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润下滑,高层变动,销量下滑,工厂停产,联盟紧张,裁员求生,似乎关于一个企业所有不利的因素都发生在日产身上,但目前为止,日产除了裁员仍没有拿出行之有效的方法,并预计今年业绩仍将大幅下滑,2020年开启了一个新纪元,汽车产业也正在经历诞生以来的全面变革,世界汽车巨头纷纷确立转型战略,断腕求生,规划新十年,而在疫情肆掠全球之际,这种不确定性危机更加剧了这场变革的紧迫性。AutoR智驾推出的《开局2020》今天推出《开局2020,日产汽车的挣扎求生》。
文丨AutoR智驾 王硕奇
有人说2020年是一个魔幻的开局,但对于2019表现不佳的日产来讲形势更加严峻。
受到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根据日产中国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2020年2月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15111辆,同比下降80.3%。
这个成绩谈不上太坏,但对于日产来讲,下跌水平处在行业平均值就已经算一种失败。
然而更可怕的不是销量,而是工厂的停工。

据了解,日产汽车在中国共有四家工厂,其中一家工厂位于疫情严重的湖北襄阳市,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这家工厂就一直处于关闭的状态。此外,由于这家日本汽车制造商将近800个汽车零部件的供应来自于湖北省,导致日产汽车在日本本土的工厂也无法正常生产。
而来自湖北省人民政府的最新消息显示,湖北省内各类企业复工的时间至少不能早于3月10日24时,但截至目前仍没有明确的复工信息出现。
花旗银行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导致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大幅下滑,再加上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四家工厂无法正常生产,如果这四家工厂无法在两个月内正常量产,预测日产汽车2020-2021财年的净利润将减少35%
受零部件供应紧缺影响,日产汽车在2月14日和17日关闭位于日本西南部九州的部分生产线,并于24日再次暂停生产。此外,日产汽车位于马来西亚、美国、英国、印度、墨西哥、俄罗斯和西班牙等国家的工厂也被迫停产。

日产的全球化布局,本意是让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工厂,抵御区域性的突发危机,然而疫情全球化的爆发,再加上对于中国零部件的严重依赖,让日产全球化的分布式工厂几乎化整为零。
另外,英国离开欧盟可能引发的汽车关税也增添了日产业绩压力,甚至会引发欧洲工厂的生存危机。
日产汽车欧洲公司董事长菲奇日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公司位于英国的桑德兰工厂笼罩在不确定性的阴云之下。该公司生产的车型占欧洲销量的大部分,其中大约四分之三出口到欧盟其他国家。
菲奇表示,如果英国不能与欧盟达成自由贸易协议,对汽车和零部件征收10%的关税不仅会导致工厂倒闭,还会影响到日产的整个欧洲战略。“我们将无法生存,因为我们卖不掉车。”
在西班牙,日产的巴塞罗那工厂的产量也正在下降,“这是我们正在研究的课题,”菲奇说。日产已与西班牙工会会面,解释有必要“重新审视我们在欧洲的战略,包括在巴塞罗那的战略”。
可以说,日产现在的处境已经称得上是四面楚歌,事实上情况远比想象中的严重,2020同比下滑严重,别忘了同比的2019年的数据也是同比下滑。

根据2月13日公布的日产2019财年第三季度(10-12月)财报显示,其第三季度营业利润为230亿日元,低于分析师平均预估的590亿日元;销售额下降18%,至2.5万亿日元,净亏损261亿日元(约合2.38亿美元)。这是日产自2009年3月以来首次季度亏损。
具体到销量方面,2019年日产汽车在中国市场、美国市场、欧洲市场以及日本市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下滑幅度分别为1.1%、9.9%、17.2%、7.8%。
陷入困境的日产汽车CEO内田诚坦承“美国和欧洲的销售降幅巨大”。
市场担忧业绩下滑幅度扩大趋势确立,日产汽车股价跌至2009年7月以来的最低位。继2018年和2019年分别下跌22%和28%之后,日产股价自2020年以来已继续下跌超过10%。

而在去年年底戈恩出逃后,日产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雷诺-日产-三菱联盟这三家公司之间的关系就变得格外紧张,在当前市场不景气以及疫情爆发的趋势下,联盟公司之间关系的松动很可能导致发展受阻。
内田诚表示“我们在挣扎,合作伙伴也在挣扎,但是相信我们能够做到加强联盟关系,这是我要做的,也是我承诺要做的。”
为提高业绩和强化联盟关系,2月初日产与雷诺、三菱达成全新的框架协议,进一步强化商业模式与组织架构,将采取措施促进资源共享,帮助三家公司实现竞争力和业绩的有效提高,三家成员公司的中期战略计划将于2020年5月同时公布。距离制定战略仅剩下最后两个月的时间,其成功与否将取决于日产雷诺能否结束戈恩下台后导致联盟关系的紧张化。

而日产自身也在积极探索“瘦身计划”。
日产也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10%,达到1.25万人,并在2023年3月31日前完成。该公司还计划对产品线进行精简,涉及英菲尼迪、日产和达特桑三个品牌共60款车型。

截至目前,日产已经宣布将在巴塞罗那工厂裁员600人,未来几个月内可能会做出进一步决定。
可以看到,虽然戈恩已经出走,但日产应对危机的策略依然是戈恩此前最为拿手的整合资源与裁员,但面对此次危机,换汤不换药的策略是否可行,目前还是未知数。
也正是因为这种未知性,2月18日内田诚首次召开股东大会表示“如不能扭转日产汽车的颓势,愿意接受被解雇的命运。”
可以说目前的日产正在面对的是比以往更加严峻的形势,在市场表现和利润都比08年金融危机更加严重的关键节点,又恰逢疫情全球蔓延,而正好日产包括英国、中国湖北等几个重要生产地都为疫情严重地区,更是为日产的危机火上浇油。

虽然日产积极应对,但目前来看除了裁员和优化之外,没有更大的动作,智驾君认为日产急需要一次大刀阔斧的改革和一位更加强硬的CEO来应对目前的状况。
如果说李斌是2019最惨的人,那么日产就是在相同规模体量下,2020年最惨的车企。
【特别策划:开局2020】
开局2020:通用“瘦身”
开局2020:现代汽车的多事之春
开局2020:戴姆勒,一艘大船的调头
关注汽车的智驾时代上智驾网(http://autor.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