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现在的网友是越来越懂行了,原来没什么人关注的车企财报数据,最近成了头条上的热门话题。尤其是长城汽车这种上演“反差”大戏的,似乎成为了流量中心,作为一个负责任的汽车小编,这波热度咱必须蹭一下呀!
为什么说长城汽车的财报数据是有“反差”的呢?原因就是前段时间这位多少是被黑得有些惨烈了。什么“销量腰斩”、“新能源失速”、“产品线混乱”,反正只有你想不到,没有黑粉们涉及不到的。然而,就是这样一家公司,却拿出了第三季度车企中最亮眼的一份财报。
数据显示,今年1-9月,长城汽车实现营业总收入994.80亿元,同比增长9.56%,净利润81.49亿元,同比增长64.80%,经营业绩增长显著。这是因为,长城汽车旗下各品牌全面焕新,一直强势赋能产品结构优化,加快向新能源转型。1-9月,平均单车售价达到12.40万元,同比增长20.72%,品牌价值持续提升;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占比达14.56%。
看到这里,其实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都有点一脸懵逼:不是说长城汽车卖得不好吗?怎么营收和净利润都这么猛,比那些“卖得好”的车企还会赚钱?
其实,这个问题长城汽车自己的财报中已经给出了主要回答了,那就是销量中的“质”这一部分的提升。不是销量高就一定代表企业发展健康,只有靠品牌价值换来的利润,才能真正实现长远的发展,长城汽车就身体力行拿出了最好的证明,直白一点,就是同样1万辆的销量数据,但是卖出去的是坦克300还是帝豪或者悦翔,那确实是不一样的。
如果说过去的30年,长城汽车主线任务就是确保销量增长的话,那么如今的它已经率先跳出了这一“内卷”的怪圈。销量固然重要,但是有质量的销量更加重要。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长城汽车已经把车卖到了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坚持推动全球化,且海外售价平均比国内同款车型要高出至少30%,譬如前段时间在巴黎车展上市的摩卡PHEV(Coffee01),起售价就达到了39万元,这样的战略能够执行下去,本身就已经比销量的增长更能说明问题了。