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指虚假宣传,数百名小米车主要求退车,雷军微博设网友评论门槛

2025年05月14日21:52:05 汽车 1084

不出两个月,小米又摊上事了。

2025年5月,小米汽车陷入一场由“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争议引发的退车风波。数百名车主以功能缩水、宣传不符为由发起集体维权,要求退车及赔偿。

被指虚假宣传,数百名小米车主要求退车,雷军微博设网友评论门槛 - 天天要闻

从“技术突破”到“装饰争议”

小米SU7 Ultra作为小米汽车的高端性能车型,其核心卖点之一是售价4.2万元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官方宣传中,这一部件被赋予了“复刻纽北原型车空气动力学设计”“提升下压力”“优化散热”等光环,甚至被雷军在直播中称为“内部结构完全改变”的技术突破。

被指虚假宣传,数百名小米车主要求退车,雷军微博设网友评论门槛 - 天天要闻

小米SU7 Ultra和小米SU7前舱盖下方对比图

然而,首批车主提车后的实测结果与宣传形成巨大反差。多名车主使用鼓风机测试发现,风道开口处无法吹动纸巾,拆解后内部结构与普通铝制机盖无异,未连接刹车散热系统,也未产生宣传中的下压力。第三方机构检测还指出,碳纤维前舱盖仅比普通铝制机盖减重1.3公斤,成本约1万元,与4.2万元的售价差距显著。车主质疑该部件“装饰功能大于实用价值”,称其为“带孔的碳纤维皮肤”。

更令车主不满的是,4月30日,小米通过OTA更新将车辆马力从1548匹限制至900匹,要求车主在指定赛道刷出官方成绩才能解锁全部性能。此举被车主批为“花钱买半成品”,尤其是对无赛道资源的用户而言,高价购车却无法使用核心性能,让许多车主直呼上当。

补偿方案被指“缺乏诚意”

面对质疑,小米汽车于5月7日深夜发布致歉声明,承认“信息表达不清晰”,并提出补偿方案:未交付订单可免费改配铝制前舱盖,已提车用户获赠2万积分(约合2000元)。但车主认为该方案“避重就轻”——改配需重新排队30周以上,积分补偿仅为选装费的4.7%,且未覆盖退车诉求。

预订车主杨雷(化名)表示,自己因“双风道设计”选择购车,改配铝制机盖“失去购车意义”,而2000元补偿与4.2万元支出差距过大。维权群内近400名车主联名要求“无损退车”,并计划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发起集体诉讼,主张“退一赔三”。

技术争议背后的法律风险

华东政法大学竞争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翟巍表示,根据现有公开信息分析,此前小米汽车在对“挖孔机盖”进行宣传时,一定程度上存在片面介绍产品以及使用歧义性、模糊性语言表述的情况。

这涉嫌构成违反《广告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不当宣传行为,也涉嫌损害消费者知情权。如果最终认定情节严重,那么这一行为甚至可能构成虚假宣传行为。

翟巍认为,对于小米公司提出的赔偿方案,车主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具有自主决定是否接受这一方案的权利。依据侵权损失填补原则,在小米公司由于不当宣传导致车主财产权益受损情形下,小米公司应当承担全额赔偿车主损失的责任。

此外,小米单方面通过OTA限制车辆性能的行为,也被批为“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功能变更需提前明示,车企无权擅自缩水用户已购功能。

销量下滑与品牌信任危机

被指虚假宣传,数百名小米车主要求退车,雷军微博设网友评论门槛 - 天天要闻

网友此前发布的小米SU7事故现场照片

这已是小米汽车近三个月内第二次陷入舆论危机。今年3月,该车型曾因高速爆燃事故导致3人遇难,引发公众对电池安全性的质疑。而此次碳纤维风波,则将小米汽车“堆料营销”的隐患彻底暴露。

