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新势力中的蔚小理各有特色,小鹏是闷头干活的理工男,主攻性价比和智能驾驶;而理想和蔚来的车价都定位在30万以上,理想采用增程技术,用冰箱彩电大沙发俘获了无数奶爸的心,遥遥领先;而蔚来则专注纯电领域,主攻品质和服务,但各种花费粗放,一直亏损,到处找钱。
近期,蔚来可谓是压力山大,一度被传言要破产倒闭,被迫裁员10%瘦身,换电服务也拉来了长安汽车和吉利汽车入伙。然而,就在这样的困境中,蔚来再次化缘成功,高调宣布与阿布扎比投资机构CYVN Holdings通过其附属公司CYVN Investments签订新一轮股份认购协议。根据协议,CYVN以每股股份7.50美元的购买价认购2.94亿股公司新发行A类普通股,总额22亿美元。
这也是蔚来近半年来第二次收到来自CYVN的投资。在今年的7月份,蔚来汽车就宣布获得来自CYVN的7.385亿美元战略性股权投资。另外,CYVN还从蔚来股东腾讯控股的一间联属公司购入蔚来汽车若干A类普通股,价格为3.5亿美元。也就是说,CYVN累计投资蔚来金额约3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200亿元,持股数量已经反超蔚来创始人李斌,成为蔚来汽车的第一大股东。
尽管如此,但李斌依然是拥有单一最大投票权的股东,对公司拥有绝对控制权。而这次重新注入的约150亿人民币,无疑让蔚来又获得了充足的弹药,暂时不用担心倒闭了。
不过,虽然续命成功,但短短四年之间蔚来两度被传倒闭、而另一边,同为造车新势力的理想汽车已经开始扭亏为盈。这样的对比或许让李斌不得不开始反思,哪里出了问题?
因而,蔚来近期似乎变得理性和务实起来,比如,公司从“五年战略规划”改为“两年经营计划”;再比如,取消或延迟三年内不能帮助公司改善财务表现的事情,自研自制电池就是其中之一;最近一次的媒体沟通会上,李斌更是强调“长期主义不是不做好短期执行的借口”。要知道在之前,李斌谈及亏损时都解释要坚持“长期主义”,要把亏损当成对研发和基建的投资。
一切举措背后,资金是核心问题。众所周知,蔚来是一个边界很广的企业,除了汽车之外,还涉足了芯片、电池、换电等等领域。而边界扩张之下则是真金和白银。
简单来看,蔚来的第二品牌“阿尔卑斯”将于明年下半年问世,第三品牌“萤火虫”预计于2024年第三季度在欧洲市场首发。蔚来两个品牌多款车型的同步研发背后,巨额的研发费用不言而喻。此外,在渠道层面,蔚来的第二品牌不会共用蔚来的门店,第三品牌还未可知,如此,销售网络的铺设必然也会是一笔巨大开销。
因此,李斌不再只强调长期主义,而开始把“好好把车卖好”、“一天、一个月、一个季度完成交付承诺”这些务实的话放在嘴边,但是,这样的转变究竟是表面的调整,还是从意识形态上的真正扭转?这样的转变对于蔚来能否真的奏效,这些问题业内还需要持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