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陷财务困境的日产汽车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近日,有媒体报道,日产汽车已向英国和欧盟的部分供应商发出请求,希望允许其延期支付货款,以解短期现金流燃眉之急。
截至2025年3月,日产持有现金及其等价物为2.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93亿元,但同期有7000亿日元的债务即将到期。三大评级机构已将日产的债务评定为“垃圾”级别。
01现金流吃紧请求供应商延期付款
据路透社报道,日产汽车内部文件显示,公司请求将原定6月到期的部分货款支付推迟至8月15日,部分甚至延至9月。

日产汽车为供应商提供的两种选择:一种是供应商接受延迟付款,在一段时间后可获得利息;另一种是像往常一样按时接受付款,在这种情况下,付款将由汇丰银行支付,日产随后将向银行偿还利息。
公司估算,此举可为其在2025财年第一财季(4-6月)末释放约5900万欧元(约4.98亿人民币)的自由现金流,相当于获得一笔2-3个月的无息贷款。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日产汽车半年内第二次提出类似要求。此前,新任首席执行官伊万·埃斯皮诺萨(ivan espinosa)在2025年上任初期的内部邮件中就曾探讨将供应商付款推迟到7月,以完成“1.5亿欧元的采购任务”。
日产方面解释称,此举旨在改善自由现金流、承受转型成本并赎回到期债券,强调供应商有选择权,埃斯皮诺萨未强制要求延迟付款。
目前,日产是否向其他地区的供应商提出了类似的要求,已联系的供应商数量,以及日产寻求延期的具体期限,均无法确定。
不过,此前2024年3月,有媒体爆料,日产汽车还曾因非法扣除36家供应商部分款项(合计30亿日元,约1.4亿人民币)被调查并退款。
02财务状况深陷亏损泥潭
延期付款请求的背后,是日产汽车极其严峻的财务现实。
根据日产汽车发布2024财年(2024年4月-2025年3月)财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营收12.63万亿日元(约6287亿人民币),微降0.4%,营业利润暴跌87.7%至698亿日元(约9.70亿人民币),净利润巨亏6709亿日元(约331.90亿人民币),对比2023财年盈利4266亿日元(约211.07亿人民币),是日产汽车20多年来,由盈转亏,是日产汽车20多年来,利润表现最差劲的一个财年。
近期,日产汽车发布2025财年首季预警,公司预计2025年4-6月将出现2000亿日元(约99.3亿人民币)的营业亏损,上年同期为微利9亿日元。这意味着日产汽车几乎“一天亏损一个亿”。
除了财务堪忧,日产汽车的全球销量也出现下滑,2024财年日产汽车全球销量同比下降2.8%。其中,中国市场受供需调整及本土品牌激烈竞争冲击下,零售销量69.7万台,暴跌12.2%);欧洲销量同比下降2.9%;日本本土销量同比下降4.8%;仅北美市场受益于新车型上市销售增长3.3%。
因财务和经营持续恶化,全球著名的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以日产汽车的获利能力薄弱和管理层战略执行不力为由,将其信用评级从baa3下调至ba1,正式将其列入了“垃圾级”行列。随后,惠誉、标普两大评级机构也将其信用评级下调至“垃圾级”。
更糟糕的是,日产持有现金及其等价物为2.2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093亿元,但同期有7000亿日元的债务即将到期,将对2025财年财务状况产生较大挑战。
新任首席执行官伊万·埃斯皮诺萨(ivan espinosa)在5月13日的发布会上也坦承:“财报敲响了警钟,现实非常明确:我们的可变成本在不断上升,固定成本超过了现有收入所能承受的水平。”
03日产汽车开启“疯狂”自救
曾经的传统车企巨头,为何落到如今局面?

实际上,日产当前的困境非一日之寒,战略摇摆、产品老化及在新能源转型上的滞后是主因。尽管日产汽车是行业里最早推出纯电动车leaf的企业,但“戈恩事件”后的战略混乱使其错失(尤其是中国)新能源市场爆发期,等到2022年推出的车型艾睿雅(ariya)为时已晚,新能源市场早已被比亚迪等后起之秀瓜分。与此同时,日产汽车旗下明星车型奇骏因改用三缸发动机导致换代失败,进一步削弱竞争力。
2025年2月,日产汽车与本田合并计划告吹,将日产推向“生存挑战”。为了扭转困局,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今年2月,日产汽车就宣布调整成本结构以实现降本。与此同时,日产汽车表示将重新审视战略,积极探索新合作伙伴关系。人员方面,日产汽车已于3月宣布任命伊万·埃斯皮诺萨(ivan espinosa)担任日产首席执行官。
伊万·埃斯皮诺萨(ivan espinosa)上任后更是迅速开启“疯狂”自救。对内,在2027财年(2027年4月至2028年3月)将裁员20000人,相当于裁掉日产汽车全球员工总数的15%,涉及部门主要包括全球生产、管理和研发等。除此之外,日产汽车还计划将全球工厂的数量从17家缩减至10家,旨在未来两年内达成约5000亿日元(约250亿元人民币)的成本削减目标。同时,拟出售横滨总部大楼换取千亿日元资金。
对外,日产汽车计划通过发债及出售资产集资超1万亿日元,包括发行6300亿日元可转换证券和普通债券(含高收益美元、欧元债),以及寻求10亿英镑的英国出口融资署担保银团贷款。
近期日产请求延期付款,东海东京情报实验室资深分析师seiji sugiura对此指出:“这表明日产汽车在融资方面面临困难,他们似乎希望尽可能推迟目前的支出。”
业内普遍担忧,若无法在电动化核心竞争力和产业链协作上实现根本性突破,日产汽车即使打出“自救”组合拳,其前景依然充满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