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过去,2025年国内车市的大环境持续向好,各大车企凭借各式各样的优惠,以及重磅的全新车型,在销量方面取得更为理想的成绩。今年6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208.4万辆,同比增长18.1%,今年累计零售销量则达到1,090.1万辆,同比增长10.8%,呈现稳步上扬的趋势。
不仅如此,各大车型品牌的销量表现也都没有让人失望,轿车零售销量为94.8万辆,同比增长18.1%,suv零售销量达到104万辆,同比增长18.5%,就连mpv也取得更出色的销量,6月零售销量为9.7万辆,同比增长14.3%。
值得一提,目前自主品牌已成为推动销量稳步增长的主力,今年6月份,自主品牌零售134万辆,同比增长30%,1-6月零售市场份额更达到了64%,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长安汽车等头部的传统车企品牌,均取得明显的份额提升。当然,合资品牌事实上也并未完全掉线,6月销量也达到51万辆,同比增长5%,接下来下半年的阶段,合资品牌预计还会继续发力。
至于备受关注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今年6月份的零售为111.1万辆,同比增长29.7%,渗透率升到53.3%,1-6月累计零售则为546.8万辆,同比增长33.3%。如今中国汽车在出口方面也在不断刷新成绩,6月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达到48.0万辆,同比增长23.8%,其中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41.1%,而自主品牌6月份出口更是达到41万辆,同比增长28%。另外,今年1-6月,乘用车厂商出口量达到247.9万辆,同比增长6.8%。
然而,亮眼数据背后,国内车市正经历着更为复杂的结构性调整与阶段性挑战。 一方面,国家“两新”政策(以旧换新为核心)的“政策红包”效应在家电领域成效显著,“6·18”大促期间带动零售额全面提速。相比之下,汽车类消费增速却远低于家电,形成明显反差。多地因补贴资金阶段性紧张甚至暂停汽车置换更新申请,虽短期利用“末班车效应”刺激了部分增量,但新资金到位前的观望情绪已有所显现,给后续市场增长带来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汽车信贷环境的变化正深刻影响市场。随着银行存贷息差下降,前期依赖的高息高返车贷政策大幅收缩,经销商原本可获得的贷款返利中部分用于补贴车价的部分急剧缩减,销售运营压力剧增。这直接导致经销商盈利空间被压缩,部分地区经销商向车企寻求解困的诉求强烈,间接加深了厂商矛盾。信贷收紧叠加消费观望,使得6月车市局面趋于复杂。
同时,在反内卷工作深入背景下,车企努力维护价格稳定,生产节奏趋向稳健。但前期积累叠加当前消费动能减弱,使得厂商库存维持在相对高位,销量增长势头有所放缓。面对国内市场的多重压力,出口的稳健增长,尤其是新能源占比超40%的表现,成为重要支撑,但上半年6.8%的出口增速与6月23.8%的单月增速差异,也提示着海外市场的波动性。
汽车网评:展望未来,挑战与机遇并存。 车企在平衡国内价格稳定、缓解经销商压力、消化库存的同时,需持续深耕出口市场。值得注意的是,面对国际关系复杂多变的背景,行业亟需未雨绸缪,探索建立更多维更安全的平行进口模式,维持进口车合理规模,以保障国际供应链安全,这也是构建更具韧性汽车产业生态的关键一环。 下半年的车市,考验着各方的应变能力与协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