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碳交易才是肥水,补贴只是小钱

2023年09月08日18:55:05 汽车 1176


有人曾言,随着补贴的逐渐减退,新能源车企可能会面临困难。然而,实际情况或许与此相反,新能源车企即将迎来丰收的日子。因为补贴一直只是锦上添花,真正的利润在于碳积分这一大生意。

一、碳积分:市场财富的再分配

众所周知,中国一直实行双积分政策,分为油耗积分和新能源积分。传统汽车制造商若双积分为负,必须向新能源车企购买积分,而领先的新能源车企通常积累了大量的正积分。以比亚迪为例,在2020年,他们积累了75万个正积分,按现在的市场价格,每个积分价值3000元,因此比亚迪这75万个正积分总价值达22.5亿元。因此,即使取消补贴,车企仍能盈利。

新能源汽车:碳交易才是肥水,补贴只是小钱 - 天天要闻


2020年和2021年,新能源积分市场供不应求,2020年底新能源积分价格已达到3000元,到2021年底甚至有些积分超过5000元/分。业内人士预测,2022年积分价格可能会更高,预计在6000-10000元/分之间。

据统计,目前新能源正积分前三名分别为特斯拉、比亚迪和上汽通用五菱;而2020年新能源汽车负积分前十名多为传统燃油车大型企业,合资品牌占据前三名,包括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东风汽车广汽本田上汽通用东风本田吉利汽车北京奔驰一汽丰田等也在负积分前十名之列。

新能源汽车:碳交易才是肥水,补贴只是小钱 - 天天要闻


换句话说,尽管新能源车企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但通过积分交易,它们能够获得持续的资金支持;而传统车企不得不向新能源车企低头,不仅生产传统车型,还需要购买新能源积分。一汽大众曾花费4.35亿向特斯拉购买碳积分,这一例子足以说明新能源积分的重要性。

此外,蔚来等新兴力量也在积分交易中获益颇丰。蔚来在2021年前三季度因销售2020年新能源积分而获得了5.17亿元的收入,占总收入的5.27%。

新能源汽车:碳交易才是肥水,补贴只是小钱 - 天天要闻


特斯拉、比亚迪、上汽通用五菱等积分巨头尚未披露积分交易情况。市场普遍认为,上汽通用五菱的积分将用于抵消上汽关联企业的负积分,而特斯拉和比亚迪则可以全部用于交易。因此,碳积分交易已成为车企之间一项重要的核心业务。

例如,碳积分对于特斯拉而言,已成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而蔚来似乎也将成为特斯拉的追随者,在卖碳积分方面迎头赶上。尽管蔚来持续亏损,但通过卖碳积分或许能够扭转局面。

新能源汽车:碳交易才是肥水,补贴只是小钱 - 天天要闻


据财经媒体统计,自2013年以来,特斯拉通过卖碳积分获得了高达38.34亿美元的收入,仅2020年一年就大赚15.8亿美元,较2019年增长166%。这些数字令人瞩目。不仅如此,在非美国会计准则下,2020年特斯拉全年净利润24.55亿美元,销售碳积分收入占了特斯拉全年净利润的64.4%。这突显出碳积分交易的巨大潜力,不仅仅是车企,全球范围内各种关于碳中和的生意都如火如荼进行。

新能源汽车:碳交易才是肥水,补贴只是小钱 - 天天要闻


大型科技公司也积极参与碳生意,苹果宣布取消iPhone附带的耳机和充电头,虽然遭到一些批评,但实际上,这一举措将每年减少200万吨碳排放,相当于45万辆汽车的减排量,同时还能参与碳交易,一举两得。

二、碳交易:潜在的大生意

在过去20年里,碳交易已悄然成为全球企业获取融资的重要途径,未来它可能成为与股票、债券等市场并行的金融市场,可供所有人参与和投资。

新能源汽车:碳交易才是肥水,补贴只是小钱 - 天天要闻


碳交易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1997年,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京都议定书》,规定发达国家可以建立碳排放权交易机制,向发展中国家购买碳排放额,减轻自身负担,这就是最早的碳交易。

这与普通人有何关系呢?

你或许

不清楚,但值得知道的是,在这个交易机制中,中国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当时,企业只需报告并获得认证的节能减排项目,就能获得相应的碳排放额度,然后将这些额度出售给欧盟企业,获得资金。结果,许多中国企业涌入申报项目,交易的数量在几年内迅猛增长,甚至达到了排名第二的印度的三倍之多。

新能源汽车:碳交易才是肥水,补贴只是小钱 - 天天要闻


许多人可能会投资新能源车企和相关企业的股票,但鲜为人知的是,许多现在备受资本看好的企业,早年就是靠碳交易获得启动资金的。自2005年以来,欧盟、美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纷纷建立了碳交易机制。光是欧盟市场,2020年的交易额就达到了2010亿欧元。这让我们可以想象,有多少企业从中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奖励。

新能源汽车:碳交易才是肥水,补贴只是小钱 - 天天要闻


除了企业,欧盟和美国的碳交易市场还允许金融机构以及个人投资者参与,这意味着普通人也能通过碳交易实现盈利。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早在2013年就在北京上海等八个省市建立了碳交易试点。这意味着,在2021年全国碳市场启动交易之前,中国已经在地方试验碳交易机制长达8年之久,只不过这个事实鲜为人知。在这8年中,中国不仅初步掌握了交易的原理和方法,还实现了114亿元的交易额。


