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利物浦大学:积极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人才

2022年06月29日11:56:09 教育 1597

6月24日,扬子晚报“首席有约”苏州名校游直播走进西交利物浦大学,对话校长、院长、校友,解读西浦办学特色,带考生和家长深度了解这所充满魅力的国际化高等学府,直播在扬子晚报多个平台推出,共吸引了90多万网友关注。

建校16年来,西浦独特的办学理念和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各界认可,被誉为“中外合作大学的标杆”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探路者”。2021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就业形式的持续冲击,西浦2967名2021届大陆本科毕业生逆风破浪,实现了94.91%的毕业去向落实率,赴世界各地追寻学业和职业理想。其中,2544人毕业后选择继续海内外升学,占85.74%。858人进入全球排名前十顶尖学府深造,占33.73%。

西交利物浦大学:积极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人才 - 天天要闻

学子故事

经历疫情下的低谷与绝望

狂揽耶鲁等13项名校录取

邓越骞大学四年,疫情陪伴他两年半,大三的“危机”爆发时同时面临几重压力:课业、科研和英语。经受疫情考验的他,狂揽耶鲁大学等13项顶级名校录取。

因为英语基础比较弱,EAP(学术英语)课上,邓越骞主动坐到靠前的位置,以便和老师有更多的交流互动;下了课,有什么问题他就当场问,或是提前写好作业、向老师寻求建议。西浦三年多的积累让他的英语能力有了实质性的提升,特别是整体思维能力的进步。“西浦给的环境足够好,上完两年EAP课后,大家整体英语水平都会提升,很快能达到用英语和老师交流、用英语做汇报做演讲的要求。”

西交利物浦大学:积极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人才 - 天天要闻

邓越骞表示,最大的压力从大三第一门课考砸开始。“我发现自己落下的东西太多了。我下定决心,把自己切换到一个主动的、紧张的状态:做好复习规划、做好时间管理,每天都是冲刺状态,一天的空闲时间甚至压缩到只有五分钟……我的紧迫感被唤起了。我发现,当我调整到一个非常高效、非常亢奋的状态,之前看起来高渺的那些目标变得都可以实现了。”

受疫情影响,邓越骞科研经历没有前几届同学那么完整。大三暑假前夕,他联系孟佳老师,申请进入他的实验室做科研。孟老师给他安排了一个和申研方向很对口的项目。“这是一个关于RNA修饰,生物测序技术和计算机领域的交叉课题。从学习课堂基本知识,转化到解决科研问题,前期适应还是有一点困难。在博士生学姐帮助下,我自学网课资料,去理解计算机所需的逻辑和数学语言,把机器学习工具这部分内容自学起来。”

暑假后,在孟老师建议下,邓越骞延续课题方向,把它拓展成毕业论文,继续往下推进。这成为他本科期间一段非常关键的、正式的科研经历,也成为申研时的很大优势。“我保持了一整年高强度的战斗状态,直到陆续收到耶鲁、卡内基梅隆、约翰·霍普金斯、伦敦大学学院等名校的13项研究生录取。”他最终选择了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生物学专业。“正是在高点和低点的碰撞里,才决定了我未来将去向哪里。”

西交利物浦大学:积极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人才 - 天天要闻

非典型“热血漫画主人公”:

从“游戏小子”到剑桥学者

“申请剑桥前,我感觉这是一件希望不大但是不做会后悔的事。”对于从小就喜欢游戏和漫画的曹双源来说,去剑桥这样的世界顶尖学府读书,是一次想要突破极限的尝试,这背后支撑他的,是他在西浦四年的经历。四年里,他找到了更适合自己兴趣的创作方式和发展方向,不仅是成为了更好的“学生”,更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怀有对漫画、游戏、电影的热情,他选择了影视艺术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它的课程有艺术也有技术,让我没想到的是,这个专业让我在艺术和技术之外,找到了另一个方向。”大二时数字媒体艺术概论的一次作业,让他跳脱出玩家和制作者的角度,作为一名研究者去看待熟悉的作品,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有趣经历。“艺术和研究并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体的存在——艺术家也可以是善于刨根问底的学者。”

西交利物浦大学:积极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人才 - 天天要闻

真正让他下定决心想要走研究学者路线的契机,是大三刘芳老师带着做交互式艺术项目“山之间”之后。在老师指导下,他完成了一篇分析交互设计的用户教程的论文,成功发表在2021年国际人机交互大会上。“这是我第一次这么正经地去做完整的学术发表。”

