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度重磅车型小米YU7的到来,2025年的车市也即将进入下半年。今天老图,继续给大家盘点下接下来三个月要上市的五款SUV车型。
小米YU7
上市时间:7月
您好,您的好友雷军紧急撤回一辆小米YU7。
要说玩套路和文字游戏这块,小米敢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吧。原定6-7月上市,多次官方账号在各个社交媒体都强调过这个数字。日前突然官宣,5月22日召开发布会。
老图当时就写过一篇文章,提醒网友们需要注意,5月22日是真的上市还是只是技术发布会?毕竟小米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小米SU7也是提前两个月开了技术发布会,然后才正式上市公布了价格。利用两个月的时间,热度、关注、话题度发酵,期待值拉满,给小米增加了曝光,也给对手带来了压力。
这次YU7也是一样的套路,只是最难过的是认为新车直接上市的朋友们,看了几个小时,发现除了知道几款配色,一些关键配置之外,关心的价格是一点没提。
哦也不是一点没提,雷总公开表示了,19.9万想都不要想!但这不稀奇啊,都2025年了,还有人以为小米是做慈善的,会把摆明了的爆款王炸车型,卖19.9万吗?那智己LS6都还没放下身段呢,不愁卖的小米YU7为什么来上赶着“做慈善家”。
有人愤懑,价格迟迟不公布,营销过度。其实小米YU7现如今也是迫于形势,不能盲目定价和上市。一方面层出不穷的竞品,给到小米YU7定价压力,而且还有SU7的舆论风波影响,小米YU7如果此时早早的亮出底牌,卖高了,就是把破天流量送给友商,而且友商有了更多时间和手段来应对,简单一点降价就完事了。小米YU7守着高门槛+长订车周期,忠实的潜在用户买之前都要再三考虑。
如果卖低了,本来就吃紧的产能会再度受到挑战,是否会影响潜在受众的影响?不如像现在这样,软刀子割友商的肉。这场发布会,让目前的车市暂时的处于一个微妙的平衡之中,都在等小米YU7出招,以及YU7出招后友商竞品调整应对。
小鹏G7
上市时间:8月
小鹏G7大概率是第三季度正式上市,当时何小鹏也公开表示过,新车将于6月正式亮相。鉴于6月的车市目前来看有些安静,而小鹏G7又备受期待,我们就把它放进来了。
小鹏G7是一款全新的SUV,定位中型SUV,对标特斯拉Model Y和小米YU7,考虑到小米YU7上市但没公布售价,那幺小鹏G7估计也会相似的套路,6月亮相,比小米YU7晚一点上市,到时候就可以根据竞品来调整售价,不至于处于被动,实在不行就用低价打动消费者。
当然小鹏G7不是拿不出手,只能靠低价来刷存在感的产品。全新的家族设计语言,从P7+延续而来,在SUV车型上也不显为何,贯穿尾灯,很有辨识度。不似小鹏以往的风格,强调科技感和未来感。长宽高依次为4892*1925*1655mm,轴距2890mm。
尾部造型还是偏向于传统家用SUV,看得出来车型定位也侧重家用主流市场,隐藏式门把手、熏黑外后视镜以及天幕和隐私玻璃等元素也没有缺席。内饰取消了传统仪表盘,应该会用HUD显示代替。搭载小鹏自研的图灵AI芯片,这是重中之重,小鹏G7是首个搭载的产品。价格应该也会延续P7+的风格,我们可以期待一下能不能打到19万。
奇瑞iCar V23 复古版
上市时间:6月
6月奇瑞将带来V23 这款车的复古版本,基于标准版车型打造而来,区别在于复古的外观设计和差异化的配置,瞄准了小众细分赛道,6月正式上市,在售车型售价10.98万起。
早在4月,奇瑞还推出过复古的套件选装,有哑光绿车衣和复古前格栅还有防擦条以及机盖射灯等等,价值从4K到1.05K不等。
复古版车型自带方正硬朗外观造型,经典越野风格,隐藏式门把手和铝合金侧踏板以及侧开门尾门等等,兼顾复古和科技以及质感,视觉效果还算出色。
动力部分预计提供单双电机版本,满足多样化需求,搭载100kW+磷酸铁锂电池的单电机版本,和100kW主电机和55kW辅助电机的双电机版本,配三元锂电池。
风云T11
上市时间:8月
曝光许久,奇瑞这款风云T11也该来了。
第一次看见风云T11的谍照,还以为是路虎出新车了,定位大型SUV,这气场就是百万豪车该有的样子。定位应该是奇瑞的旗舰产品,但售价肯定要低于同级别产品。
此前网友们担忧的,就是实车造型能否延续概念车风格,上海车展实车亮相,让不少人松了一口气。六座增程身份,5150mm车长,超3.1米轴距,2+2+2座椅布局。纯电续航超200km,综合续航1400km,带30英寸一体式联屏+17.3英寸后排娱乐屏,带AI助手,语音控制和导航无缝切换。
而且上海车展还带来了奇瑞的移动第三空间Chery Life概念,支持智能充电生态,还有车顶帐篷等模块化改装方案,还带AI伙伴互动,整体用车体验更有保证。期待实车上市,能否有价格和配置上的惊喜,毕竟奇瑞的产品往往都有终身质保。
马自达EZ-60
上市时间:8月
大概率会是8月亮相或者正式上市,马自达这款转型代表之作,能否助力品牌在新能源领域刷足存在感?
看点之一,在于涉及,魂动设计语言和新能源身份的结合,带来了不一样的视觉体验。精致大气耐看,强调运动和科技感。
增程动力也是看点之一,增程+纯电双版本布局,1.5L/72kW增程器配31.73kWh电池组,纯电续航有160km,综合续航能到1000km。纯电车型综合续航能达到600km左右,表现还算可以。
中控台造型简洁大方,环抱式布局,取消了传统挡杆涉及,整体层次感强,和外观呼应,曲线大量应用,营造优雅大气的视觉效果。并且还有可能上车电子外后视镜和零重力座椅,带无框车门和全景天幕,流行元素都没有缺席,还有可能带来4nm的芯片,对比传统7nm,算力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