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重作出服从调剂决定,2022高考志愿填报,这些建议请收好

2022年07月03日14:38:20 教育 1189

微信搜一搜“51艺术桥”,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2022艺考资讯

温馨提示:

关注公众号——栏目页对话框回复关键词

——点击查看栏目页2022艺考,获取最新高考信息大全(每日更新)


高考志愿填报,关系到考生十二年寒窗苦读的成果,很多考生及家长在纠结:城市、学校、专业哪个优先选?“热门”“冷门”专业如何选?1分不浪费好不好?专业调剂要不要服从?我们一起来看看专家的经验分享吧!

1

先选“城市”还是先选“大学”

慎重作出服从调剂决定,2022高考志愿填报,这些建议请收好 - 天天要闻

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去大城市发展,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杭州、武汉等城市经济发达,教育资源丰富,是多数考生读书首选的城市,这需要高考分数决定。

01

高分段考生优选大学

学校的层次越高,拥有的学习、就业和发展资源就越丰厚。一流大学水平高,教育的福泽自然就多。


高分段考生有能力和很大概率可以冲击顶尖名校,建议高分段考生优先选择学校,毕竟无论将来选择考研还是直接就业,名校的背书对学生非常有利。




02

中分段考生优选城市

除“双一流”建设大学外,其他高校的实力和条件本质上差别不是很大,如果有差别,多体现在就业的机会方面。


相对来说,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杭州、武汉等一线城市就读的大学生,将享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在那里耳濡目染了四年,其眼界和认知都会与所在城市同步,自然留在本城发展的机会也会更多,也更容易融入其中。


反之,如果在三线、四线城市读书,毕业后再到一线城市工作和生活,遇到的困难就会多一些。


03

成绩一般考生亦优选城市

成绩不很理想,在本地和经济发达城市都只能选相对普通的学校,可又很想去发达城市看看,那就不要犹豫,鼓起勇气选择城市,原因有三:


一是一线城市有着别的城市无法比肩的资源和机遇,可以领先看到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最领先的科技、服务、理念,增长的见识一生受用无穷。


二是很多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很强,如果在大城市就读期间,主动接触社会、努力创业,发挥自己的特长,毕业后也有不错的发展。


三是一线城市竞争力较强,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争取国内考研或国外读研,提高自身竞争力。



2

“学校”优先还是“专业”优先

慎重作出服从调剂决定,2022高考志愿填报,这些建议请收好 - 天天要闻

这是个两难选择,大部分学生填报志愿时都会有这样的困惑,主要原因是考生既想进名校,又想读热门专业,但是往往鱼和熊掌不可兼顾。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平台,学校是专业发展的平台,好的专业不可能脱离学校而存在,这就要求考生明确自己“想干什么”与“能干什么”。

01

精心规划,明确职业定位

志愿填报要坚持兴趣优先,但当自己不清楚“想干什么”时,则要明确“能干什么”。定位自身“能干什么”,可参照如下方法:


一是以特长为依据,特长不等于兴趣,但特长往往是自身兴趣所在。考生可结合自身特长或者高中阶段擅长的科目填报相应专业。


二是明确职业能力倾向,若未发现自身特长,可以通过老师、同学及家人的评价或相关测评进行分析,进一步明晰职业道路。


02

职业目标明确,优先选专业

专业是大学生重要的“标签”,专业学习的目的是掌握不同行业的从业能力,提供从事某种职业的可能。


如果考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非常清楚,有明确的专业意向和兴趣,立志在某一领域学习深造,建议优先选择专业。


只有“选对专业”,才有更多机会“入想干的行”。选择专业一定意义上就是选择未来的职业。


03

职业目标不明确,优先选学校

大部分考生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较模糊,对学习哪种专业能够实现职业理想并没有深入探索。这种情况下,考生可优先选择学校。


一方面,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底蕴和内涵,大学精神、学风、校风、人文底蕴等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另一方面,大学都在推行大类招生,考生进校后有机会申请转专业或者选修二学位,考生有更大的专业选择空间,同时进校后可以充分了解专业内涵,作出理性选择。


3

“热门”与“冷门”专业如何选择

慎重作出服从调剂决定,2022高考志愿填报,这些建议请收好 - 天天要闻

填报志愿时许多家长都会问“哪个专业是‘热门’专业”?“哪个专业是‘冷门’专业”?


其实,对高校来说无所谓什么是热门专业,什么是冷门专业。不管是热门还是冷门,高校的教师还在那里,高校的条件还在那里。


所以,热门与冷门的制造者不是高校,而是家长和考生。当然也不能说是家长和考生本身,而是社会造成的。


一般认为,“热门”专业被认为是具有巨大就业潜力和发展潜力的专业,“冷门”专业则被认为是不具有巨大就业潜力和发展潜力的专业。


其实“热门”和“冷门”本身是相对的,要辩证地看待专业“热”与“冷”的关系,考生应把目光放长远,理性对待。

01

“热门”专业只是相对一个时期有效

“热门专业”具备人才市场紧俏,工作环境好,收入相对较高等就业前景方面的优点。


但热门专业也具有很大的时间依赖性,而且“热”的周期有长有短,这主要取决于国内外经济发展状况和趋势,以及学科自身发展,人才市场供求比例。


02

“热门”与“冷门”并不是一成不变

当前的热门专业并不意味着以后仍是热门专业,当前的冷门专业并不意味着以后仍是冷门专业。


从近年的报考来看,土木类、财经类、医学类和计算机类等专业都显示为“热门专业”。


现在“热门”的专业,不一定永远“热门”,而现在“冷门”的专业,也不一定永远“冷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03

