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增程式的这个致命缺点,到今天都没有人说?

2023年07月30日09:38:05 汽车 1226

文:干酪驾道 原创:宁城

类别:行业杂谈

现在国内的汽车市场是新能源的天下,新能源是个比较笼统的词汇,纯电车型叫新能源,插电式混动车型也叫混动车型也叫新能源。以前新能源还没有像现在这么普及的时候,很多人以为新能源就是普通的插混和纯电。

为什么增程式的这个致命缺点,到今天都没有人说? - 天天要闻

但没想到半路冒出来个增程式,也叫新能源,而且越卖越火。自从这个动力形式被理想汽车带火之后,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用增程式动力,插混都不搞了。那么现在这么火爆的增程式动力,真的就没有任何缺点吗?

为什么增程式的这个致命缺点,到今天都没有人说? - 天天要闻

缺点肯定是有的,任何东西都不可能是全方位满分,纯电车型有纯电车型的优势劣和势,燃油车有它的优势和劣势,自然这种增程式车型也有它的优势和劣势。其实增程式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动力组合,说白了就是一个发动机,当做发电机使用,再加一个电池而已,这种动形式早在其他领域就已经应用了,只不过在汽车领域没有被广泛使用而已。

为什么增程式的这个致命缺点,到今天都没有人说? - 天天要闻

但是近两年,理想汽车带火了这种增程式。增程式动力都是由一个发电机,一块电池组,外加电机组成。发电机其实就是燃油发动机,这个发动机并不直接驱动车轮,它唯一的作用就是用来发电,发过的电经过电池组传给电机,由电机驱动。

为什么增程式的这个致命缺点,到今天都没有人说? - 天天要闻

这种驱动形式的优点就是它本身就有一个不小的电池包,在满电的情况下,你就拥有着不小的续航,可以满足日常的通勤,不需要烧油,的确很节省使用成本。虽然高速上需要烧油发电,但只要你的油箱里有油,车就可以一直跑,解决了纯电动车型续航不足的问题。

为什么增程式的这个致命缺点,到今天都没有人说? - 天天要闻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拥有增程式车型,很多人发现这种增程式车型虽然在市区行驶能耗很低,但是高速上的电耗和油耗一点都不低,油耗甚至能达到10个油,比燃油车还高。这就是增程式的一个缺点,高速区间的能耗很高。

为什么增程式的这个致命缺点,到今天都没有人说? - 天天要闻

想要解释高速能耗高的原因也很简单,增程式虽说有发动机,但说到底它还是靠电机驱动,这个时候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个纯电车型。而纯电车型就是市区行驶能耗很低,而高速行驶掉电很快。这就是增程式动力为什么高速电耗很高的原因。

为什么增程式的这个致命缺点,到今天都没有人说? - 天天要闻

增程式车型基本上都有强制保电策略,比如说你电池包里电量还剩30%或者20%的时候,就会强制启动发动机进行发电。这个时候你的电量输出是来源于发动机的供给,而高速你的电量输出又很快,发动机发电的量想要赶上你输出的电量,它就必须加大功率满负荷运行,所以高速情况下,油耗才会这么高。

为什么增程式的这个致命缺点,到今天都没有人说? - 天天要闻

其实相比之下,增程式车型还有一个更大的缺点,就是不适合跑山路,尤其是长距离上坡的山路。山路的坡度越陡,车爬起来就越费劲,你需要更强的动力,甚至动力输出比高速还要强,才能连续爬坡。

为什么增程式的这个致命缺点,到今天都没有人说? - 天天要闻

而这个时候,你的电量输出已经完全超过了发动机满负荷发电的电量,换句话说就是发动机满负荷运行时的充电速度已经跟不上你用电的速度了。如果你的车是满电去跑山路的话,确实能跑很长的距离。但如果你的电池只有30%,甚至20%的电量,这个时候去跑上坡的山路是完全不行的。

为什么增程式的这个致命缺点,到今天都没有人说? - 天天要闻

由于增程式车型只能用电机驱动,所以如果你的电池包没有一点电了,那你这个车就趴窝了,跑不动了。正常来说,即使是高速的路况,你发动机满负荷运行,长时间下来也会给电池包多多少少充一点续航,比如纯电续航多10公里或者20公里。但你跑连续的上坡路段,电量只会越用越少。因为这个时候入不敷出,即使发动机满负荷运行,你20%的电量,跑了一段时间之后,也会变成10%,继续跑下去,车辆只能趴窝。

为什么增程式的这个致命缺点,到今天都没有人说? - 天天要闻

这就跟手机充电的原理是一样的,如果你手机现在只有50%的电量,你插上充电器,边刷新闻边充电,可能10分钟之后电量就变成60%了,这个就相当于增程式车型的市区原理。同样是50%的电量,你插上充电器,边看高清视频边充电,10分钟之后你的手机电量可能只会到55%,这个就相当于增程式车型的高速原理。50%的电量,你插上充电器,边打大型游戏边充电,10分钟之后,可能你的电量只有40%,边打边掉,就是因为你游戏的能耗太高了,充电的速度赶不上你耗电的速度,这就是增程式车型跑山路的原理。

