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姜赟 通讯员 沈秋妍
全国各地高校陆续开学,有不少学生要跨越大半个中国去上学。南方学生在北方,北方学生在南方,他们过得怎么样?来看看他们眼中南方和北方到底有啥不一样的。
一个高考志愿,把杭州的韦吉送去了黑龙江的哈尔滨,一座冰城。
我从没见过像沙一样的雪
哈尔滨十月中旬就入冬了,这里的冬天晴天很多,也很干燥,雪像沙子一样干,落在衣服上是不会融化的,可以轻轻吹走。

而且每个学校都有免费冰场,十一月开始就可以溜冰了,南方就很少有室外的溜冰场,我也是来了这里学会的溜冰。

韦吉在学校溜冰
因为天气的关系,北方的寒假总是放的比南方要早,所以我南方的同学总是会很羡慕我。
室外零下,室内是夏
冬天冷的时候,南方一般是打热空调的,到了北方才知道,暖气其实就是钢管里通热水,而且我们这里是会统一开的,会开长达半年的时间。开了暖气之后,室外零下十几度,室内可以达到二十度,穿短袖就很舒服了,甚至有的时候还得开窗降温。
像我在南方冬天是要发冻疮的,这里就完全不会长,放寒假回家去了就又复发了。
刚开始洗澡真有点害羞
南方来的一开始真有点不习惯,北方都是固定的大澡堂,里面还有专人搓背,一个澡堂一个搓澡大爷,搓背、火罐、针灸、推拿都有,说实话刚开始洗澡真有点害羞,不过洗完感觉自己都干净了不少哈哈。
菜都是大碗装的
来了哈尔滨,菜都是大碗装的,可能北方到处都是一米八是为了拿这个碗。来了这里经常吃饺子,而且因为东北饺子皮都是手擀的,吃起来很筋道。这里还有烧烤也是特色,东北烧烤比南方的要好吃,齐齐哈尔可是国际烤肉之都。他们吃烧烤的时候,绝对要吃蒜,还有洋葱,东北喜欢吃青色的洋葱,而且喜欢不太熟的洋葱,很辣。

君君是从河南到浙江念书的,来杭州两年。
“南米北面”是假的?吃饭还有时差?
其实按理来说,“南米北面”应该是最显著的差异,但是实际情况却很微妙。南方人其实也是经常吃面食的,比如杭州的片儿川,以及各类汤包。但是实际上北方的包子皮会更厚一点,馅也是不带汤水的那一种,南方就更偏爱薄皮灌汤小笼包。北方虽然也有胡辣汤、炸油条做早饭,但是南方的炒面、炒粉配豆浆就吃起来有点油。但是南方人真的很会做各种糯米糕点,还很精致很好吃,重点是可以一个一个卖,北方都是一盒一盒的。

对于食物的日常称呼也不一样,比方说北方人称呼蒸熟的白米饭是叫“蒸米”,但是南方这边人家的“吃饭”,指的是“吃白米饭”,而“吃面”在北方也同样是用来特指“吃面条”,并非普遍意义上的“吃面粉做的食物”。
不仅如此,连吃饭都有时差!南方吃饭的点儿是真的很早,在这里一般吃午饭十一点多,吃晚饭五点多,而在北方要晚一个半小时左右。
听不懂!南方自带加密版方言
在南方体会到了“别人打电话根本听不懂”的无奈,我们一个寝室四个人,只有杭州室友说话像加了密一样,相比起来北方的方言就基本都是普通话的发音,很容易就听懂了。
北方人认证:南方真的比北方冷!
在我的印象里,南方应该是一个常年为候鸟提供过冬服务的地方,但是真的来到这里才发现“童话里的故事都是骗人的”!夏天热得烫脚,冬天又潮湿又冷,因为潮湿所以更冷,还没有暖气。长三角地区人民最抗冻才是真的!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