔试第二第三因为分差太大放弃面试,而面试第一名被刷

在竞争激烈的求职战场上,某职位的笔试成绩公布后,第二和第三名的考生望着与第一名之间那犹如鸿沟般的分差,心中的希望之火瞬间熄灭,毫不犹豫地直接放弃了后续的面试。在那肃穆的候考室里,电子屏醒目地显示着第一名考生的最终成绩,那一刻,整个考场仿佛被
校长开始摆烂的6个苗头!有一个就危险了 - 天天要闻

校长开始摆烂的6个苗头!有一个就危险了

当校长的最怕啥?不是忙忙碌碌,而是心里的负面情绪已经到达顶点还不自知!这6个校长开始“摆烂”的征兆,但凡占一条,就得赶紧醒醒了——啥都自己说了算听不进老师意见有的校长把自己当“一言堂”老大:• 改教学模式,不跟老师商量,直接宣布“以后全用小组合作,每节课必须讨论10分钟”,根本不管有的班级学生基础差,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