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二1,不克2讼,归而逋3,其邑人4三百户,无眚5。象曰: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6也。
今注
1 九二:是指讼卦第二爻*的爻位而言。
2 克:胜。
3 逋:逃逸。
4 邑人:邑,是古代居住所在地的通称。邑人,同邑里的人。
5 眚:过失,灾难。
6 掇:拾取。
今译
讼卦第二爻(九二)的象征,有不能克胜的讼事,而且还有回窜而归的现象,如果退守本分,和它同邑的人三百户相处,便没有灾难。象辞说:不能克胜讼事,而且要逃归。这是说它有窜伏的情况。因为在下位而与上相争,它遭遇到的患难,都是自己拾掇得来。
今释
本卦九二爻爻辞与象辞的所说,有三个很难解释的比拟。(一)所谓“邑人三百户”,是根据什么而来?(二)为什么称为“无眚”?(三)为什么要说“归逋窜也”?关于第一个“三百户”的问题,历来各家解释,也都一得之见,自成一家之言。但象数易学家,与主张人事之理的易学家,见解各有分歧。如果从《系辞传》所说“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的观念去了解,那就比较简单而明白。因为九二爻,虽然是坎卦的中爻,与外卦的第五爻,也就是乾卦的中爻相对应。而乾卦三爻皆阳,在易学的数理上,它又是一百的代表数。因阳爻与阳爻具有同一性能,所以便有“邑人三百户”的比拟了。并且从物理的代表符号来说,干是门,坤是户,所以称为三百户。第二个“眚”字的问题,“眚”,是有病的眼睛,看见外界虚幻光圈的现象,也有借用作为太阳外晕的“日眚”,同时还有灾晦的意义。《子夏易传》说:“妖祥日眚。”九二是坎卦的中爻,坎卦的上下两爻都是阴爻,是与离卦的中爻错变而来。离为目,所以便以“无眚”比拟,如果安于本位而不自乱动,便不会因有病目之灾而观察错误。第三个逃归而逋窜的问题,因为坎为穴,九二爻是坎的中爻。如果不进反退而归守本分,就有逃归窜伏穴中的现象。总之,这一爻的爻辞与象辞,都是由象数而说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