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樊舒瑜
品质淄博当有品质教育。
7月14日,一场以“看身边教育变化”为主题的观摩活动正式启幕。
值得关注的是,这场由淄博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孙英涛亲自带队,市人大代表共同参与的入校调研,更像是一场对教育系统的阶段性检验。

张店区齐润小学、淄博美达菲双语高级中学、张店区第一幼儿园、齐盛高级中学……所去六校,特色、风格各有不同。
选择背后,基于怎样的考量?又能对当下淄博教育进行怎样的诠释和解读?
愿景如期
独具“园林式”特色的现代化设计、崭新的塑胶跑道、错落有致的教学楼……观摩活动首站地点选在了张店区齐润小学。
“办学伊始,学校通过并入祥瑞园小学教育集团开始试水集团化管理。”张店区齐润小学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通过发挥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优势,有效破解了‘择校热’,让新建学校也快速具备了高质量的办学水平。
其实,齐润小学的案例,在淄博并不是孤本。在随后观摩的学校中,齐盛高级中学、张店区重庆路中学,都是淄博集团化办学的典型案例。
近年来,针对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象,淄博下了不少功夫,但仍然存在同一区县学校之间、城乡学校之间教育不均衡的情况。正因如此,“集团化办学”快速被提上日程。通过此举,不仅可以借助名校资源带动薄弱学校,还可以复制名校样板建造新校,实现“以强带新”发展。
课程共创、问题共研、教师共培、资源共享、成果共用……经过多年探索,淄博在集团化办学方面的优势已初步显现。

“市教育局把集团化办学作为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不断拓宽集团化办学实施路径,全市集团化办学取得了显著成效。”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宋乐宝介绍说,“目前,全市集团化办学累计达到62所,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显现。”
未雨绸缪
之后的张店区第一幼儿园(南园)之行,又为参加活动的代表带来了新的体会。
别致且富有童趣的环境布置,饱含儿童化的设施搭建及配套。在孙英涛如数家珍的带领讲解之下,一项关于教育新命题的答案呼之欲出。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义务教育之外,做好学前教育日趋重要。
对此,市教育部门协调加快推进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扩增,努力办好“家门口的幼儿园”。
“园区去年9月投入使用,解决了周边适龄儿童入园难问题,使广大市民享受到家门口的优质教学资源。”张店区第一幼儿园工作人员介绍说。
张店区世纪花园幼儿园的做法同样可圈可点,该幼儿园前身是市直机关第三幼儿园的民办性质分园,2021年9月转为区属公办幼儿园,是张店区配套园整治工作中首批民转公幼儿园。
“转为公办园后,管理费由原来的1280元调整为429元,收费虽然大大降低,但保教质量不变,让居民实实在在享受到政府的学前教育普惠政策,是我们始终致力的方向。”该幼儿园园区负责人介绍。
扩大优质园校建设,让孩子们都有“好学上”,这不是一句空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梳理发现,今年以来,淄博9所中小学新改扩建项目已开工5所;新改扩建42处幼儿园中,18处新建项目已开工17处,24所改扩建项目已开工14处。
也就是说,随着更多优质园校“次第开花”,群众的教育需求将得到进一步保证和充实。
更高更优
教育高品质提升当下,对国际学校的引进和打造,衡量着城市教育的高度和广度。
2021年底,淄博教育系统发布《教育品质提升三年攻坚行动》,围绕教育品质提升做出明确而又细致的任务目标。其中,建成投用国际化学校,发挥优质高端教育资源示范引领作用,成为上述行动的重点工作之一。
而此行的淄博美达菲双语高级中学,正是对这一问题的有力回应。
作为淄博真正意义上的首所国际学校,官方资料显示,该校是由淄博市委市政府引进、经淄博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一所示范性、引领性全日制民办高中学校,致力于为淄博全市范围内学生提供个性化、多元化、国际化教学服务。
通过观摩,代表一行在感慨于教育领域改革之大之广之深的同时,也感受到了淄博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决心和信心。
“教育系统为民办实事永远在路上。”孙英涛表示,“淄博市教育局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师生群众‘急难愁盼’办实事办好事,奋力书写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新答卷’。”
而在这场活动的佐证之下,也为不少时下群众关心的教育话题,给出了淄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