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国际范”,中法携手培养未来卓越工程师。作为习近平总书记此次在沪考察面对面相见的唯一外籍教师,伯涵峥(hamza boukili)所在的上海交通大学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9日推出首届“笛卡尔班”,联合法国两大顶尖高校集团——巴黎综合理工大学与巴黎文理研究大学,构建“数理+ai+工程”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年前,中法两国元首发布《关于人工智能和全球治理的联合声明》,提出双方将共同致力于发展安全、可靠和可信的人工智能,支持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建立全球治理规则。“未来拔尖创新人才的两大核心素养就是人工智能和跨学科能力,”同为数学老师和ai创业者,伯涵峥(hamza boukili)用流利的中文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这也是“笛卡尔班”课程体系核心内容的两大维度。
伯涵峥接受采访。徐瑞哲 摄
法国在数理教育领域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拥有严密的知识体系、深厚的历史沉淀和卓越的人才培养传统,法国数学家连获菲尔兹奖达20年左右。法国数学不仅注重基础理论研究,也善于将数学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对此,中法名校合作办班突出数理与ai的底层融合,既继承法式教育在抽象建模与逻辑推演方面的训练优势,又融合交大工科教育在工程应用与系统实现中的学科传统。
上海交大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合作院校是被誉为巴黎“清华北大”的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巴黎文理研究大学。三方面向2025级本科生,共建以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勒内·笛卡尔命名的“笛班”,打通从数学原理到技术落地的全链条人才培养路径。同时,课程体系特别融入科技伦理、科技政策、科学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内容,并开设ai全球治理专题模块,引导学生理解人工智能发展所带来的伦理、法律与监管挑战。
《新闻联播》中的伯涵峥画面。
教学采用中英法三语授课方式,注重提升学生的跨语言表达力与跨文化理解力,鼓励其在全球语境中思考“可信ai”与技术向善等议题,成长为科技与人文兼备、具备国际引领力的ai新生代。海外研修与交流方面,由学院出资,支持学生赴法国预科学校、顶尖工程师学校、知名研究机构进行1至3个月的科研训练,强化学术与文化融合。
新班采用双导师制培养,由交大与法方高校专家共同指导学生开展科研训练,推动学生本科阶段即进入高水平科研轨道。学生可优先获推荐进入中法双硕士、双博士项目,同时获得上海交通大学与巴黎综合理工大学、巴黎文理研究大学等世界名校的硕士或博士文凭,取得中法双方认可的高水平学术成果。此外,毕业生可灵活进入全球顶尖高校与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国际组织等,投身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兴行业。
伯涵峥在上海创业。资料照片
“笛卡尔班”作为合作办学十多年的巴黎卓越工程师学院本硕融通体系一部分,本科直研无名额比例限制。同时,班级学生可取得法国工程师职衔文凭(diplôme d’ingénieur),该文凭相当于中国硕士学位,在欧洲及全球工程界享有高度声誉。迄今,巴院已累计培养7届硕士毕业生,80%以上投身国家重点单位、世界五百强企业或国际研发机构,另有近20%进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巴黎综合理工大学、牛津大学、洛桑联邦理工大学等全球顶尖高校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