“既然决心选学术路线,干脆就选最顶尖的当做目标,尝试下再自我突破一次。”曹双源最早准备申请的是剑桥的电影研究专业,一个100%理论的专业,需要准备的材料比大部分大学都多很多,然而雅思分数一直不够。就在纠结是不是要放弃的时候,他通过电影研究专业老师的个人主页意外发现了剑桥一个新专业:数字人文。于是申请了这个因为太新甚至很难在网上找到、但是完美适合的专业,并成为了影视艺术学院第一位申请到剑桥的毕业生。

“如果没有来西浦,我大概不会去了解学术研究,也不会知道还有数字人文这样的学科,我的爱好也只是‘敝帚自珍’。现在,游戏、漫画还有电影,它们不仅是我的兴趣、热爱和创作载体,以后也会是我的研究对象和看待世界的方式。这种改变是西浦带给我的。”

校长专访:

“建校16年以来,西交利物浦大学始终坚持创新发展,不管是国际化专业精英教育的1.0模式,融合式创新创业的国际化行业精英的2.0模式,以及未来导向、平台营造、技术赋能、融合共生的教育创新生态的融合式教育生态3.0模式,我们的教育初心一直没有变。”日前,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接受扬子晚报记者独家专访时指出,三种教育模式齐头并进,并横跨基础教育和新职业教育,旨在从五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重塑教育、引领未来、服务社会。

西交利物浦大学:积极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人才 - 天天要闻

创新三大教育模式 助力学生多元发展

席校长表示,建校初期,站在全球重塑教育的时代风口,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初心不仅仅是办好一所大学,而是通过办大学进行教育探索,来影响未来教育的发展。数字化、网络化世界,知识传播的媒介多样化、渠道便捷化,教知识已经不是那么难,需要对专业精英教育的模式进行改变。“改变的基本思路就是把教知识作为一个手段,而不是目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成长。因为在这个时代,学生成长要比学知识更重要。”

西交利物浦大学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和未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建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致力于帮助学生在大学实现三大转变:从孩子转变到年轻的成人再到世界公民;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再到研究导向型学习;从盲目学习到兴趣导向再到关注人生规划,并辅之“四大导师”体系(即学术导师、学友导师、生活导师、校外导师),引导学生实现“幸福生活、成功人生”的目标。

“2.0模式是融合式教育,不再是简单培养某一个专业方面的精英,而是培养能够把各种专业精英加上现代技术平台以及未来的智能机器结合起来去创造新场景、新生活的人才。通过和产业界协同育人,培养面向未来的行业精英。”席校长介绍。

现在的生产方式逐步过渡到网络化、平台化和生态化,人才和教育应该是融入这个生态中间的一部分,甚至成为撬动产业的推动者,因此就形成了3.0模式。“比如西浦—集萃学院、西浦慧湖药学院、未来教育学院、影视与创意科技学院等等,都是这种新模式的体现,这些学院都是围绕一个产业来制造生态,其中有教育、研发、创新创业、资金、导师、产业等各方面支持,这就是3.0模式,营造一种适应未来的融合式教育生态。”

席校长认为,创新是西浦的基因,建校以来,西浦不断反思教育、重塑教学、再定义大学。从三大教育模式的演进来看,西浦影响、改变、引领教育的初心没变。“三个模式齐头并进,不是相互取代,因为三个模式是相互支持、相互补充,共同支持未来的发展,来培养知识、能力与素养兼备的,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人才。”

西交利物浦大学:积极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人才 - 天天要闻

学习超市全新升级 为终身学习赋能

西浦学习超市于2020年5月上线,整合全球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创造跨地域、跨年龄段、跨学历与兴趣驱动的学习、创新、创业支撑平台,并于2021年5月22日正式向全球开放,印证着西浦教育探索再升级。

“学习超市不仅是西交利物浦大学创新、研发、创业的中心,也是大学知识项目交流和企业伙伴合作的中心。西浦学习超市以倡导终身学习为宗旨,不仅与西浦创业家学院(太仓)各个行业学院积极互动,还与大学各个学术院系紧密协作,积极赋能大学教育创新战略的探索与实施。”

“‘学习超市’绝不是一时的举措,而是要塑造未来世界全球互通合作,是学习的一种新思路和新模式。”席校长透露,7月份,西浦学习超市网站将全新升级,升级后将为校内外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交互与登录界面。为更好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西浦学习超市将升级为双平台:校内学习平台为西浦师生提供学位课程的线上教学支持与服务;公开学习平台不仅面向西浦师生,同时也为外部用户提供非学位课程的内容与服务,并与世界领先的教育合作伙伴一起,为全体用户提供优质学习资源。