为什么增程式的这个致命缺点,到今天都没有人说? - 天天要闻

所以说,即使是当下爆火的增程式动力,也是有比较大的缺点。只是很多人所在的地区没有山路,或者平时碰到99%的路况都不会遇到山路,在这种情况下,增程式动力的确是相对来说的最优解。对于增程式动力,你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

汽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付炳锋: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1600万辆 - 天天要闻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付炳锋: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1600万辆

“新能源汽车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为中国迈向汽车强国打下坚实基础。我国汽车产销规模连续两年跃升3000万辆台阶,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年产销突破千万辆。到目前为止,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达到10%。展望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将达到1600万辆。”7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
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 二审维持原判,不代表刹车不失灵 - 天天要闻

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 二审维持原判,不代表刹车不失灵

IT之家 7 月 11 日消息,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与张女士名誉权纠纷一案今日迎来结局,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针对该案作出二审判决,均维持原判,“车顶维权”的张女士被认定侵犯特斯拉名誉权,应向特斯拉赔礼道歉并赔偿 17 万元;同时,组织策划特斯拉上海车展事件的媒体人封某,向特斯拉道歉并赔偿 25 万元。对此,“车顶...
银河A7预售10.38万起,全域AI技术赋能!任贤齐跨界代言 - 天天要闻

银河A7预售10.38万起,全域AI技术赋能!任贤齐跨界代言

7月11日,吉利银河系列的首款家用轿车银河A7正式开启预售。并正式官宣华语乐坛天王任贤齐成为全球代言人!这款定位"全球家轿新标杆"的车型,以4918mm超长车身与2845mm轴距为核心参数,搭载热效率达47.26%的量产发动机平台,CLTC
任贤齐严选家轿新标杆银河A7来了!预售10.38万起! - 天天要闻

任贤齐严选家轿新标杆银河A7来了!预售10.38万起!

7月11日,吉利银河A7正式公布预售价10.38万起,并正式官宣华语乐坛天王任贤齐成为全球代言人!以"2L级馈电油耗+2100km综合续航+2845mm越级轴距"三大核心数据,瞄准家庭用户对经济性与实用性的双重需求。先看动力,新车搭载全球量
全能家轿银河A7任贤齐力荐!续航长油耗低!预售10.38万起 - 天天要闻

全能家轿银河A7任贤齐力荐!续航长油耗低!预售10.38万起

7月11日,吉利银河A7插电混动轿车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10.38万起。并正式官宣华语乐坛天王任贤齐成为全球代言人!作为吉利银河基于GEA全球智能新能源架构打造的首款轿车,新车以超低油耗、越级空间及智能化配置,瞄准10万级家用市场。
1696.8万重奖背后,宇通如何引领中国客车从技术追随到价值定义? - 天天要闻

1696.8万重奖背后,宇通如何引领中国客车从技术追随到价值定义?

7月10日,宇通集团隆重召开一年一度的科学技术进步奖暨产品线奖励表彰大会,以1696.8万元重金奖励2024年度科技进步项目,奖励金额较上年度增长36%,项目数量多达42项,激励力度、规模之大再创新高。 宇通集团董事长汤玉祥、宇通集团副董事长李盼盼、宇通集团副董事长晁莉红、宇通客车副总经理王文韬、宇通客车总工程师董晓...
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二审败诉,被判赔偿17万元,策划者也被判赔偿25万元!评估报告:该事件致特斯拉损失1.7亿元订单 - 天天要闻

特斯拉车顶维权女车主二审败诉,被判赔偿17万元,策划者也被判赔偿25万元!评估报告:该事件致特斯拉损失1.7亿元订单

2021年女车主上海车展站上特斯拉车顶一事有了新进展。 7月1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特斯拉中国处获悉,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法院作出二审判决,均维持原判:上海车展站上特斯拉车顶的河南张女士被认定侵犯特斯拉名誉权,应向特斯拉赔礼道歉并赔偿17万元。同时,组织策划特斯拉上海车展事件的媒体人封某,向特斯拉道歉并赔偿...
生产停滞,大众汽车计划今年年底关闭南京工厂?上汽大众独家回应 - 天天要闻

生产停滞,大众汽车计划今年年底关闭南京工厂?上汽大众独家回应

【环球网报道 记者 赵建东】南京工厂的生产已处于停滞状态?据德国《商报》7月11日援引内部人士消息,德国大众汽车公司与中国合作伙伴上汽集团正计划关停位于南京工厂的生产线,该工厂将于今年年底正式关闭。报道称,这是大众首次在中国这个重要市场完全关停整车制造工厂。对于上述消息,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刚刚联系上汽大...
竞争比亚迪秦L DM,吉利银河A7预售,10.38万元起 - 天天要闻

竞争比亚迪秦L DM,吉利银河A7预售,10.38万元起

日前,电车之家获悉吉利银河宣布A7正式开启预售,新车共推出5款车型,预售价区间为10.38-13.38万元。作为首款基于GEA新能源架构打造的插混轿车,吉利银河A7凭借其超长的综合续航里程、豪华的内饰配置以及先进的智能座舱系统,正式进军中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