风波对小米汽车的销量产生直接影响,小米汽车的销量已现下滑趋势。4月交付量环比下降3%-4.25%,首次出现负增长。

面对汹涌舆情,小米汽车尚未进一步回应,但董事长雷军5月10日在社交媒体上发文称,过去一个多月,是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雷军在5月10日公开坦言,“过去一个多月是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时期”,并透露曾因情绪低落暂停社交媒体互动。

5月14日,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更改微博设置,只允许关注100天以上的粉丝评论。

被指虚假宣传,数百名小米车主要求退车,雷军微博设网友评论门槛 - 天天要闻

网络上,有车主坦言:“我希望雷军能保持真诚。直面质疑才能挽回口碑;如果持续逃避,可能会影响SU7系列和未来高端车型的销量。”(来源:大众新闻)

汽车分类资讯推荐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4月出口Model 3/Y近3万辆,创近一年新高 - 天天要闻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4月出口Model 3/Y近3万辆,创近一年新高

IT之家 5 月 14 日消息,据中新社今晚报道,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今年 4 月出口 Model 3 和 Model Y 车型近 3 万辆,单月出口量在过去 12 个月中创下新高。报道还提到,自 2023 年年底“中国制造”特斯拉车型首次在韩国开启售卖以来,特斯拉在当地市场销量便迎来大幅增长。2024 年特斯拉在韩国市场的注册总量同比增长达 80%。...
蒙迪欧2025款2.0T运动版,运动轿跑与SUV的融合,综合续航915km - 天天要闻

蒙迪欧2025款2.0T运动版,运动轿跑与SUV的融合,综合续航915km

现在的车圈新车层出不穷,20万左右入手一辆新车怎么选?选择新能源还是选择燃油车?要按当前的形势来说,应该是选新能源车。新能源车,还有纯电车和混动车怎么选?这些都成为困扰消费者的难题。如果你对大空间、操控性、长续航都有追求的话,不妨来看看蒙迪
美国关税、中国电车……本田年净利润预计下降七成 - 天天要闻

美国关税、中国电车……本田年净利润预计下降七成

【文/观察者网 潘昱辰 编辑/高莘】由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加之来自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压力,本田汽车预计2025财年(2025年4月—2026年3月)的净利润将下降七成,并表示将搁置在加拿大建立电动汽车供应链的计划。根据本田披露的数据,2025财年预计收入为20.3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9958.7亿元),同比下降...
第四代博越L,曾经的三好学生,还值得买吗? - 天天要闻

第四代博越L,曾经的三好学生,还值得买吗?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燃油车的脚步逐渐放缓。而作为老牌车企的吉利,最近就推出了旗下第四代博越L。新车指导价为9.99-12.69万元,限时价为9.29-11.99万元,这个价格可能你感觉不到优惠有多大。但在如今的A级SUV市场上的确是比
起亚嘉华用宽敞空间满足出行 - 天天要闻

起亚嘉华用宽敞空间满足出行

出行,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每一段旅程都蕴含着期待与憧憬。不管是全家愉悦出行,还是严肃的商务出行,亦或是普通的日常通勤,人们都希望拥有一辆能带来舒适、方便与放心的座驾。
又一款L9谍照曝光,6座布局,只卖20万? - 天天要闻

又一款L9谍照曝光,6座布局,只卖20万?

在动辄超五米长、搭载四电机或增程式混动技术的当下,国产SUV的尺寸显著提升。银河L9是吉利银河旗下首款全尺寸旗舰SUV,主打“智能电混”与“科技旗舰”定位,预售价据传20万元起步,一口气拉低了豪华智能插混SUV的入门门槛。
长城汽车、比亚迪:销量、业绩差距有多大? - 天天要闻

长城汽车、比亚迪:销量、业绩差距有多大?

有一说一,长城汽车和比亚迪已经完全不是一个层次的公司了,不管是销量还是业绩,还有技术储备,比亚迪相对长城汽车而言,是巨无霸般的存在。长城汽车(左),比亚迪(右)销量方面今年前4个月:比亚迪累计销量138万辆,同比增长47%,其中出口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