于2021年4月22日,中国在全球气候峰会上宣布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将碳交易作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政策工具。考虑到中国是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这意味着我们的碳交易市场注定将超过欧盟,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市场。

这将吸引大量资金涌入市场,推动低碳转型,同时也将激发无数企业、投资者和个体投身其中,从中获得实际回报。


要实现局部产业的崛起,必须考虑整体最优解。中国需要一个强大的绿色金融市场和碳交易市场,以支持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使新技术公司能够以最低成本融资,高效发展,成为下一个隆基股份宁德时代,或者中国版的特斯拉。

以前,一汽二汽一直渴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但几年后,比亚迪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公司,蔚来排名第六,上汽排名第十。当前,全球十大汽车市值公司中已有三家来自中国。


新能源供需是一个综合体系,包括生产侧的风光新能源,传输侧的特高压电网,分布式能源微电网以及消费侧的储能和新能源汽车。如果再加上碳市场和人民币国际化,将形成一个完美的生态闭环,有助于抓住新一轮的技术长周期,实现跨越式发展。

但所有这些都需要强大的绿色金融市场和碳交易市场的支持。虽然补贴可能会逐渐减少,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前景依然广阔。随着碳交易的崛起,新能源车企将在这个大生意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利益,而全球也将朝着更可持续的未来迈进。

汽车分类资讯推荐

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启动全国范围交付 - 天天要闻

理想L系列智能焕新版启动全国范围交付

5月9日上午,理想汽车旗下L系列焕新车型正式进入全国交付阶段。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上市与交付时间仅相隔24小时——该系列车型于5月8日公布配置与价格体系后,次日即完成首批用户车辆交付。这种"发布即交付"的操作模式,在新能源车领域尚属罕见。
比亚迪真正的对手!48小时订单31688辆,续航600km,仅9.98万起 - 天天要闻

比亚迪真正的对手!48小时订单31688辆,续航600km,仅9.98万起

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极为迅猛,各种新车型不断涌现,有些产品甚至在上市一年之后就会被当作老款车型来看待,这也凸显出这个行业更迭速度快、更新换代频繁的特点。而新能源汽车本身的性能也越来越强,价格却变得更加亲民,尤其是在10万级家用SUV领域
26.98万起,上市的广汽昊铂HL在市场中有竞争力吗? - 天天要闻

26.98万起,上市的广汽昊铂HL在市场中有竞争力吗?

#陆地游艇广汽昊铂HL上市#4月12日,陆地游艇广汽昊铂HL正式上市。26.98万起即可享受昊铂HL的科技美学与豪华基因。新车推出8款配置车型,包含纯电、增程两种动力,五座和六座两种座椅的布局车型。售价区间为26.98-31.98万元。设计
狮铂拓界智能出行助手 - 天天要闻

狮铂拓界智能出行助手

在快节奏的当下生活环境轨迹空间里,驾车出行已成为人们日常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道路状况复杂多样,安全始终是出行的重要基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智能技术强势兴起,以其精准的预判与敏锐的应对能力,在守护出行安全方面发挥着愈发关键的作用。
渗透率62%,即将加速爆发? - 天天要闻

渗透率62%,即将加速爆发?

辅助驾驶(过去叫“智驾”)虽然出了很多新闻,也有大批的消费者对其表示不信任,但“高阶”辅助驾驶,已经成了中国市场上的“必备功能”——4月29日,全球知名的科技市场独立分析机构Canalys的最新报告中指出:2025年中国市场L2级及以上功能
比亚迪进军两三轮电动车市场:小容量动力电池定档5月17日发布 - 天天要闻

比亚迪进军两三轮电动车市场:小容量动力电池定档5月17日发布

快科技5月9日消息,据博主“源之头2018”爆料称,比亚迪已进军两三轮车电池市场,将于5月17日举办比亚迪小容量动力电池全球上市发布会。同时,博主还贴图显示,比亚迪电动车锂电池已在成都开设门店,并将举行比亚迪里程挑战赛。比亚迪此前已经与新日、淮海(宗申)、立马、台铃、金彭等两轮、三轮电动车等品牌达成了合作协...
更彰显出一种不羁的个性与自信 - 天天要闻

更彰显出一种不羁的个性与自信

揽巡,一款在汽车世界中独树一帜的存在,其外观宛如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珍品,令人陶醉。当目光触及揽巡的前脸,那宽大且极具张力的进气格栅瞬间吸引眼球,宛如一张张开的巨大羽翼,充满了力量感与豪迈之气。精致的镀铬饰条巧妙地镶嵌其中,犹如繁星点缀在浩瀚
准备好钱包 四款合资轿车来袭 全新纯电长轴距奔驰CLA领衔 - 天天要闻

准备好钱包 四款合资轿车来袭 全新纯电长轴距奔驰CLA领衔

今年,车市最大的看点之一就是合资品牌的强势反击,尤其在刚刚落幕的上海车展上,这一趋势体现得更为明显。面对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合资品牌自然不会拱手相让,以新技术、新产品进行反攻,继续争夺市场份额。 日前,鬼哥了解到,接下来,车市将有多款合资轿车来袭,此次,鬼哥选择四款关注度颇高的车型进行介绍,看看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