“热门”专业并不等于是就业“热门”

大部分考生在选择专业时是根据现有的专业热门程度来选择,看到热门专业就挤破头去选,不管自己是否合适,也不管四年之后发展前景如何。


近些年选择金融专业、财务专业、法学专业的考生很多,竞争激烈,以至于供大于求,脱颖而出的概率小,甚至有可能出现“毕业即失业”的人才过剩现象。


因此,志愿填报要以自身“能干”的专业为前提,兼顾就业前景,不可盲目跟风。


4

1分不浪费“好”还是“不好”

慎重作出服从调剂决定,2022高考志愿填报,这些建议请收好 - 天天要闻

“不浪费1分”的想法存在于很多考生及家长心中。“志愿填得好,等于多考20分”也就成为很多人报考时的策略。


所谓不浪费1分,其实就是用比较低的分数去了一个比较好的学校,最好是你能擦着某个学校的最低分,或者高出一两分进入。这样听起来性价比较高,但超低空飞行的技术,也存在很大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01

容易导致滑档

追求末位进入某个学校和专业,本身就是一件极小概率的事。每年每个学校在我省的录取都有一个分位段,尤其是实行平行志愿之后,分数优先,每个学校录取的考生从最高分到最低分的区间很小。考生想卡着低分进入某所学校,概率很低。


人们看到的“低分高就”是个案,只看到了侥幸进入某学校或某专业的成功宣传,却看不到多少人做了相似的选择,却都失败了。如果去了征集志愿,那就更浪费分数了。


02

失去专业选择权

为了避免征集志愿,大部分人会选择服从调剂,这时候考生就会丧失专业选择权。


调剂的风险就是学生会被自己完全不了解或者不喜欢的专业录取。


03

入校学习压力大

如果考生以低分进入某所大学,入学后面临的压力则较大。在教育心理学有个名词叫做“大鱼小池塘效应”。如果考生身边的人都比自己优秀,考生很容易自尊受到打击。如果调整不好,会给学业带来不良影响。


好的志愿填报方案是充分考虑孩子的发展规划,既不“死磕”名校,更不追逐热门,应该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性格特点、职业性格倾向、学科成绩优势,以及高校学科优势、专业设置、就业前景等诸多因素,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5

专业调剂是“服从”还是“不服从”

慎重作出服从调剂决定,2022高考志愿填报,这些建议请收好 - 天天要闻

高考志愿填报专业服从调剂好还是不服从好?许多考生及家长都会在服从调剂一栏犯难。“专业服从调剂”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考生要统筹考虑。

01

弄懂专业服从调剂的概念

“专业服从调剂”是指高考分数达到所填报学校的投档线,但未达到所报专业录取分数线,同时该校仍有专业没录满可以录取,这样如果考生服从专业调剂,便会被该未录满的专业录取。若不服从调剂,该校便不会录取,就会被退档。


02

掌握平行志愿的录取规则

平行志愿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的原则。


如果考生所填报平行志愿有多个院校符合投档条件,只能投档到排序在前的一所院校,且只能投档一次。

如果考生所填报的专业志愿都未能被录取,选择专业服从调剂则可能被调至院校其他还没有录取满额的专业。


如果考生不服从专业调剂一旦被退档,而考生该批次其他平行志愿将不再被检索,则只能等待征集志愿或者参加下个批次录取。服从调剂可以增加被录取机会,但也要做好被不喜欢的专业录取的思想准备,被调剂到的专业极有可能与报考初衷相差甚远。


如果不服从专业调剂,虽然够了院校提档线,但不够所报专业的专业录取线时,则会失去了进入这个学校的机会。


03

慎重作出服从调剂决定

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关键看考生个人意愿,是更在乎学校还是专业。


如果考生很在乎学校,专业放在其次考虑,就可以填报服从调剂,很多高校入学以后还可以转专业。


如果考生更看重专业,可选择不服从调剂,学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学生往往提不起学习兴趣,学起来也很吃力。


建议考生在报考时要拉开专业梯度,选择的几个专业尽量冷热搭配,减小被退档的风险。

微信搜一搜“51艺术桥”,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2022艺考资讯

温馨提示:

关注公众号——栏目页对话框回复关键词

——点击查看栏目页2022艺考,获取最新高考信息大全(每日更新)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国科大1.5万名学生今天毕业 - 天天要闻

国科大1.5万名学生今天毕业

7月6日,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年度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雁栖湖校区举行。该校7114名博士毕业生、8108名硕士毕业生、394名本科毕业生圆满完成学业。清晨5时许,一辆特殊的列车从北京北站驶出,这是国科大的毕业专列“科学号”。
增分100分以上的复读生有话说(三) - 天天要闻

增分100分以上的复读生有话说(三)

我校25年高考复读生平均增分86.5分最高增分202分增分100以上49人,占比34%增分80分以上86人,占比59.7%物理组合平均分496分历史组合平均分508.28分物理组合强基率由24年高考的4.76%提升至50.48%本科率由24
高考结束考生家长仍需警惕,网警护航高考警惕花钱改分骗局 - 天天要闻

高考结束考生家长仍需警惕,网警护航高考警惕花钱改分骗局

高考加油高考已经结束,千万考生家庭进入等待查分阶段。然而,在这段紧张而充满期待的日子里,一些不法分子也瞄准了考生和家长的心理,编织各种“提前查分”、“内部改分”、“特殊招生指标”、“花钱保录取”陷阱,利用“焦虑”牟利,家长稍有不慎,就可能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