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教司司长所编写的《中国高等学校变迁》,实为中国大学的发展史。
(续一)
第五名:1906年成立的四川大学法学类系科。
发展沿革: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办学传统深厚。资料介绍,四川大学法学院创始于1903年,初称“课吏馆”、“仕学馆”。1905年四川总督锡良在原仕学馆的基础上创办四川法政学堂,次年正式开学。至1933年,国立四川大学的法学院与文学院、理学院并列,而法学院包括法律系、政治系和经济系。法学院学生达千人规模。
第六名:1906年成立的山西大学法学类系科。
发展沿革:明清时期,山西商帮的经商成就,极大推动山西的教育事业。山西大学为中国最早诞生的大学之一。该校法学院创始于1906年,初名法科法律学门,属山西大学堂早期的文、法、工三科之一。1931年,山西大学堂正式更名为山西大学,所设文、法、工三科改为三个学院,其中,法学院为山西大学规模最大、毕业生人数最多的学院。
第七名:1907年成立的河南大学法学类系科。
发展沿革:“老家河南”,为中华文史的重镇。河南大学法学院源于1907年的河南法政学堂。先后经历了河南法政专门学校(1912)、国立第五中山大学法学院(1929)、省立河南大学法律系(1930)、国立河南大学法学院(1942)等阶段。是中原大地法学的先驱者之一。
第八名:1908年成立的武汉大学法学类科系。
发展沿革:在中国高等学校中,武汉大学法学院可能有个“唯一”:
武汉大学老法学院大楼与武汉大学老图书馆、武汉大学“老斋舍”等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个荣誉很珍贵。
而武汉大学法学院的资历也老,她源于1908年湖广总督赵尔巽向清政府奏请设立的湖北法政学堂,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成立时,法学院就成为其重要组成部分。
1958年,武汉大学法学院被调整至湖北大学,即现在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979年武汉大学恢复法律系,1986年重建法学院。
第九名:1909年成立的兰州大学法学类科系。
发展沿革:有丝绸之路“魅力之城”美誉的兰州,教育事业亦不甘落后。其法学院历史,可上溯至1909年(清宣统元年)。是时,为兰州大学前身一一甘肃法政学堂。1913-1946年,甘肃法政学堂先后改组为甘肃公立法政专门学校、兰州中山大学、甘肃大学等。1946年8月,兰州大学正式成立,分设法学院,文学院等4个学院,其中以法学院力量最强,人数也最多,当为中国高校中一少有现象。
第十名:溯源至1912年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大量的历史遗留说明,1912年出生的朝阳大学,在中国法学院演变史上居有极其特殊的地位,中国政法大学渊源于她;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相关科系也渊源于她。
发展沿革:中国近代法学,曾有“南有东吴,北有朝阳”一说。即,“东吴大学”、“朝阳大学”,为中国法学两个“诞生地”。个中的朝阳大学创办于1912年(民国元年)。由法学界著名人士汪有龄、江翊云、黄群、蹇念益等先生创办。她是一所以法律、政治、经济等系为主的著名的法科大学。
1949年由人民政府接管,在原址建立了中国政法大学。次年2月,中国政法大学与华北大学、华北人民革命大学合并成立中国人民大学。
初创的朝阳大学虽是一所私立的法科大学,但享有盛誉。前述“南有东吴,北有朝阳 ”,是从中外法系应用上来区分的。其中,东吴大学,崇尚海洋法系,即英美法学。朝阳大学,崇尚大陆法系。所以,一时有“无朝(阳)不成(法)院”的比喻。
百年前,中国人民大学的始创学校朝阳大学,为传播近现代法学、经济学、政治学和司法制度作出贡献。为中国法学摇篮之一,百年后,中国人民大学弘扬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仍然是中国法学的摇篮之一。
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等高等学校的源头。
(二)
待 续。
张光忠,草拟于2022.7.4.北京金融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