“任何一个市民,不管年纪多大,都可以在学习超市找到他喜欢的课程。我们希望把全球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提供者都整合在我们平台上,真正变成一个社会追随兴趣、终身学习、创新创业的支持平台。”席校长表示,西浦学习超市的最终目标是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创新社群,使得合作伙伴可以自由地在它的创新中心开发和分享资源。据悉,自上线起,西浦学习超市已先后与麻省理工学院苹果微软华为Adobe、Cactus开科思、神州数码等多个全球顶尖品牌达成合作协议。

“16年发展中,西浦一边大胆创新、描绘宏图和战略布局,一边脚踏实地地积极行动,我们欣喜地看到西浦的行动和布局正在不断落地生根,对社会产生影响。”席校长总结道。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校对 李海慧

教育分类资讯推荐

3名学生侵入学校系统获取保密试卷,被开除学籍!高校回应:属实 - 天天要闻

3名学生侵入学校系统获取保密试卷,被开除学籍!高校回应:属实

近日,有多名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消息称西交利物浦大学在其官网发布了“关于给予三名学生开除学籍处分的公告”但公告随后被删除网传相关公告。图源:扬子晚报 公告显示,三名学生因非法侵入学校信息系统获取保密试卷、向他人出售试卷谋取不当利益等原因,学校拟给予其开除学籍处分。同时,有学生表示收到了疑似关于此公...
【温馨提示】湟中区2025年7月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温馨提示 - 天天要闻

【温馨提示】湟中区2025年7月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温馨提示

湟中区2025年7月高中学业水平 合格性考试温馨提示 湟中区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将于7月5—6日进行。为了方便考生参加考试,现将考试期间及注意事项温馨提示如下: 提示一:牢记考试时间并严格遵守安检规范 考生须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准考证》《身份证》按规定时间、流程有序进入考点考场。入场只可携带2B铅笔...
事关学考,温馨提醒 - 天天要闻

事关学考,温馨提醒

本周末,浙江省2025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即将举行。 请考生们提前备好证件和文具用品,做好赴考准备。 提早出行 牢记考试时间 本次考试于7月5日-6日举行,浙江共64万余考生报名,全省设345个考点,7万余个考场。 学考定时定科统一安排,本次开考7个科目,高一学生考历史、地理、化学、生物学,高二学生考语文、数学、...
海中、侨中等10所海口重点高中指标到校分配表出炉 - 天天要闻

海中、侨中等10所海口重点高中指标到校分配表出炉

日前海口市教育局公布《2025年海口市重点高中指标到校生分配表》10所重点高中面向全市87所初中学校共投放3617个指标到校名额 海南华侨中学共投放585个指标到校名额; 海口市第一中学共投放585个指标到校名额; 海口实验中学共投放450个指标到校名额; 海口市琼山中学共投放472个指标到校名额; 海口市第四中学共投放377个指...
本科!内蒙古三所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职业技术大学 - 天天要闻

本科!内蒙古三所职业技术学院升格为职业技术大学

7月3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关于设置三所职业技术大学的通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设置兴安职业技术大学的通知内政字〔2025〕103号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2025年6月,教育部印发
南海新区高校赛事频传捷报 - 天天要闻

南海新区高校赛事频传捷报

连日来,南海新区高校在多项赛事中屡获佳绩。北京交通大学威海校区在第十二届“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山东省选拔赛上,首次参赛便揽获省级一二三等奖,成功晋级国赛,实现该赛事从无到有的突破。
濮阳医专:这场夏季校园双选会“有料” - 天天要闻

濮阳医专:这场夏季校园双选会“有料”

大象新闻记者 张松涛7月1日,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举办2025届毕业生夏季校园双选会。双选会由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濮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濮阳市就业创业促进中心承办,濮阳市残疾人联合会、濮阳市人才发展集团协办。
高考填志愿,找机构、问AI,靠谱吗? - 天天要闻

高考填志愿,找机构、问AI,靠谱吗?

潮新闻客户端 实习生 曾思丹 杜晨宇 记者 周林怡进入7月,全国多地首轮高考志愿填报陆续接近尾声。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1335万,考生规模仍处近十年高位,叠加严峻的就业形势,让志愿填报市场愈发火热。
AI时代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唐江澎新书作答 - 天天要闻

AI时代要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唐江澎新书作答

7月3日,第十五届江苏书展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展。当天下午,“AI时代,基础教育变革的路径”研讨会举办。众多教育界知名专家与学者齐聚,共同探讨在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基础教育如何适应新时代需求,培养具有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未来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