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药学专家,他创作的《本草纲目》也成为了中医药的珍贵书籍。
历史上关于李时珍的记载和传说已经很多,大家都耳熟能详,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在李时珍的医药学系统中占据最主要地位的哲学思想。
这就是《周易》思想,可以说,在李时珍的著作中易学思想几乎无处不在,他是一个将易学与医药学高度结合的专家。
今天我们就聊聊李时珍和《周易》的关系。
中医和《周易》自古以来便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先秦时代,中医便与五行阴阳融合在一起,秦汉医学家们常以五行代表人的五脏六腑,以阴阳气血流转说明人的经络运行,又用气、元、神等代表人的精神意识。
当时《周易》最核心的部分六爻八卦与中医的结合还没有完成,五行阴阳将易与医连接了起来。
随着时代发展,到了唐宋时期,《周易》与中医开始高度融合,孙思邈便十分重视《周易》对于医学的指导,在他的著作中,易学思想十分浓郁,已经到了无易不成医,有医必有易的境地。
而《周易》与中医彻底完成融合还是明代,以张景岳、赵献可、孙一奎为代表的一批医学家,将《周易》八卦爻辞与中医合二为一,提出了“不知易不足言大医”。
从此以后,《周易》与中医休戚一体,几乎不分彼此。
李时珍真是此种思想的继承了。
李时珍出身医学世家,他的父亲便是宫中太医。李时珍早年打算走科举仕途,但并不顺利,于是转而学医。
他因为给王爷家看病而名声大噪,后被推荐进入太医院,在太医院的几年,李时珍得以博览群书,收集了大量中医药学的资料。
凭借着他的才识,李时珍辞官还乡,自己办医院,同时游历四方,寻访药材方剂,为自己的著作进行论证。
经过多年的努力,《本草纲目》终于完成。
在这部皇皇巨著中,李时珍将《周易》思想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用金木水火土五行为篇目,将种类繁多的中医药进行分门别类。又以八卦所属阴阳为根据,对于人体不同的部位,药材不同的属性,乃至万事万物的属性,进行了划分。
同时,他用阴阳转换和相互对立的思想,来解释中药药性的猛烈与柔和。
他对于诊脉的研究也用《周易》解释,比如他说“浮脉法天,有轻清向上之象,在卦为干,在时为冬,在人为肾。”
他本身还是一位气功大师,在他的著作中,对于“周天运行”气脉经络之学也有深刻的阐述,比如他所说:“任督之脉……坎水离火交媾之乡”等等。
李时珍的医药学理论其实也是一部《周易》思想的荟萃,是中国古代哲学系统的体现。
在中国古代,《周易》不但指导医学,它还指导着政治、军事、文学、艺术、武术乃至生活中的大小诸事物。
李时珍因为医药学而伟大,他的伟大更证明了《周易》的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